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曾经在4月初写过一篇文章,谈到为什么要上车高质量企业。由于投资收益的分布并不均匀,极少数的公司才是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在这篇分析中我们提到,作为国内家电领域的高质量企业代表,海尔智家率先开启了2025年的首次回购A股股份+管理层的自有资金增持。优秀的企业,总是会给投资者强大的信心。
近期,海尔智家也公布了一季报的数据。公司营收791.2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15%。相比于短期的业绩数据,我们更关注长期公司的竞争力。最近也正好应景巴菲特股东大会的召开,巴菲特曾经提到《聪明投资者》的第八章让他有了顿悟,原来投资必须是从企业长期的资产质量出发,而不是对短期波动的K线做研究。
那么,海尔智家的长期竞争力又在哪了呢?
美国的本土化布局变得更有价值
前几天我熬夜看完了巴菲特股东大会的直播,其中被反复提到的问题是,美国的贸易政策是否会打破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盛世。巴菲特的回答很简单,拉长时间看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记得有一个来自上海的投资者问巴菲特,是否经历过人生的低谷?
巴菲特反问他,你不觉得今天出生在中国的人,比100年前出生的更幸运吗?每隔一个阶段,世界其实都变得比过去更美好。
同样的例子,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感受到。许多人会关心,近期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海尔智家的海外业务是否会受到影响。但事实上,我们认为海尔智家在美国的工厂会变得更稀缺、更有价值。
早在1999年,海尔智家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了首个生产基地。此后,海尔智家又通过并购GE Appliances,获得了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生产基地。今天,海尔智家在美国已经建立了11家工厂,包括GE Appliance生产基地,产品涵盖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品类。
在中美进入长期竞争的状态后,今天的中国企业要去美国投资和设立如此体量的工厂几乎不可能。海尔智家前瞻性的在美国布局本土化生产能力,规避了部分不利因素带来的冲击,使得海尔智家未来能持续抢占美国的本土化市场份额。
相比美国本土的企业,海尔智家的竞争优势在于更高效的组织架构和生产效率。从中国出口转向中国制造,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不再是简单输出低成本的生产红利,而是把中国更高的经营效率带到美国。
我们也知道,在工会主导的美国制造业,中国企业的经营效率有比较显著的优势。
新兴市场的本土化布局
新兴市场是未来少数依然拥有人口红利的领域,而且随着这些国家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巨大的消费升级。对于中国的部分高质量企业来说,新兴市场在某些发展模式也会和30年前的中国类似。通过对中国市场成功经验的积累,能够成为在新兴市场成功的中国Know How。
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家电企业,海尔智家在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也做了多个本土化的布局。
2024年8月,海尔智家就在泰国投产了空调生产基地,建成后会每年能够生产超过600万台空调,是中国品牌在东南亚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海尔智家在泰国的生产基地,预计能为当地创造3000个新的就业机会。
2025年4月,海尔智家印尼第1000万台家电下线仪式在勿加泗工厂举行。海尔在印尼市场的本土化,从2012年收购日本三洋白电就开始了。印尼勿加泗工厂的产品线,从此前单一冰箱生产扩展为覆盖空调、电视等多品类的制造基地。这个工厂在当地创造的上下游就业人口,也高达上万人。
在产品线上,海尔智家也遵循了本土化的原则。由于东南亚市场更需要产品形态的创新,海尔智家推出了UV Cool Voice系列空调,通过搭载全球领先的AI语音控制系统,实现人机实时交互。东南亚天气比较炎热,但收入水平不高。这个系列的产品通过AI节能功能,实现了电量可视化,为当地用户提供了节能省电的解决方案。
在天气更为炎热的中东和非洲市场,如何保持空调在高温环境下正常运转是当地用户最大痛点。海尔智家推出了UVC变频空调,能够在58度高温下足能力制冷,68度高温下不停机,有效解决高温下空调无法正常运转的难题。
从2025年一季报数据看,海尔智家在新兴市场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南亚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东南亚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冰箱产品在越南市场份额第一;中东非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超50%,埃及市场的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品类份额实现翻番增长。
数字化变革带来长期效率提升
在此前研究大量优秀企业的案例时,我发现“第二成长曲线”会对拉长企业的生命周期,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企业就如同一个人,也会年轻、也会进入中年、也会最终走向衰老。“第二成长曲线”就好似一个企业的“返老还童丸”,能让处于成熟期的优秀企业重新回到年轻时的快速成长赛道。
比如说,微软通过把握了Office 365的云服务订阅模式,开启了第二成长曲线。亚马逊也找到了类似的AWS领域,成为了和电商并驾齐驱的双轮驱动。
对于海尔智家来说,未来的第二成长曲线或许就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一直以来,海尔智家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更是通过AI技术赋能全流程数字化,实现对内提升企业效率、对外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在数字研发上,SKU效率提升9.1%;在数字营销上,新媒体主动搜索SOV NO.1;在数字物流上,数字库存、分销商100%入云仓;在数字售后上,用户满意提升25%。
具体来看,通过数字研发,海尔智家全球领先的10+N创新研发体系,在同一个平台上的一体化运作,采用全球统一的数据平台,提升研发能力的效率。海尔智家的“网红爆款”懒人洗衣机,就是在数字化转型后的高效研发成果,首发16小时就突破了20000台。通过倾听用户的需求,海尔智家进行了快速的产品定型,甚至这个产品的名字都是用户起的。
从一季报的数据看,数字化变革带来了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时优化了0.1pct。
面向未来的高端产品依然领先
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所有人不变的长期需求。海尔智家的高端品牌卡萨帝维持了20%以上的收入增长,连续9年在高端家电的品牌中排名第一。根据GfK中怡康的数据,在单价1.5万元以上的冰箱市场中,卡萨帝占据53%的市场份额;在单价1.6万元以上的空调市场中,卡萨帝占据了51%的市场份额;在单价1万元以上的洗衣机市场中,卡萨帝占据了78%的市场份额。
2025年一季度,海尔智家推出了卡萨帝鉴赏家套系产品,这个产品系列通过搭载“AI之眼”的技术,形成了家电产品的AI智能交互能力。比如说,通过AI识别冰箱冷冻区食品新鲜程度、洗衣机识别衣物状态自动化程序设置等,提升了用户体验。
用户需求的高端化是长期趋势,通过产品创新能带来新的用户需求,实现进一步的客单价增长。
全球化企业的估值会更高
大概十几年前的时候,我就发现美国泛消费公司的估值是全球几乎最高的(除了少数欧洲奢侈品企业之外)。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美国绝大多数消费品企业都是全球化的公司。我曾经原创性的提出过一个观点:1个美国人其实等于3个人。因为当一个消费品在美国成功后,大概率也会在全球获得成功。
今天的海尔智家,也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企业。海尔智家向全球输出的,不只是一个中国的品牌,而是中国企业把本土化的管理和制造能力,赋能到全球化的本土生产环节中。对于泛消费企业来说,最大的天花板是人口。全球化能打破人口的瓶颈,也能够拉长成长的周期,使得这个企业形成更好的用户结构。
通过全球化的布局,海尔智家既有消费能力较强的成熟市场用户,也有增长速度较快的年轻新兴市场用户。不同的区域战略、不同的产品梯队、不同的用户层次,都为更持续的企业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最强的竞争力
前几天我参加了“第一财经”巴菲特股东会的特别节目,专门谈到了“代理人”问题。由于许多企业的治理结构缺陷,使得管理层的许多行为并不是站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比如说,有时候管理层会基于自己的判断做大量资本开支,这些投入很可能无法产生回报,也会降低对股东的分红。
一直以来,海尔智家都是善待股东的,是A股市场长期分红的典范。许多公司的大规模投入,也在一定时间内带来了比较好的股东回报。海尔智家也多次获得ESG领域的各大奖项,是一个被全球投资者认可的管理层治理结构。
记得在前几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当时还在世的芒格透露了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信息: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用便宜的价格在许多“垃圾股”身上赚了不少小钱,但是格雷厄姆主要的收益来自一家公司:GEICO保险。长期持有高质量的公司,是投资收益最重要的来源。
低估值或许会有价值回归的收益,但高质量公司能带来持续的业绩增长,形成真正的复利。就像巴菲特在此次股东大会提到的,应该把精力聚焦在极少的事情上。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是和谁在一起,投资最重要的决定也是如此!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