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爆发前夜:指数修订带来的投资“金矿”

机器人产业爆发前夜:指数修订带来的投资“金矿”
2025年04月22日 17:00 点拾投资

引言:AI和机器人技术的结合将改变未来的物理世界。我们可能需要在物理世界进行更多的投入,而超过“比特世界”。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未来。——Sam Altman(OpenAI CEO)

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范式。从工业生产线到家庭服务,从医疗手术到物流配送,机器人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如埃隆·马斯克所言:“未来机器人的数量将远远超过人类,达到至少2:1甚至3:1的比例。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行业大佬的洞察并非空谈。随着人工智能、机械工程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产业正从概念走向现实。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约27.6亿元,并有望在2030年成长为“千亿元市场”

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抓住这一波机器人产业的红利?如何在复杂的市场中找到稳健的投资工具?答案或许就藏在最近修订的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中。

修订后的指数更加精准地反映了机器人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其中人形机器人相关成分权重已来到同类指数最高,其相关业绩不管是长期收益还是弹性也更佳,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清晰的机器人投资方向,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联接基金A/C:020972/020973),正是跟踪这一指数,为投资者布局这一高成长赛道提供了便捷工具。

修订后的机器人指数

将带来怎样崭新的机会?

机器人产业的投资版图正被重新绘制。修订后的指数不仅反映了产业的最新趋势,更为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修订后的机器人指数,最显著的变化是人形机器人相关成分权重的提升,与同类指数高16个百分点。这背后,是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修订后的国证机器人指数能够更好表征机器人产业,达到更好捕捉产业机会的效果。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15

在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业绩表现方面,国证机器人指数(修订后)无论是长期收益的稳健增长,还是在相关行情中的弹性表现,均优于同类指数。例如,上周末“机器人马拉松”引爆市场对机器人产业的热议后,本周一,国证机器人指数收盘涨幅达到3.56%,较中证机器人指数领先0.78个百分点。这一涨幅优势,不仅体现了市场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更凸显了国证机器人指数对产业趋势的敏锐捕捉能力。

资料来源:易方达基金,Wind,统计周期:2018/1——2025/1,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投资需谨慎

此外,修订后的指数在成分股筛选和权重调整上更加科学,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精准的投资方向。不仅在细分行业层面,覆盖到了机器人产业链的本体制造、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等各个环节,同时更加集中收益于高成长性标的。这种分散与集中的平衡,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投资体验。

资料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此次修订将指数成份股数量由原来的100只精简至50只,并且对核心领域的公司赋予了更高的自由流通市值调整系数,同时对权重设置进行了优化调整,这两方面的调整能够使得指数更加侧重于市场关注度更高、未来发展空间更大的核心机器人公司倾斜。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10,相关公司不构成投资建议

为什么说布局机器人大有可为?

想象一下,一个充满智能机器人的世界,它们在工厂、医院、养老院甚至家庭中忙碌着,提高效率、改善生活。这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而是我们正加速迈向的现实。机器人产业正站在爆发的前夜,而机器人指数的增长方向,将由以下几个关键点引领。

① 技术突破:从“能动”到“智能”

作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AI大模型等科技创新为人形机器人带来了智能化的飞跃,使其能够从简单的“机械执行”任务跨越到具备自主学习和环境适应能力的“智能体”。例如,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通过AI技术实现了自主纠正错误和与客人互动的能力。

资料来源:财联社、极客网

同时,硬件技术的持续优化,尤其是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和成本下降,进一步加速了机器人的普及。相关企业在关键部件上的重大突破,打破封锁实现国产化的同时,也让机器人成为更多企业和家庭的伙伴。

② 应用场景:从“繁重”到“温情”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生产等传统领域不断发光发热,特别是在一些危险繁复场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家庭应用场景也会是未来商业化的重点方向,例如国内海尔联合乐聚机器人推出的支持洗衣等任务的“夸父”系列,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③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从“独行”到“共赢”

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机器人产业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一个协同发展的生态。江浙沪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覆盖了从零部件到本体制造,再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这种“龙头引领+园区集聚+跨域协同”的模式,不仅让产业更高效,也为机器人产业的未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尾声

1954年,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推动机器人在危险、有毒、有害岗位的应用,为机器人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劳动条件,也加速了机器人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如今,机器人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AI大模型的出现,为机器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从“机械执行”跨越到“智能体”,能够自主学习和适应复杂环境。硬件技术的持续进步,尤其是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和成本下降,让机器人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就在上周,全球首场“人机共跑”半马赛事——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成功举办,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携手“逐日行者队”和“青心Ocra队”两大战队亮相,不仅充分展现了对于前瞻性研究和科技创新机遇的布局,也体现了其在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的积极作为。

图片:易方达基金携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逐日行者”

对于投资者而言,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联接基金A/C:020972/020973)跟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动态,涵盖了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投资渠道。关注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这不仅是对过去先驱者们努力的致敬,也是对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提前布局。

6条评论|7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人型机器人不用表演空翻或踢球,它能干的事儿可多了,像擦高楼窗户、危险环境井下采矿、海底探秘、排雷还有地震救援啥的。现在这些机器人公司光顾着宣传了,真正实现应用创造价值才是正经事
4月22日23:36举报1回复
人形机器人老是出故障挺正常的,就跟宇树机器人一样,之前空翻那么溜,跑马拉松不也摔倒了?技术哪有一步到位的,不都是从失败里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嘛
4月23日02:14举报回复
人形机器人参加马拉松真的有意义吗?感觉更像是个噱头
4月23日02:13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人形机器人老是出故障挺正常的,就跟宇树机器人一样,之前空翻那么溜,跑马拉松不也摔倒了?技术哪有一步到位的,不都是从失败里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嘛
4月23日02:14举报回复
人形机器人参加马拉松真的有意义吗?感觉更像是个噱头
4月23日02:13举报回复
小tp不麻烦辽宁大连
机器人产业绝对不是泡沫,全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6.3%,资本疯狂追逐是因为它有巨大的潜力,现在赛场上的这些小问题不过是技术成长过程中的阵痛,真正的较量还得看未来的应用场景和积累的数据
4月23日02:11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