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水区,互联网企业干重活的时候到了!

进入深水区,互联网企业干重活的时候到了!
2021年11月14日 21:41 智谷趋势

过去数月,“数字经济”被提及频率之高让人们隐约感觉到,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技术准备,这个领域似乎春风正暖。

作为百年变革中的经济新引擎,中央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是:做强、做大、做优。破题方向,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作为数字经济主体的互联网平台,开始进入由虚向实的深水区。

近四成的GDP贡献

数字经济何以成为百年变革中的经济新引擎?

这要从技术革命史来看。拉开世界文明的时间轴,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目前,人们对于当下历史阶段的一个共同判断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与此同时,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动的数字技术在这场百年变局中起关键性作用。

纵观国际,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前瞻性布局。

我国中央高层更是在月前明确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在中国,于改革开放春风中氲育的数字经济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已占GDP近四成,并保持9.7%的同比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工信部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1—9月,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持续较快增长。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1633亿元,同比增长25.4%。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国内互联网行业两年平均增速高达19.4%。

放开视野,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数字经济仍表现突出。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增速则位于全球第一。而在2015-2020年期间,中国超10亿美元的互联网平台总价值由7702亿美元增长到3504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4%。

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小米、京东、美团等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20强,无论是财富价值增速还是技术价值成长,都体现了中国数字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从全球互联网公司发明专利数这个维度就能窥视一二:2020年,全球互联网领域发明专利数top10中,中国企业占比40%,其中腾讯的专利数排名第二,获得专利14745项,是Facebook的两倍多。

在全球经济脆弱复苏背景下,数字经济这块“长板”,无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兴实业、干实事”风起互联网

数字经济的概念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彼时,随着ICP/IP协议、万维网协议先后完成,互联网开启了快速商业化步伐,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和互联网服务被开发出来并推向市场,涌现出一大批互联网企业。

“数字经济”概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出。

其中,互联网平台是数字经济的主体,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各类数字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

如果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数字经济主要在社交、游戏、搜索、电商等领域深耕行业价值,那么可以说数字经济已进入新转折点,即与实体企业一起奔跑

正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所认为,着眼实体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是需求所致,也是风口所在。“如果说‘十三五’数字经济主要从消费端的平台发力,那么‘十四五’生产端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腾讯、小米、阿里等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进行结构性转型升级。互联网行业也开始放缓脚步,从一味地追求高增速转向长期价值思考,“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困扰人类的哲学命题如今也开始困扰快速奔跑了20年多年的互联网行业。

立意于反哺社会的“长期主义”似乎是互联网行业内不一而同的答案。不看速度看价值,与实体经济融合成长才能更大限度地拓展数字经济价值的深度与广度。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日前的公开表态被视为国内互联网行业向实转身的一个缩影。

“数实融合”需要兴实业,做实事,靠实干,我们要把科学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培育中国的创新高地;更要把数字工匠精神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结合起来,树立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马化腾称,要有长跑的信心和准备,努力做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助手”。

上述表态出自上周的腾讯生态大会。腾讯高级副总裁在同一场合透露,腾讯产业互联网已经落地30多个行业,与9000家合作伙伴,打造了超过400个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了与实体行业的“同生共长”。

在这背后,流传过的一个细节或能佐证互联网企业的变化:为了能用AI帮助工厂找出流水线上的产品缺陷,腾讯的AI科学家们需要穿着防尘服在很噪杂脏乱的工厂里一待就是一天,或者持续几个月时间在这样的恶劣环境里工作。

“躬身入局,双手沾泥,助力产业发展”成为新的业务作风导向。

其他互联网企业如美团、阿里、百度等亦在数字经济已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多的背景下,开始调整业务重心。互联网领域掀起“兴实业、干实事”之风。

事实上,数字经济脱实向虚的转变,已让实体经济开始尝到红利甜头。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智库部高级研究员黄斌长期关注数字经济。他观察发现,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而新就业形态的出现,是数字技术更加充分披露了就业供需信息,降低了就业市场交易成本的结果。

背后的逻辑在于,交易成本降低有助于劳动者技能和就业岗位的更好匹配。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市场分工和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关系面临变革,更加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正在涌现,并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竞争。

黄斌与其团队研究得出,具有一定程度专业“垄断”技能的高技能劳动者是新就业形态中的主要受益者。

一个原因是因为市场分工越细,高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岗位需求就越大,比如由中国信通院和微信联合发布的《数字化就业新职业新岗位研究报告——基于微信生态观察》显示,2020年微信生态蕴含的就业机会达到3684万个,同比增长24.4%。仅以微信小程序为例,小程序的开发、产品、运营等工作机会就超过780万个。

随着就业市场交易成本降低,高技能劳动者更容易在分工细化后的市场中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就业职位,并不断累积专业技能,从而获得专业“超额收益”。

比如APP/小程序开发者、优质的公众号/视频号作者、知名网络文学作家、优秀的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反复实践、聚焦一个垂直领域并持续提升技能而获得更高收益。

一组最新的微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个月,微信小程序的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

腾讯称对此的解释是,这得益于微信加强了商业生态以及加深了在餐饮、零售及交通等实体行业的渗透。

“负责任的数字经济”

当我们在肯定数字经济在当今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时,我们也看到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

数字经济的两面性体现在:一方面,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社会化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给大众带来更多福利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带来的规则建设与治理难题不容忽视。

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成为领域共识。

月初,中国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就被国内外视为彰显中方参与制定全球经济规则的开放姿态,有利于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国内,数字治理的中国方案,正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这两年来由政府、企业、学者、公众共同建立起的规则体系也逐渐上轨。

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鼓励和规范并举,政府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管理等,网络安全保障等数字经济治理维度进行了全方位的顶层制度设计,使得实体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些数字经济基础雄厚的城市也在创新监管方式。例如,半个月前,深圳市就召集腾讯、华为等20余家重点APP运营企业签署《深圳市APP个人信息保护自律承诺书》。

在新监管环境下,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调整“自治”门槛,以拥抱监管。1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个人系信息保护法》促使互联网企业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开以先河的腾讯对外透露其个人信息保护外部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就包括: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独立评议腾讯公司及各产品隐私保护相关工作、提出指导和修改意见等,以不断完善与提高腾讯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机制建设与透明度水平。

如果说要把握好数字经济在百年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需要保障数字经济在规则城墙里,有序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则需要数字经济深深扎入实体经济的土壤里,实现共同发展。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所言,我国的数字经济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发展阶段起步的,有些工业化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用工业化的办法难以解决,但数字经济可以开出更有效的药方,数字经济为我国更好更快完成工业化任务提供了新的引擎。

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应该惠民为民。惠民为民,也正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初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