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呼机成移动炸弹!硬件供应链自主才安全,国行手机可放心用?

寻呼机成移动炸弹!硬件供应链自主才安全,国行手机可放心用?
2024年09月19日 20:39 雷科技

不管大家平时是否关注国际新闻,相信都对前几天发生在黎巴嫩的寻呼机爆炸袭击有所耳闻。当地时间 9 月 17 日下午,黎巴嫩全国多地发生了寻呼机爆炸事件。

根据 19 日上午央视新闻的报道,该爆炸已造成 12 人死亡、约 2800 人受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地时间 18 日,黎巴嫩多地又发生了对讲机等通讯设备爆炸事件,根据黎巴嫩公共卫生部的消息,这些爆炸已造成 20 人死亡,450 多人受伤。

图片来源:Gold Apollo

由于国内高度发达的网络基建铺设,大家对“寻呼机(BP机)”这一词已经有些陌生了,不少 00 后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寻呼机”。不过在一些落后地区,或者在一些特种工作人群中,“寻呼机(BP机)”依然在被使用。

目前媒体报道众说纷坛,不过眼下依然没有官方说明这一系列电子产品爆炸袭击的具体实施手段,甚至连爆破物是电池中的“私货”还是电池本身都无从确定。微博、知乎等平台也出现了“国外手机不能买”这样的言论,更有人提出要禁售海外电子设备。人人自危的情绪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

那么,看着我们手里的手机,它们真的值得我们提防吗?它们未来会不会成为袭击我们的武器?或者说,我们该忌惮iPhone等海外品牌电子产品,甚至特斯拉这样的海外品牌电动汽车吗?这是本文想要讨论的话题。

锂电池成为“炸弹”?可能性不大

尽管目前我们还无法确认该袭击的实施手段,但从技术角度看,这一系列爆炸案确实暴露了许多安全问题。按照常理,将“寻呼机”做成移动炸弹,需要解决两个问题:触发机制和爆炸物,即什么时候爆炸和什么东西爆炸。

在黎巴嫩面临的这一波袭击中,寻呼机爆炸的爆破物质有两种可能的方案:在设备中加入“计划生产之外”的原料,比如在寻呼机中内置炸药,或将原本相对安全的电池改为放热更“活泼”的电池;也可能直接用不安全的工作电压将原本安全的电池“击穿”,从而引起爆炸。

图片来源:Panasonic Industry

而触发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定时和信号触发。定时触发很好理解,即设备在制造时就写好了倒计时或特定日期爆炸的硬编码,这样做的隐蔽程度更高,但也最不受控,因此可行性更低。而信号触发的方式就多了:只要修改设备的系统,任何能接收信号的设备都有可能成为“移动炸弹”的导火索。

以寻呼机、对讲机为例,一旦系统被篡改,这些设备可以被编程为“接收某无线信号后启动爆炸机制”,也可以变成“多少天接收不到某无线信号后触发爆炸机制”。温度、湿度、光照、GPS 定位、震动、声音、磁感应,甚至是其他设备工作时发出的无线信号都可能成为爆炸的触发信号。

黎巴嫩真主党调查后初步评估认为新型号寻呼机中植入了爆炸装置——以色列找到了进入真主党供应链的方式,以修改交付的设备。网络安全公司 Errata Security 的首席执行官在接受 WSJ 采访时表示,将寻呼机电池直接引爆“具有挑战性”,且爆炸效果不会像视频中那么强,“相比之下,寻呼机在制造、运输过程中被做手脚,加入爆破物的可能性更大。”

换句话说,在满足所有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移动设备甚至是电子产品中的锂电池在技术上确实有被远程“击穿”的可能性,但正常的锂电池在热失效情况下的表现并不符合“炸弹袭击”的特性。小雷特意去查了一下一般来说,正常的锂电池的“热失效”分为四个阶段:过热、膨胀、泄漏、燃烧或爆炸。

1. 当锂电池进入到热失效状态后,内部电解液蒸发,并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大。

2. 内部压力增大会导致电池膨胀,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电池鼓包”。

3. 膨胀导致电池壳体破裂后,电池内的电解液或电解液蒸气会向外泄漏。

4. 当泄漏的电解液或电解液蒸气因内部短路或外部环境满足起火条件后,电池会“剧烈放热”,即燃烧或爆炸。

锂电池热失效后,留给人们的反应时间不长,但比这一次黎巴嫩电子产品爆炸袭击中“从警告声到爆炸”的时间要长。此前某国际著名手机品牌曾出现过影响全球的著名热失效事件(三星Note 7爆炸门),某国内移动电源品牌也有过“臭名昭著”的热失效历史。但无论是手机还是充电宝,在合理的设计下,热失效表现主要以燃烧为主,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自燃”,能达到爆炸条件的极少。

图片来源: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总之,得益于我国近几年来对电池市场的规范、以及国内企业电池技术的精进,拥有“电池自由”的我们不太需要担心手机、耳机里的电池成为“移动炸弹”——当然,这里所说的情况是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的情况下。如果设备生产链路存在漏洞,甚至设备来路不明,那确实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包括硬件与软件的隐患。

硬件供应链必须自主、安全、可控

话说回来,这一次黎巴嫩电子产品爆炸袭击,将直接影响整个电子产品行业,全球市场都将重新审视并着力构建更安全、更自主的供应链。

以前人们可能想都没想过,电子设备可能被改装成恐怖袭击工具。关于自动驾驶汽车被当成袭击工具,倒有许多讨论,一些电影中也有对应的情节。将寻呼机、对讲机等产品被改装成袭击设备,则闻所未闻。因此,黎巴嫩电子产品爆炸袭击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首先,这会对电子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贴身可穿戴设备。这种信任危机会让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更加审慎。不过这不一定会影响产品销量,毕竟产品本身存在刚需,遵循本地法规,符合标准、合规安全的产品将更受欢迎。

其次,硬件的供应链管理将变得更加复杂。由于这次事件暴露出供应链中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设备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可能被非法改装的风险,企业不得不加强对供应链的监控和管理,包括对供应商的审核更为严格、对产品流通过程的全程监控,以及对产品在进入市场前的安全检测,这些额外的安全措施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并可能导致生产和交付周期的延长,进一步影响市场供给的稳定性。

图片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最后,各国政府和行业监管机构必然会因这一事件而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政策,以确保电子设备安全性。对进口电子产品实施更严格的检查;对涉及安全风险的元件进行特别监管;对某些高风险产品类别实行暂时性的销售限制;在民航高铁安检中提高电子产品的安全检测规格……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影响电子产品的市场动态,特别是国际贸易中的流通速度和成本。

总体而言,这种安全威胁可能促使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加关注本国的经济安全与自主性。

“国行”产品可以放心买、安心用

幸运的是,在这一点上,我国已有极强的前瞻性,一直在努力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双循环供应链。除了有完整的电子消费品生产力外,相关法规标准也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因此对于“国行产品”,我们大可安心买、放心用。

即便如此,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仍旧需要留意,尽量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或价格过低的电子产品,在不知名的渠道或二手市场购买时要格外谨慎。毕竟电池鼓包这种事情除非严重到把机身、屏幕都顶起来,否则都难以观察。

图片来源:闲鱼

如果你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感到异常的发热(尤其是在没有重度使用的情况下)、膨胀、漏液、异味甚至冒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最好迅速将设备移动到周围没有可燃物、易碎物的通风环境中,防止电池燃烧失火、爆炸破片或有毒气体的危害,同时不要忘记第一时间报警。

对于耳机、手机、平板、电脑这种小型、小电池容量的设备,直接扔到装满水的大桶里,并将桶放到空旷的室外环境中,让电池在相对可控的情况下缓慢“热失效”,就是一个相对可行的极端情况应对措施。但不管场面看起来多么“尽在掌控”,一旦出现意外状况,还是要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至于电动车电池,就真的不要再拿到楼上充电了,更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电池了。

IFA100,雷科技报道团凯旋而归!

9月6日到9月10日,IFA100(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在德国·柏林拉开序幕。

IFA100周年之际,AI大模型技术正在深刻重塑科技产业,雷科技派出报道团对IFA 100进行了一线、立体、专业报道,输出40+内容。CES、MWC与AWE等科技大展丰富的报道经验,确保了雷科技IFA报道内容的时效性、丰富度与专业度,相关内容在雷科技300万微信粉丝矩阵、1000万新媒体矩阵传播,全网阅读量/播放量预估超500万。

期待在下一届IFA,在CES、MWC和AWE等世界科技展会大舞台,我们再度相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