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农夫山泉”官方微信公众号再次发布辟谣声明,澄清针对农夫山泉和创始人钟睒睒先生的20条主要谣言。
农夫山泉表示,比流量重要的是真相,是基于事实本身的善恶是非判断。农夫山泉已经启动了向公安机关报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相关工作,将追究恶意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农夫山泉在声明中详细列出了20条谣言,并逐一提供了真相。其中包括钟睒睒与娃哈哈的关系、农夫山泉的水质问题、农夫山泉企业注册地点问题、以及钟睒睒国籍等等。
声明中,农夫山泉对每一条谣言都进行了详细的澄清,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和解释。
自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开始,农夫山泉与娃哈哈两大品牌创始人之间的过往被再度翻出,同时也爆发了“钟睒睒背刺娃哈哈,上演现实农夫与蛇”的谣言。
这一谣言掀起的惊涛骇浪接踵而来,“钟睒睒是精日分子”、“农夫山泉是外国企业”等等一系列谣言开始在网络上蔓延,一直之间农夫山泉的各大直播间内纷纷被网友们刷屏“爱我中华”。
谣言爆发最严重的时间在2024年的3月,农夫山泉曾发公告澄清,也追究了造谣者的法律责任,但仍然于事无补,企业的市场份额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到了4月,农夫山泉战略性的推出了钟睒睒认为“不值钱,不建议长期喝”的绿瓶纯净水,有业内人士表示,农夫山泉这样的行为是想抢回丢失的市场。
可不论如何,谣言风波对农夫山泉产生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中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农夫山泉的包装饮用水产品实现收入85.31亿元,同比下滑了18.3%。相较去年同期的104.42亿,足足少了19.11亿。8月时,农夫山泉方面告诉《中国企业家》杂志,有业内人士估算,这次舆情令农夫山泉上半年营收损失超过70亿元。
企业苦谣言久矣
“农夫与蛇”谣言中的另一个主角娃哈哈,也曾遭遇过谣言攻击。2015年,一则“营养快线使用工业明胶”的谣言开始在网络上发酵,而后谣言变成“营养快线可能是胶水或塑料制成的”,再后来谣言传的越来越离谱,有人说“营养快线晒干后可以当避孕套使用”,更夸张的版本说“杜蕾斯是营养快线的原材料”。
这样的谣言对营养快线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曾在生前的采访中表示,“这轮谣言导致营养快线的销量从4亿箱跌到1.5亿箱,骤降62.5%,娃哈哈集团损失近125亿。”
近期和钟睒睒一样因为谣言头疼的还有刘强东夫妇,2024年10月8日,章泽天出席了清华校友伦敦艺术展,当天她的造型师为她精心挑选了一枚法国时尚品牌夏帕瑞丽设计的眼睛图案胸针。而后网络上便开始出现关于“章泽天加入了光明会"的谣言,随后又再度爆出“京东的女性员工占比90%,京东被极端女权所占领”等谣言。
此时距离11月19日钟睒睒“炮轰”张一鸣,已经过去了近两周。“首富”喊出的那句:“有足够力量掌控舆论的平台企业,也请你承担起文明整治的责任。”至今没有任何回应,兴许不回应也是一种回应吧。
但最为戏剧性的是,没过几天谣言这把火烧就到了抖音自己的身上。有流出截图显示,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题为“抖音电商环境恶化”的视频并呼吁称:“大家醒醒吧,字节去年2万亿的GMV却收了4000亿的广告费!”或是在回复他人,叶国富又补充到:“这个只是GMV,还要退40%以上货,实际上只有1.2亿真实交易。”目前,已有媒体向名创优品方面求证这张截图的真实性,对此,有名创优品的内部人士表示,已确认系叶国富发出。
叶国富的转发让此消息瞬间被广泛关注,11月29日,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立即发文回应称:该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该谣言被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引用后,引发部分媒体报道。目前叶国富已删除相关朋友圈。李亮表示,抖音广告收入中只有一部分来自电商业务,大部分来自非电商的信息流广告,不合适直接与电商公司进行对比。
舆论环境怎么了?
谣言的产生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古老,只要有人存在,就可能有错误信息。但随着如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到来,很多谣言并不是由于错误的信息传递导致的,不少博主为了博眼球,故意捏造事实传播虚假信息。更有甚者将之应用在商业竞争中,蓄意制造谣言打击竞争对手的企业。
巴菲特曾说过一句话:“要建立良好的声誉需要花20年的时间,而毁灭只需要5分钟。”近些年来被谣言打击的企业不在少数。
2000年一则“味精致癌”的谣言,一度让莲花味精这个国产老品牌摇摇欲坠;2007年魔法士干脆面也受到过“干脆面尸油事件”谣言攻击;2014年一篇名为《火腿肠还敢吃吗?实在太恐怖了,求扩散》的谣言文章,让双汇的销量和名声也都不同程度的受损。
一家有规模的企业,在“一张嘴”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其中造谣和辟谣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完全不对等。自2024年2月底开始出现关于农夫山泉的各种谣言,辟谣的公告直到11月还在发布。那个低调到连公司上市敲钟仪式都不现身的“首富”钟睒睒,此次却被逼无奈的出来公开喊话,不难看出钟睒睒是在借助自身的影响力,达到促进辟谣消息传播的效果。
农夫山泉、京东等等被谣言伤害的企业,都曾对造谣行为进行过报警、诉讼等处理方式。但人们总关心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谣言所具备的戏剧特性利用了人性的某些弱点,这注定要比辟谣消息传播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再加上钟睒睒在发言中多次提到的“平台算法机制”问题,也助力了谣言的传播范围与速度会更加广泛。
有关专家表示,从法律层面来看,发布此类信息的人员将面临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如果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等刑事犯罪,行为人还可能面临刑事追究。根据《刑法》的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部分网友表示:“判三年,就能给一家企业造成长达几个月的困扰,以及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判的太轻了。”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文明讨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