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家长的第二驱动方向 | GET2021

素质教育,家长的第二驱动方向 | GET2021
2021年10月19日 23:48 芥末堆
图源:视觉中国

♪ 作者|芥末堆 冷冷

♪ 编辑|芥末堆 奥老师

“双减”政策出台已有一段时间,很多家长表示“双减”后,家长的教育负担减少了,孩子的作业和校外补习减少了,孩子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

但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学校课程的学习上有所松懈,同时也把部分注意力从语数英等学科转向音体美等素质类培训课程。

就像我朋友Kiki对孩子的教育一直秉持着全面发展的态度。Kiki是英国名校毕业,她的丈夫是名校博士。他们两个人在海外生活多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综合实力是他们更看重的。

除了语数英,Kiki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上也下足了功夫。她告诉我 ,“Alan早已‘习惯’了在家和兴趣班之间来回穿梭,因为身边的同龄人都是这样。”

“双减”前,“大家都在‘比’着学”

目前,Alan就读于北京海淀区一所名校,上小学4年级。这所学校因全区排名靠前、升学率高而闻名。Kiki给Alan报了“无数”课外班。从幼儿园开始,Alan除了要上语数英的补习班,平时还要上国际象棋、小提琴、击剑等兴趣班。

据Kiki介绍,“像Alan的同班同学,每人平均有3-4门兴趣班,这其中包含至少1门乐器类和运动类课程,每年光兴趣班的花费在10万元左右。”

“大家都在‘比’着学。”Kiki称,她的朋友听说Alan报了击剑课后,也赶忙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击剑课。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攀比心理”,别人家的孩子上什么课,读什么学校,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下甚至要更好。“‘双减’前,很多准备小升初的孩子一般不在学校上课,都被家长安排去校外补习了。”Kiki告诉我。

Kiki和她的丈夫都是名校毕业,有海外留学经历。她希望Alan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出国读书。在Kiki看来,这不仅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还可以锻炼他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这样培养孩子,一是希望孩子在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二是希望孩子在同龄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Kiki觉得自己不是唯一一个有这样想法的家长。Alan同学的父母也大多毕业于名校,有海外教育及从业经历,他们培养孩子的模式基本相似。

什么才是适合的选择?

现在,Alan除了每周3天的语数英线上课程外,周末还要上小提琴、游泳、美术、编程、网球等课程。小提琴课是Kiki一直坚持让Alan学的,Kiki表示,“可能是我从小学习小提琴的缘故,希望他也可以学。刚开始接触小提琴时,他的抵触心理挺强的,觉得枯燥。但Alan慢慢适应后,他有时也会主动拿出小提琴练习。”

Kiki提到,自己的很多教育讯息都来自于高年级家长以及家长之间的沟通群。一般,家长会在群里一起探讨育儿相关的话题。“双减”落地前,群里大多讨论的是练字、作文和剑桥英语初级考试(简称:KET)等语数英相关话题。“双减”后,因学科类培训减少,家长们谈论更多的是,不补习是否会对小升初产生影响?是不是该给孩子留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而这些思考都转化成家长的驱动力,他们要么自己教孩子,要么找寻其他方式帮助孩子学习。对于Alan一家来说,无论是学科类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他们坚持“双管齐下”。“现在的孩子学习能动性,与我们上学时相比,相对较低。虽然孩子上的补习班、兴趣班很多,但是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还需要家长的督促和辅导。”Kiki感叹道。

在Kiki看来,大多数像她这样的家长,不会因为“双减”政策受到过多的影响。而对“佛系”家长而言,“双减”似乎给了他们“名正言顺”的“躺平”机会,家长和孩子相对都轻松了不少。无论是哪种选择,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路,或许是家长更需要思考的。

在今年GET教育科技大会上,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素质教育如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K12跨界素质教育,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能否两全?

当然,除了“素质教育”,我们还将与大家一起探讨职业教育的新蓝海在哪里?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终身学习?如何帮助乡村的孩子打开视野,实现梦想?如何通过智慧教育服务学习者,培养智慧型、创新型人才?教育出海的挑战是什么……

11月15日-16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我们等你来!

本文作者:冷冷

冷冷其实不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