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北斗”穿在身上,中国原创顶配,登峰2.0惊艳全世界!

把“北斗”穿在身上,中国原创顶配,登峰2.0惊艳全世界!
2021年11月26日 11:45 智谷趋势

作者 | 傅斯特

一件羽绒服交到了次落的手上。

作为中国登山队的副队长和教练,次落对市面上顶尖的户外装备如数家珍,各种大牌的高山御寒服他都试过。

饶是如此,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和5G通信的羽绒服。这件衣服正是波司登今天发布的登峰2.0系列。

1998年次落登顶珠峰

1998年,藏族小伙次落以一名在校大学生的身份成功登顶珠峰时,身上穿的就是波司登。

在这之前,中国的“登峰”之旅异常艰难。

1960年,中国准备第一次攀登珠峰时,正遇上了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联和登峰的计划石沉大海,原本能指望苏联提供的专业装备也都没了下文。

当时,国家只能紧急从本不富裕的外汇里凑出70万美元,到欧洲采购了一大圈才有了登山服、高山帐篷、氧气设备、攀登开凿工具等设备。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峰,维护了国家荣誉和领土主权。

之后,他们身上的装备在国家登山队里反复沿用了十几年。那时候获取好的装备太难了,技术的落后常伴随着不为人知的牺牲和付出,登山队员在山上冻伤都是常见的。到今天,那些打满补丁的衣服在博物馆里还能见到。

1976年波司登成立之初,就在思考如何进行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各个环节的优化,给国人的御寒能力、羽绒服产业带来变革。

从1998开始,波司登助力中国攀登事业之路,24年来不断根据高山极端环境和专业防护需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各个环节的优化,也将更多尖端科技和实用性能加载到小小一件羽绒服上。

2019年波司登再次助力中国国家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也在这一年,波司登推出了其集大成之作“登峰”系列,将能冲刺世界之巅的专业设备,回馈给更多不断挑战、不断探索、善于创造奇迹的中国人。

2020年,也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8名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从北坡登上珠峰完成了测量,带回了8848.86米的新身高。

“1998年,是我人生第一次登顶珠峰,当时支撑我的除了坚持到底的毅力,还有波司登羽绒服一路为我抵挡风雪、抗击严寒。身穿民族品牌服装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温暖。”次落说。

今天发布的登峰2.0,是波司登最新黑科技的聚合体,实现了100%中国原创顶配

在研发过程中,登峰2.0聚集了来自波司登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登山队、南极科考队、中国北斗定位等上百位专家。在730个日夜的研发进化中,经历了500道制作工序,通过300余项专业测试,成衣完成后,第一时间在珠穆朗玛、南极等极限环境里进行实地检测。

相较登峰1.0,登峰2.0在羽绒、面料、辅料、工艺都有了明显的突破,硬指标不断打破天花板:其保暖性提升了15%,升温效果高于国家标准14%,衣重减轻20%……

这一次,波司登联合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首次将航空材料技术应用于服装领域打造波司登3S面料。在应对恶劣天气和复杂地理环境时,这种面料的保护作用就能体现出来了。

3S面料能抵御-35℃的严寒,做到轻松抵御中雨的4级防水,并且持久防风,用更柔软轻薄的质感,发挥更耐磨抗撕裂的性能。

更难得的是,在羽绒服上首次搭载了全球三大定位系统之一的中国北斗卫星定位搜救系统。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气象预报、应急搜救等领域。

在登峰2.0上,有一块40纳米的高性能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让羽绒服能连接智能手机、被卫星定位,在遭遇险情时,能依托手机基站的信号范围,主动发射救援信号,定位精度可达5米,成为穿在身上的一道生命线。

国际一流卫星导航技术专家韩绍伟博士表示,波司登的户外装备解决方案,为行业树立了新的风向标,让户外运动更智能化、舒适和安全。

种种黑科技的加持,让登峰2.0不仅是100%原创顶配的羽绒服,还是一件智能化的科技造物。

中国从来不缺少勇士,也不缺少拥有登峰精神的企业。

从过去工业基础实力不够,装备只能靠进口,到现在已经可以凭借与世界齐平的产品,先人一步探索未知世界,这是中国制造的飞跃。

11月5日,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港沉默地开出。

海港边挥手欢呼的人群渐远,静谧的大海扑面而来,揭开了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事业的序幕。

每年的11月出发,第二年开春时的4月返回,这是中国南极科考每年的周期。154名中国最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如一群红色的候鸟,一头扎向了白茫茫的世界尽头。

波司登已经是南极科考队的老朋友了。早在1999年,波司登就登上了雪龙号,跟随队伍完成了南极科考的极寒挑战。

南极是地球上风力最大、最寒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40℃~-50℃,每年平均有300天是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

在南极考察,大部分的勘测活动都需要人工动手,挖雪、采样、垒雪墙、取冰芯……在茫茫的冰原上,一工作就需要数个小时,保暖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从建立之初,波司登就立志为中国极地科考提供由中国品牌打造、世界领先水平的专业防寒装备。它想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同情况下经受极寒环境的考验,并且更加适合使用环境。”

波司登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了“极地功能性羽绒服项目组”,让全国最懂得保暖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代表了全球专业保暖应有的品质。

中国南极昆仑站首任站长李院生说,“南极气候环境恶劣,但从未阻挡科考队员迈向更深远的冰雪世界。可靠的御寒装备是我们在南极开展科学考察的前提。”

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有红旗飘扬。能支撑这群探索者工作下去的,除了信念就是科技。

波司登登峰2.0系列同样也匹配了南极科考队的需求。

选取来自北纬43°黄金羽绒带顶级鹅绒锁住温度,搭载“航空智能调温”的PCM材料打造恒温体验,首创获国家发明专利的多层立体充绒结构防止跑绒,选择已知最好的保温材料,曾用于长征五号的航天纳米保温材料气凝胶,有效避免电子仪器受到低温影响。更装备了在遭遇险情时快速定位营救的导航通信系统,360°的专业防护体系将一件衣服能应用的高端科技做到了极限。

硬核科技攻关的实力赢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波司登也是几十年来中国率先征服 “世界三极”的中国服装品牌。

1998年5月,波司登首次助力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

1998年7月,波司登羽绒服随中国北极科考队出征格兰豪威德岛,见证北极科考历程。

1999年10月,波司登随“雪龙号”南极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再战极地高寒,完成“登峰造极”的挑战。

专注、极致和突破自我,这就是登峰精神,也是中国民族力量的体现。

从1976年创立之初,波司登秉持“温暖全世界”的使命,把羽绒服做成了一张中国名片。

无论是品质、功能、外观设计、科技含量还是市场定位,波司登都是“以人为本”。既要保持对消费者敏锐的洞察力,又有满足和领先市场需求的研发实力。

正是因为从不满足、从不妥协地进步,才能在国际大牌林立的市场上,硬生生闯出一条路来,把羽绒服卖到美国、法国、意大利等72个国家,赢得全球超2亿人次的选择。

在2018,2019和2020年,波司登陆续登上了纽约、米兰、伦敦时装周。在三大国际时装周的T台上,展示专业的羽绒服之美。

在今年,波司登还得到了意大利冰上运动国家队的青睐,代表中国品牌挺进奥运级的专业运动市场。

把一件事情做成最专业、做到最极致,这是匠心精神。波司登每一件羽绒服,都至少要经过62位工艺师、150道工序和极端环境测试。

在45年里,波司登已经获得了146项专利认证,拥有羽绒服行业全国首个国家级实验室。作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与推动者,还曾参与了5项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

波司登荣获2020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

当然,作为中国品牌的领先者,波司登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同样值得视为标杆。

新冠疫情期间,波司登向抗疫一线工作者累计捐赠了15万件羽绒服,总价值超过3亿,为国家抗击新冠疫情加油打气。

波司登三亿羽绒服驰援抗疫一线

今年1月,山西遭遇最强秋汛,灾后重建的工作面临着断崖式降温,波司登第一时间调配千万物资送往灾区,把最温暖的羽绒服,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是波司登一贯坚持的责任和担当。

事实上,波司登基金从成立以来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2亿元,每年捐赠防寒服装数万件,将御寒物资送往了雪山、戈壁、山村、医院……公益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惠及119.2万贫困群众。

抢先跑出一条路来,为众人抱薪,让更专业的御寒技术能温暖所有还在路上的奋斗者。

这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和格局。在别人抢着赚快钱的时候,能坚持做困难但是正确的事情。

这种直接不做作、匠心打磨的态度,和波司登坚持企业的社会担当、一直践行“温暖全世界”的初心一脉相承。

一件羽绒服的畅销,背后是中国从无到有,中国制造从弱到强的漫长历程。

今天的波司登能成为走入世界的中国品牌,与国际顶级品牌比肩,甚至反超了某些所谓大牌,是其专业能力和极致探索精神的强大体现,是中国民族品牌自立自强的使命感和荣耀感。

在消费升级与国际竞争的大潮中,中国还需要一大批这样敢于登峰造极的企业,才能支撑起民族品牌和国货的新一轮复兴与穿越严寒周期的奇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