优衣库最丝滑的结账体验,到底怎么做到的?

优衣库最丝滑的结账体验,到底怎么做到的?
2024年02月19日 12:06 玩物志CoolBuy

最近,OpenAI 的 Sora 模型刷爆朋友圈,走在最前端的技术再次展示了全新的可能性和复杂度。

这不是科技惊艳我们的唯一一种方式。

在纽约的第五大道上,优衣库旗舰店里的自助结账系统的也让一些纽约客大呼神奇 —— 不用逐件产品扫码,一次过扔在结账框里,屏幕就会自动罗列商品和价格,刷卡付款就行。

我真感到很惊奇。

博士课题研究半导体政策的 Hassan Khan 承认,自己在第一次体验这个自助结账服务时还是蛮被震撼到的。

让 Khan 感到更意外的是,这番「丝滑」背后的技术 RFID 并「不比扫条形码先进多少」。

RFID 全称「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它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这项技术的最早应用,还得追溯到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用它来识别战机是敌是友。

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个「老」技术却有潜力让人感受到科技高度化繁为简的魅力,成为了很多零售商看重的数字化重要一环。

让自助结账不再惹人嫌的 RFID

典型的自助结账系统,就是把一位有薪员工的工作转接到无薪顾客的身上。

它改变了做劳动的人,但那些劳动一点没变。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 Ben Cohen 评论道。

从本 i 人看来,一件一件商品自己来刷码这劳动勉强都可以接受,重点是结账系统总能以各种方式出 bug 让你不得不惊动售货员来解 bug 这才烦人。

早期超市里扫描产品扫重复了,得要店员拿来专门一个码才能取消商品;现有便利店里买咖啡、包子类无条码产品还得自己翻找相关产品页面。

在小红书上,也有不少人反映明明已经很谨慎,自助结账还是会漏扫或者多扫产品,要不一不小心就成了「盗窃」,要不就是给多钱了。

近日,美国连锁商店 Target 还宣布减少自助结账机的开放时间,原因是商品盗窃情况严重。

在美国的沃尔玛,如果店员怀疑有顾客的商品尚未结账,他们还有权临时关闭自助通道检查顾客。在国内的沃尔玛,我们也能看到自助结账旁总会有店员在看着。

总而言之,体验一言难尽。

这也是为什么优衣库的自助结账在对比下显得「惊艳」。

RFID 主要由两样东西组成:RFID 标签和解读器。当 RFID 进入解读器有效识别范围内,两者就可以交换信息。

优衣库在衣服的挂牌上植入 RFID 标签,当消费者把衣服放到装置了解读器的结账框里,系统就能读取到信息,自动计算产品数,出账单,省了扫码的烦恼。

迅销集团表示,自从推出这套系统后,消费者支付的等待时间直接减少了一半。

而且,把衣服放入结账框后看似「无事发生」却能完成商品清点的过程,也为体验增加了「神奇」的趣味。

我们想带来一些「wow」因素 —— 不仅仅是购买一件商品然后支付。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的首席信息官 Takahiro Tambara 解释道。

这个现在回头看觉得「就应如此」的设计,其实也有经过迭代。

在 2014 年刚推出时,结账框其实还有个盖子,用户放入衣物后得盖上盖子,然后解读器才能读取 RFID 标签信息。

Tambara 意识到这个设计对于用户来说并不方便,「这没有提升用户服务」,在 2019 年才更换至现在的模式。

除了优衣库以外,Zara 和迪卡侬也都采用了基于 RFID 的自助结账系统。

那为什么超市不用这种模式呢?

和以上品牌「自产自销」,从上游就能开始加上标签不同,沃尔玛汇集了众多品牌产品,数量庞大。

虽然 RFID 标签的成本近年来获得大幅下降,从 2007 年的 15 美分/个下降到现在的 4 美分/个左右,但如果商超要为每产品都额外加 RFID 标签,成本也不低。

不过,未来怎样也不好说,连亚马逊去年也开始把 RFID 融入到线下支付技术系统中。

最开始,亚马逊无人超市推出的「Just Walk Out(拿完就走)」系统,可以让用户在注册绑定好账户后,进入商店选好商品接着就直接走。

「结账」不再是一个需要用户主动参与的工作,而是在绑定账号上直接自动扣款完成。

然而,这个系统背后主要靠计算机视觉技术,要求店铺配置大量传感器和摄像头,再结合深度学习来支持运行。

换言之,成本很高,想推广有门槛。

去年 9 月,亚马逊开始推出 RFID 版的「Just Walk Out」技术,直接在产品挂牌上加 RFID 标签,离场经过一个带有解读器的空间就能算好账。

所以说,谁知道未来商超们会不会也用上 RFID 呢?

鞋类电商平台 Snipes 表示,目前平台上的产品有 70% 都已经自带 RFID 标签。在未来,这个数字也将继续增长。

而且,RFID 的作用远不止于结账,它是关键在于能让物品变成实时可见的「活数据」。

让物品变「活数据」的「低科技」

我们引入 RFID 不是因为我们想让支付流程自动化。我们想要的是建造一个涵盖整个供应链的平台。

Tambara 解释说。

自 2017 年开始,迅销旗下的所有品牌产品都用上了 RFID 标签,让集团能从工厂、厂库到门店都可以一路追踪每一件单独产品。

换言之,一个小小的 RFID 标签就能让物品变成「活数据」,不必再依赖人类眼睛来追踪或寻找,打开系统就能看到它的状态。

这数据,直接就能帮 Zara 以正价卖出更多产品。

譬如,如果一款产品在特定门店不好卖,系统有及时反馈,Zara 就会把库存放线上,尽量让这个商品在正价时期就卖出,减少进入降价时期的商品数量。

另外,这样的实时数据也让「线上买,线下提货」成为可能。

当我们在线上选购产品时,同步也能查看仍有库存的门店。

在维多利亚的部分门店,用户在试衣间里还能通过衣服上的 RFID 标签,在智能设备上查看该产品更多配色和尺寸,有需要可让店员送入试衣间。

对于好些品牌来说,RFID 的数据更重要的是保证产品能被顾客「看到」—— 避免货架上的产品卖完了,或者因盗窃或被误置而无法被消费者找到而错失了销售机会。

在服装行业以外,麦当劳也算在 RFID 上尝试颇多的公司。

你有试过麦当劳的送餐到桌服务吗?

你是不是也会小心翼翼地把写着号码的牌子尽量放在显眼处,好让店员方便找到你?

其实,这些牌子也不是单纯的牌子,它们会采用蓝牙或 RFID 技术(不同地区市场会用不同技术)来帮助店员查看你的位置。

去年开始,麦当劳为了遵循法国对一次性餐饮容器管制的新规,(非常不情愿地)把店内就餐用来装薯条、汉堡、鸡块的容器以及杯子都换成了可重复使用的塑料版本,同时,也都配上了 RFID 标签。

这样的话,麦当劳不仅能追踪这些产品被循环使用了多少次,而且当消费者不小心把它们误投至普通垃圾桶里时,还能被检测出来。

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家每天都用到的门禁卡,回家路上的 ETC,还是在图书馆的自助借/还书机里,都有 RFID 的身影。

新技术总会让人感到兴奋,但也许得等这个新技术从辨别战机下沉到追踪一个用来装薯条的塑料盒时,我们才能知道它的潜力到底能有多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