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承载中华文明的汉语比作拼图,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就是成语。它多由四字组成,是中国人讲故事最凝练、最生动的形式之一。
在中国,鲜有城市像邯郸这样与成语密不可分。三千年建城史中,岁月的淘漉让源于此地的1500多条成语沉淀下来,成为经典。三千年后的今天,当互联网替代了简牍帛书,这座“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正迎来怎样的变化?
独属邯郸的气质
漫步邯郸街头,市井烟火中,随处可见成语主题的地标建筑、浮雕彩绘、门楣牌匾、公交站亭……打开手机,安装定制地图导航,就可以轻松解锁成语典故发生地:想知道“邯郸学步”的渊源,它会引你去学步桥;想了解“负荆请罪”的缘由,它会引你去回车巷。
市中心的古丛台,见证了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变革。如今,这里专为青少年打造了成语文化场景——从落叶画到情景剧,从舞蹈快闪到寻宝游戏——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中华文脉的种子在孩子们心底生根发芽。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城市主干道光明大街,一盏盏成语灯箱如长卷般舒展,108个成语典故图文并茂。在游客如织的旺角商业街区,一串串成语灯牌从树梢垂下,流光似水,仿佛穿越古今,映照路人。这,是一份独属邯郸的气质。
“不经意间我们就会看到,中华文明的智慧在这座城市的细节中闪光。”日前到访邯郸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敬一丹这样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殷乐认为,城市传播中关键的一点,是展现城市的空间感和历史感,“被时光打磨过的‘珍珠’——成语,恰恰就是好的载体”。
当成语“活”起来
2024年的最后一天,邯郸成语剧场正式揭牌亮相。
作为全国首家以成语演出为主的剧场,它将大型穿越梦幻系列剧《古颂·邯郸》作为首秀。布景依次更迭,角色轮番登场。时空交错中,“胡服骑射”“鲁酒薄而邯郸围”“邯郸学步”“完璧归赵”的故事跌宕起伏,观众如同身临其境。
《古颂·邯郸》导演赵郸说,该剧平均每场上座人数超过300人,“对于新上演的舞台剧来说,已经是不俗的成绩了”。
走进邯郸市博物馆,就像步入时光隧道,可以上溯到距今八千年的磁山文化。二楼北厅专门设有《走进成语典故之都》展览,以多媒体形式介绍邯郸成语典故的来源和特点。
博物馆里引人驻足的,除了厚重的历史文物,还有流行的文创产品。成语主题的冰箱贴、纸雕笔记本、毛绒玩偶等,大受年轻人追捧。邯郸市博物馆文创部主任徐国栋说,策划团队从古老的成语中寻找灵感,开发了近300款文创产品,2024年销售总额超300万元。
在新晋网红打卡地——邯郸成语之都·文创旗舰店,3D投影的成语典故互动墙,将店内氛围拉满。经理戎誉介绍,店内共有八大系列、73个种类共1.2万余件文创商品,日均客流量超2000人次。
近年来,在当地政策引导下,年轻化、数字化、时尚化、市场化的成语主题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奇思妙想的催化下产生“化学反应”,成语由此“活”起来,变身精美实用的小物件,被游客们带回了家。
夯实“四梁八柱”
2024年国庆,邯郸的广府古城火爆出圈,走红网络。成语主题3D光影秀、水幕电影、无人机表演,令人耳目一新。当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78.3万人次,同比增长488.72%,创历史新高。
这是邯郸“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缩影。为了优化顶层设计,推动成语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邯郸当地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旅游工作专班。出台的《邯郸市推动成语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围绕深化成语文化研究阐释、做强成语旅游核心支撑、推动成语文化要素融合、推动成语IP化营销等方面,夯实成语旅游的“四梁八柱”,擘画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统计显示,2024年,邯郸城市网络搜索热度同比增长232%,全市接待游客、旅游花费增速领跑河北省。穿战国袍、观邯郸舞、品成语餐,成为邯郸文旅的时尚标签。据悉,结合当地旅游资源,邯郸还将打造一系列以成语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让这座古城因成语旅游知名全国、令人向往。
近日,“2024年度成语”发布活动在邯郸举行,开创了“年度成语”发布的先河。大数据让人们看到了成语在世界各地传播的勃勃生机。
主持人敬一丹说:“‘2024年度成语’发布活动在邯郸举行,正是因为这座城市让成语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甚至可以走进故事发生的地方。”
邯郸,一城三千年,文脉永流传。
(文:赵允智、赵嘉麟,图:吴凡、李聪)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