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聚焦“落选”,才是对工程院士最起码的尊重

不聚焦“落选”,才是对工程院士最起码的尊重
2019年06月07日 20:53 新摘商业

如果一个人的落选,就可以成为忽视进步的唯一狂欢,这不是民意的胜利,这是对公众参与的误读和浪费。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撰文/令诸侯

6月6日,中国工程院2019年第二轮候选院士名单公布。

与往年同期的公示相比,这一次外界对于公示结果的最多关注,集中在了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本轮评审中“落选”。网络端报道的评论区里,随处可见“喜大普奔”、“我终于放心了”这样的段子。在一些新闻客户端平台上,有些稿件的标题里直接使用了“大快人心”之类的定性定调句式。

在所有报道和评论中,有一类观点被频繁引用和转发:“李彦宏没入选,算是对工程院士的起码尊重”、“这是个好消息,底线保住了”,似乎李彦宏的落选与否,成了之前评审环节的核心,也是评价本年度工程院院士增补工作的关键标准。

这样的情绪、态度和倾向性绝非偶然。

4月30日,中国工程院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1位。

面对这则消息,网上有已经有不少人惊呼——李彦宏要当院士了!

而事实上,这一说法和院士增补的提名、评审、公示和确定一系列实际流程有着相当大的出入。

2019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启动,预计到年底之前结束,计划增选人数上限为80人。这意味着当天公布的531位有效候选人中,只有不到1/6能最终当选。实际上,中国工程院最近的3次院士增选人数分别为67人、70人、51人,均未达到过80人。

这也说明,相当大一部分人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增选工作并不了解。作为国家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的评选,工程院士的增补有复杂、严谨的流程,评选过程的专业性也非常强,严格来讲,这个话题的大众化参与门槛是相当高的。

因此,反观李彦宏有否出现在第二轮候选人名单中,目前外界的激烈反应,其实很大程度已经不是在关注评选院士的技术贡献、业务能力、产业影响等要素,而是成为情绪左右舆论,舆论影响更多的结果。

“2019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审阅材料、专业组评审、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222位。”

其中有最年轻的候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的王东,根据媒体报道,1978年出生的他,24岁时就被委以重任,执掌主设计师一职。

其中也有民营企业的三名候选人——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江苏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和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裁吴汉明。

其中更有49人是2015年、2017年、2019年连续三届进入有效候选人名单。4月份公布的第一轮531名有效候选人中,有近半数(260人)2017年已经是候选人。

这222位第二轮候选人,是国家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工程技术专家中甄选出来的代表。民营企业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的增加,也体现出国家对民营企业成绩的肯定。

尤其是那些连续多届入选的代表,得到反复推举本身就证明了他们在自身领域不可动摇的专业地位,以及常年不懈的宝贵贡献。

无论从哪个角度,他们都更值得受到比“落选”更多的关注。

如果一个人的参选,就可以质疑工程院的院士标准;一个人的落选,就可以成为忽视进步的唯一狂欢,这不是民意的胜利,这是对公众参与的误读和浪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聚焦所谓“落选”,才是对工程院士最起码的尊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