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高阶智能驾驶领域,新势力品牌依然占据领先地位,例如问界和小鹏,它们已经实现了“有路就能开”的能力。与此同时,传统国产品牌如比亚迪、长城等正在紧追不舍,纷纷公布了各自的无图智驾规划。相比之下,传统海外品牌在这一领域显得相对保守。
然而,梅赛德斯-奔驰的最新视频发布打破了这一印象,证明并不是所有海外品牌都在停滞不前。
日前奔驰官方发布了品牌最新的L2++无图智驾体验视频,表示系统采用端到端大模型以及纯视觉方案,在上海城区驾驶50min全长共计21km,实现全程0接管。可能稍微有些遗憾的是,官方并没有将50min无剪辑版本放出来,视频只有经过剪辑的8分钟,不过从这段视频中,电车通可以基本摸清奔驰L2++无图智驾的能力到底在哪。
倾向于「人车共驾」,下一步挑战交警手势
由于是经过剪辑后的视频,官方并没有针对无图智驾方面进行太多技术层面的解读,只是分享了奔驰L2++无图智驾在各种路况下的表现。电车通已经体验过多款新能源车的城区高阶智能驾驶,车辆基本可以做到比较舒缓的加速和减速,而且能够及时识别到车身周边的交通参与者。
观察奔驰L2++无图智驾的视频内容,电车通认为这套智驾的技术亮点如下。
操作精准:通过无保护左转/无保护右转路口、连续向左变道+汇入主路等常规动作的表现很干脆,也能比较精准地通过狭窄路段。
无需高精地图:在不需要高精地图的情况下,比较轻松地识别到各种路标,隧道场景下也能实现精准定位。
安全避让:在旁边有骑自行车或行人等弱势交通参与者,可以及时识别并减速避让,并且具备自动远离大车的能力。
兼顾通行效率与安全:通过超长无标线路口用到了小小的旁车博弈,整个过程比较丝滑,而且并没有减低太多速度,车辆依然保持15km/h左右的时速前行,兼顾通行效率以及安全性。
中国路况足够复杂,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大前提是安全。系统检测到车辆周围存在安全隐患,自然会减速慢行。不过,奔驰L2++无图智驾可能还是认为实线是“神圣”的,不会通过压实线变道,这样的操作很合理也符合法规,但国内部分品牌的高阶智能驾驶,当判断出车辆只有通过压实线才能继续前行时,比如单向双车道中有车辆占道,已经可以让车辆会比较果断地压实线通过,并同步提醒给驾驶者。
在灵活性上,奔驰L2++无图智驾还有进步的空间,不过令电车通感到惊喜的是,奔驰L2++无图智驾不会与驾驶者对抗,系统能够感知驾驶者接管车辆,当驾驶者不再接管时稍微松手,系统会自动激活,不需要驾驶者重新激活。
结合电车通此前的智驾体验,其实绝大部分智驾产品与驾驶者存在一定对抗,只是系统检测到驾驶者接管的意愿比较大,比如转向方向盘的力度较大、明显制动行程等等,系统才会退出,而且接管之后,很多车型需要额外的步骤重新启动高阶智能驾驶。
奔驰中国执行副总裁王忻透露,这套系统基于端到端大模型,和其他高阶智能驾驶车型一样具备机器学习阶段,让驾驶者成为智驾系统的老师,从而使得车辆的高阶智能驾驶更符合自身的驾驶习惯。还有一个比较重磅的信息是,奔驰智驾的下一个挑战就是学会看交警手势,并表示未来每一款奔驰车型都会配备智驾功能。
无独有偶,去年年底华为申请了一项名“交通信号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的专利技术,这项技术就是可以识别交警指挥手势、交通信号灯等信息。一年前,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对静止物体的识别率都不算高,而且系统识别到多个不一样的信息后,依然很难识别哪个路况信息才是对应自己的。
一年后,经过多次技术迭代,智能驾驶技术的表现逐步成熟,而且识别精准度有所提升。如果汽车真能实现对于交警指挥手势、道路标识等信息的精准识别,那确实有望加快高阶智能驾驶的商用化进程。
从车企透露的规划来看,只有余承东透露明年将实现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以及城区L3级自动驾驶商用的试点,其他车企还是相对比较保守一些。不过在电车通看来,能否实现L3级自动驾驶商用并非车企单方面提出就能实施,还需要相关政策的跟进,“让驾驶者真正成为乘客”在短期内仍不太可能实现。
2025年智驾大战的紧张气氛已现
端到端大模型、纯视觉方案、无高精地图,是奔驰L2++无图智驾的技术核心,可见奔驰的技术路线与小鹏、鸿蒙智行等第一梯队相同,目前高阶智能驾驶领域的不同技术路线可能就只剩下车辆是否采用激光雷达。
奔驰L2++无图智驾的硬件表现更趋向于小鹏,因为小鹏已经逐步放弃激光雷达这一传感硬件,而鸿蒙智行还在坚持应用激光雷达,避免摄像头致盲带来的安全隐患。
确实,激光雷达的识别能力更强,国际保险巨头瑞士再保险对激光雷达及软件驾驶系统安全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配备激光雷达系统的车辆比未配备激光雷达的同一车型,能够避免高达25%的碰撞事故,缓解事故影响的能力将提升高达29%。
当然,这是在同一款车型和同一套智驾系统的情况下,有激光雷达的车型会比无激光雷达的更安全,并不代表有激光雷达的车型就一定比无所有不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安全,毕竟每个车企的智能驾驶技术架构和算法不完全相同。
奔驰是首个持有“有条件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和“全球首个L4级自动无人驾驶泊车系统商用许可”的车企,也是率先获批L3商用的车企,本身就拥有雄厚的智能驾驶技术储备,将这套技术在中国落地的难点其实只剩下本土化。
中国的交通和路况错综复杂,即便是老司机都不一定敢拍胸脯说自己开车绝对没问题。按照目前的本土化进程,奔驰逐步适配中国路况标志线、施工区、公交车道和潮汐车道等特殊车道的识别,而且在官方公布的智驾视频来看,奔驰L2++无图智驾应对国内的电动自行车大军也能够冷静应对,已经具备落地的实力。
电车通认为,奔驰虽然已经有技术储备,但要想在国内市场实现L3级自动驾驶的商用化,还需要政策方面的及时跟进,在此之前,奔驰L2++无图智驾应该是奔驰智能化领域的主要征战武器。
当然,除了鸿蒙智行、小鹏、理想、小米等玩家之外,长城、比亚迪、小米等自主品牌也在城区智驾,并且都将城区智驾的落地时间放在今年。其中,长城的NOA无图城区智驾已经应用在魏牌蓝山车型上;小米已经宣布小米智能驾驶城市领航将开启全量推送;比亚迪BAS 3.0+的城市领航会在今年年底发布,明年第一季度还会结合“易三方泊车”“极致麋鹿”等功能。
更重要的是,深蓝、岚图等品牌还选择与华为合作,搭载华为最新的智驾系统乾崑ADS 3.0,虽然合作就意味着将部分收益分给合作伙伴,但有了高阶智能驾驶的加入,产品才具备与同级别主流新能源车型竞争的实力。
综合来看,主流品牌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已经基本完成布局,但电车通认为目前还不是智能驾驶的最终排位,第一梯队其实还没有展示出绝对的实力,而且行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处于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的品牌仍有反击的机会,再加上丰田、奔驰等品牌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的持续推进,高阶智能驾驶格局必然会有变化的可能。
既然大部分车企将城区无图智驾发布的时间定在2024年底,或许在2025年,我们大概就能知道部分车企真实的智驾水平。
(封面图源:梅赛德斯-奔驰)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