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虹已将铁柱磨出针型,但iGame Sigma I300还不够细

七彩虹已将铁柱磨出针型,但iGame Sigma I300还不够细
2020年01月14日 10:52 ZAEKE知客

“装机还是买整机?”

回看ZAEKE 知客大佬同事之前写的 Sigma M500 的文章,看着手上这台七彩虹新作 iGame Sigma I300,我依然问出了同样的问题。看来这么久以来我这种普通消费者对整机的印象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对对,整机就是“花钱买安心”“开箱即用且拥有完整的售后和技术支援”,但众所周知,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懂点电脑的“电脑高手”帮你“免费”装电脑装系统修电脑(默哀 0.5s),面对更加个性化而且更加便宜的 DIY 装机,整机到底还有什么令人信服的本事?

我觉得答案还是要从内部设计上找,毕竟这是唯一一件整机能做而DIY 爱好者几乎没法做的事情。

屏住呼吸,总算是吸出了A4 腰

有一说一,Sigma I300 确实很小,它的占地面积只有 163mm×275mm。作为对比,一张 A4 纸的尺寸为 210mm×297mm,也就是说 I300 的占地面积比一张 A4 纸还小一圈。不过 I300 的高度与普通的 ATX 机箱差不多,节省了桌面空间,多占一点领空,可以理解。

I300 延续了 M500 的两道杠的灯光,不过酷炫的 iGame 投射 Logo 并没有保留。我觉得这个标志性的设计没有传承下去是比较可惜的,作为品牌整机在信仰上丢分完全不应该,何况 I300 的支架处还有很大的空间,完全可以容纳一个灯。

I300 当然不是尺寸最极限的 ITX 主机,但不分正反面的「双对称设计」却让它的外形比很多 ITX 主机都更加简练。I300 的前后左右都是透风的面板,可以实现三面进风一面出风的通透风道。需要注意的是虽然 I300 在外观上不分正反面,但还是分进出风方向的。七彩虹安排的风道是顶部 USB 接口一侧金属网格作为出风口,因此虽然它的造型高度对称,可在摆放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一下,不然游戏的时候就是热风吹脸喽。

不过当我们把出风口朝里摆放时,顶部的USB 接口也跑到离人较远的一侧——这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考虑到整个机箱结构设计层面要把面板方向调转过来技术上来说并不困难,可见这个细节的处理并不完美。

I/O 接口面板则移到了底部,线材可以从四面开口的支架中穿出,这波灵性小走位让理线变得更加简单,立起来后的效果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不过每次想要添加一个 USB 设备还得都要把机箱放倒,说不上太方便。而且侧面板也没有做防刮蹭处理,我在接完线后马上就把它刮花了,实在心疼。

我们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对于这种将IO接口全放在底部的机箱来说,可能会有人担心线材在使用过程中弯折过度。好在七彩虹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Sigma I300的底座足够高,因此只要不是接口体积太大或太粗太硬的线缆都可以兼容。如果碰巧你的桌面还有个专门给电脑的线孔,那么这种设计甚至可以做到桌面上一根线都看不到。

可在实际将机箱拆开之后,七彩虹Sigma I300的内部布局设计还是让我们有些惊讶。与追风者217这种典型直立ITX机箱或是A4机箱不一样,Sigma I300并没有使用主流的显卡主板分仓的结构,七彩虹选择直接将显卡置于主板上方。

虽然Sigma I300是个ITX主机,可这个机箱的显卡兼容性其实不差。光说机箱内部空间,其实已经足够塞下一块300mm 以上的三风扇显卡了。但是由于显卡与侧板之间几乎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如果后续要升级显卡必须选择双槽厚度的产品。

七彩虹Sigma I300这种“非主流”的结构设计在当下的直立式小机箱里面算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这样的结构设计优点在于更加极限地利用了机箱的厚度,使得机箱的整个占地面积极小。可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堆叠式的设计也意味着更换主板上的配件需要首先拆除显卡,并且也限制了CPU散热器与内存条马甲的高度。

为了应付散热器高度的限制,七彩虹选择CPU 用上了定制的一体式水冷。这算是一举多得的方案,既能对热量进行分流,理论上又能获得比同样高度下压式风冷散热器更好的 CPU 散热效果(并且这种结构下压式散热器也没法吸风),对外还能宣称是“水冷 ITX 主机”。

不过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值得怀疑。首先,一体式水冷的水管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走位,弯曲程度很大,并不符合好水冷应有的姿态;其次,虽然机箱内还有一个12cm 的机箱风扇向外吹,但显卡的大部分热量始终会首先上升至机箱顶部再通过冷排吹出机箱。在显卡 CPU 双负载的情况下,对 CPU 的散热效果想必也会有所影响。

I300 的显卡也使用了防滚架进行加固,这点与前辈 Sigma M500 如出一辙,可以避免整机运输的过程中硬件的松动。不过要注意的是防滚架的孔位不一定与任意显卡都配对,更换显卡很可能就无法兼容,如果不兼容那最终还是只能靠 I/O 面板的螺丝和孔位固定。

Sigma I300 使用的是七彩虹自家的 PCG 系列定制显卡,这个系列的显卡并没有对外销售,只用在七彩虹的台式整机上,此前的 M500 台式机使用的也正是同款。

虽然I300 与 M500 使用都是 F系列的 CPU,不过主板从 B365 升级到了 Z390 芯片组,难道还有换 K 系列 CPU 玩超频的潜力?大家还是别高兴得太早。

和显卡一样,I300 使用的这款主板是型号为 iGame PCM I390A的定制非卖品,供电部分使用的是9 颗美桀科技电感和 4 颗三洋的全固态电容。由于 MOS 管被散热片覆盖,不能确定供电规格,不过从表面上就能看出这块主板的 CPU 供电并不豪华,因此可能没法很好地喂饱 9代酷睿可超频处理器产品。

不过比起B360和B365主板们,Z390芯片组最大的收益其实是支持更高频的内存。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手动把这根贴牌的单条DDR4 2400 16GB 的内存换成2条8GB,频率3000 以上的产品,这样一来在 PUBG 等内存性能敏感的游戏中能获得明显的性能提升。

不过和前面CPU部分一样,这块主板的内存供电看起来也不是特别强,因此在选择升级内存条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选择频率过高(比如3600MHz以上)的内存。主板预留了一个内存插槽可以升级双通道,不过内存上方就是一体式水冷的水管,建议不要选择马甲高度太夸张的内存条,裸条或矮条就很稳妥。

在Sigma I300上,七彩虹选择将M.2规格的主硬盘放在了主板背面,这部分由于主板拆解比较麻烦(懒)所以没有呈现。主板正面闲置了一个M.2 接口,还带有散热马甲。除此以外还有两个闲置的 SATA 接口,其中一个还准备好了闲置的 SATA 线,硬盘供电线也预留了一根,主板的固定隔板背面则留了两个 2.5 英寸的硬盘位。所以 I300 最多可以装载四个储存设备。

要更换电源还需要进一步将前后面板和顶部接口面板卸下,操作上还是蛮复杂的。Sigma I300 的盖板和防滚架设计虽然很厚实,但并没有做任何的防尘措施。其实无论是前后面板还是侧面板,面板与机箱本体之间的空隙还是很大的,加两片防尘网应该不在话下,对于不太会拆机清灰的玩家来说却会方便很多。当然,不加防尘网也可能是出于散热的考虑,毕竟热风已经需要穿透机箱本体和前面板的双重阻隔才能出去,加上散热片情况只会更糟。

I300 使用的是这款由鑫谷代工的 350W SFX 非模组电源,这块电源有 80 PLUS 铜牌认证,+12V 功率为 340W。不过值得吐槽的是 I300 顶配为 i7-9700F/ RTX 2060 SUPER,而官方称顶配也是 350W 电源,这显然不太科学。所以如果将来准备为它升级更高规格的显卡,那么同时将电源升级至更高功率的产品也非常有必要。

内部紧凑,性能释放也紧巴巴

虽然I300 所使用的的硬件都不是什么新鲜的型号了,但跑分还是要跑一下的,尤其是要好好看一下拷机成绩。测试环境为 Windows 10 专业版 1909,显卡驱动版本为 441.66。

Sigma I300 可以选择的 CPU 有 i5-9400F 和 i7-9700F 两款,而可选的显卡则有 GTX 1660/ 1660Ti 和 RTX 2060 SUPER 三款,内存不可自选都是 16GB。ZAEKE 知客拿到的是 i7-9700F/ GTX 1660Ti 版本,16 系列显卡指向的是 1080P 分辨率游戏,所以游戏测试部分也是在 1080P 分辨率下进行。

《PUBG》海岛地图

《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模式

《极限竞速:地平线4》性能测试模式

《孤岛惊魂5》性能测试模式

我们选择了《刺客信条:奥德赛》《极限竞速:地平线4》《孤岛惊魂5》这几款自带跑分模式的游戏进行测试,并使用 Frap 进行《PUBG》的帧数测试。i7-9700F 加 GTX 1660 Ti 的组合在 1080P 分辨率下胜任市面上大多数热门游戏还是没有压力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Afterburner 中能看到显卡功耗墙被定死在了 100%,风扇转速也定死在了 44%,超频白嫖性能——没门。

而在拷机时,I300 的反应却非常奇妙了。Intel 官方提供的 i7-9700F 单核最高频率为 4.7 GHz,但没有提供全核心最高频率的数值,所以我们通过 AIDA 64 和 Prime 95 的测试结果综合判断这颗 CPU 的性能。用 AIDA 64 单烤 CPU,i7-9700F 的全核心最高频率为 4.0 GHz,单烤 FPU 为 3.9 GHz;而 Prime 95 拷机时频率先升到 3.9 GHz 再降到了 3.7 GHz。

这就奇怪了,因为不管是AIDA64还是P95,这颗处理器拷机时频率和温度都不算太高。在AIDA64里实时监控的时候,可以看见CPU的功耗会在P95拷机开始的十几秒内上升至115W以上,随后快速降低至90W~100W。因此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七彩虹为了减少散热压力,在BIOS里面设置了功耗墙。

不过在BIOS里面我们却并没有发现明确的功耗上限设置,但不管如何我们还是将功耗上限调至200W 后再次进行拷机。使用 AIDA 64 单拷CPU全核心频率顺利地上到了设定的最高值4.5 GHz,单烤FPU则为4.4GHz(BIOS里面的AVX偏移实际上是关闭状态),此时的满载功耗为149W左右,看来手动改写功耗墙确实可以大幅提高CPU的运行速度。

另外,在BIOS 中还可以手动改写 CPU 各个核心的频率限制。看来英特尔对9700F的设定是启用1~2核心可以上到4.7 GHz,3~4核心限定4.6GHz,5核心和以上则是4.5GHz。所以这么看来4.5GHz也确实是这颗i7-9700F的全核心最高频率。

白嫖成功!在BIOS里面放开功耗上限之后我们在I300的原厂基础上获得了额外的500MHz处理器主频,因此在多线程负载里面会比全核心4GHz拥有更好的性能。

不过白嫖终究是有代价的,这颗i7-9700F在默认 100W 功耗墙的设定下,盖上侧板,使用 AIDA 64 拷 FPU 的温度已经达到了 81℃;打开侧板的温度下降到 75℃ 左右。如果把功耗墙调到 200W 全速单拷 FPU(这个时候CPU是4.4GHz),那即便打开侧板温度也高达 98℃。此时9700F的总功耗居然高达150W,这显然高得不正常。

我们认为,造成这个功耗与温度失控的直接原因是七彩虹这块主板的BIOS。首先BIOS内部并不支持手动CPU电压设定,在自动电压设定下主板给这颗全速运行的CPU加上了高达1.5V的电压。如果能够开放手动功耗限制,即便将电压固定到1.3V也可以大幅度改善发热情况。

更何况1.3V的电压甚至已经可以让正常体质的9700K跑到5GHz,因此我们认为七彩虹给这么高的电压完全没有必要——除非9700F的平均体质都是烂到了某种糊不上墙的程度,或者我们这颗9700F是颗大雷中的原子弹。

所以,通过解锁BIOS里的功耗上限可以释放这颗CPU 在某些场景下的峰值性能,但是不建议没有经验的用户这么操作。当然以上关于拷机的功耗与温度测试只是在极限情况下的表现,实际使用场景,尤其是游戏场景里面CPU实际上到不了这么高的功耗,所以一般用户即便解锁了功耗上限也无须担心因为过热而损失应有的CPU性能。

至于显卡方面,情况就简单得多。使用Furmark 单烤显卡时,GPU核心温度最终稳定在了73℃。频率冲到 1710 MHz 后开始下降,最终只能稳定在 1600-1650 MHz 左右。而双烤的结果有点奇怪,在盖上侧板的情况下双烤,CPU 温度上升到了 84℃;而 GPU 的温度居然下降到了 71℃,不过频率却进一步降到了 1575 MHz 左右,几乎是与默频差不多了。

双拷比单拷GPU温度还低?这又是什么神仙设定?

经过再次拆解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机箱风扇和冷排使用的是同一个4pin接口一拖二,所以在单烤 GPU 时机箱风扇和冷排并没有全速工作,只有双烤时转速才会提升,所以依赖机箱风扇和冷排吹出热量的显卡在双烤时的温度反而下降了。

SSD 空盘测试

SSD 满盘测试

储存方面,ZAEKE 知客拿到的 I300 只搭载了一块 500 GB 的固态硬盘,使用 AS SSD 可以看到型号为 CT500P1SSD8,也就是 500GB 的英睿达 P1,使用的是美光 QLC 颗粒,支持 NVMe,实际容量为 465 GB。

CT500P1SSD8 在空盘的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 1686/ 930 MB/s,与标称的 1900/ 950 MB/s 还是比较接近的;满盘下的读写性能出现一定幅度下降,AS SSD 跑分下降了近 50%,主要是 4K 64 线程和延迟增加。

总的来说虽然I300 的各个配置性能都能满足热门游戏的需要,但是这台主机的内部充斥着许多奇妙的设定。比如CPU 冷排风扇和机箱排气风扇是由 1个PWM 接口通过1拖N线实现控制,这个风扇控制逻辑设定直接解释了为什么双拷时GPU 温度比单拷 GPU 低,因为双烤的时候机箱的排气风扇会快速运行帮助显卡散热。并且和之前我们评测过的Sigma M500一样,风扇的转速控制只在BIOS 里面,在 Windows 图形界面下I300甚至没法直接读取风扇转速。

从主板的硬件层面上看,3个4pin PWM口的存在使得理论上来说完全不需要 1拖 2。七彩虹这么设定可能是希望以 CPU 温度作为触发条件去调节整机的散热,这个思路可以理解但是在实际游戏场景里面可能没那么管用。因为实际游戏场景中显卡的发热量和发热速度可能比CPU更高,将CPU温度作为机箱排气风扇的唯一控制元素可能没法及时让风扇加速。

中看,但还可以更中用

整机到底还有什么令人信服的本事?我觉得现在可以作答了。

iGame Sigma I300 这款产品在大方向上其实完全没有问题,通过压缩底面积在最小的体积里填充最高的性能,符合 ITX 主机的核心精神。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七彩虹动了不少脑筋,主板、显卡、电源的布局大幅调整,双对称设计,I/O 接口底置,这些都是在品牌整机上比较少见的脑洞,让人一看就觉得 I300 这台机器,不仅小,还有点不一样,这就是整机能做到而DIY 爱好者做不到的。

不过七彩虹在实现这些脑洞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烧脑的地方。小如接口面板的朝向不方便、没有防尘网、水管弯折过多;大如电源功率偏低、机箱风道设计不够合理、机箱风扇与冷排共用插座、主板BIOS功能缺失等等。不太深究的普通玩家在使用中可能压根就不会发现这些毛病,但Sigma I300 却很难经得起 DIY 爱好者们的细细推敲,或者说这些神奇设定令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Sigma I300 有着很好的产品基因和设计灵感,作为一款ITX主机它的小巧和完全对称的外观设计让人惊艳,可大量的细节却做得不够到位,真是令人又爱又恨。对于一个刚刚出道做整机的品牌来说,I300 是一款创意十足的产品,但对于七彩虹这么一个 DIY 品牌来说,I300 显然还可以做得更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