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C轮融资后,施恒之说“创业失败没什么”

6亿C轮融资后,施恒之说“创业失败没什么”
2020年05月29日 19:11 小饭桌

失败没什么,关键是从低谷反弹的能力。

当代中国是创业者心中的沃土:几十年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再加上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市场潜力,创业者天然地占据了天时地利。

而当你走近每一家创业公司,观察它们具体而微的命运,却总能在企业的故事里,找到创业者个人的痕迹:思考能力、成长能力、执行力、洞察力、意志力……

即便是带领公司走向卓越的创业者,也极少有一开始走对了方向的,他们要花很长的时间,一边低头确认自己最大的优势,一边抬头寻找对的方向。

这两件事可以被概括成,找原点和定方向——蚂上创业营第一期课程导师,大搜车的CEO姚军红在企业战略课上,告诉所有学员。

智能洗车品牌驿公里创始人兼CEO施恒之,也是当时的学员之一。他对这件事的感触可能是最深的,因为经历了足足4次的转型调整方向,他才带领公司站在智能洗车赛道的第一位置。

初生

汽车后市场,是施恒之最初就决定要进入的领域。

一来,是他的兴趣所在;二来,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保有量第一只是时间问题,有庞大的汽车后市场——保养、维修、车险等各种服务的需求巨大。

最关键的是,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打破了多年来4S店对维修服务的垄断,这对汽车维修市场是长期利好。

施恒之很快找到了车主的普遍痛点:车主对维修店建立信任难,选择维修店的决策困难。2014年10月,团队拿到了500万的天使轮融资,开始做汽车行业的咨询平台,采取了用户点评模式,解决车主选维修店难的问题。

运营一段时间,施恒之就发现了bug:修车需求发生的频次太低,一旦车主找到了信任的门店,送修就只认这一家店。所以,用户开始使用平台时非常活跃,等找到了信任的门店,就沉寂了。

而大众点评的主流用户吃饭的需求是高频且不断变化的:今天想吃西餐,明天想吃火锅……不停变化的需求,会不停地连接到不同的餐厅。

施恒之判断模式走不远,业务必须转型。

这段经历,让他第一次意识到,在商业里要有具备持续存在的价值。他认为技术价值具备这种可能性,团队又有技术能力,决定做汽修行业的SaaS平台。

这个SaaS平台,跟阿里巴巴、星巴克的生意类似:对接供应链、商家和C端客户,打通从消费者修车、买配件到最后付款的全部环节。

一开始和大型连锁企业的合作顺利,一切都一帆风顺。但在全市场72万家汽修门店里,有70%到80%都是夫妻店,生意也就是一个门店的规模,用SaaS系统反而降低了效率。

显然,汽修行业SaaS系统的服务规模,取决于汽修连锁企业的数量,而连锁企业的数量增长是非常缓慢的。继续做下去,业务成长越快,撞到天花板就越快。

迷茫

这个方向不能再走,再一次转型势在必行,但下一个方向在哪里,施恒之心里没底了。

他只知道,两个业务方向失误,都是因为不够了解门店。

施恒之决定沉淀下来,到汽修店里摸清楚门店到底有什么问题。他带着团队开门店,给客户洗车、给客户营销。

这时候开汽修店,不是目的,而是摸市场的手段,所以施恒之借鉴了投行模式,把汽修门店分成三大块,前台店、中台店和后台店:

前台店开进小区,通过洗车获取用户流量,流量转化到中台店,就可以做汽车快修,最后留存沉淀到后台店的用户,可以在这里大修。

有完整的转化模型,有互联网技术,他们很快在杭州开到了104家门店,实现了盈利。

这时,施恒之再一次发现,店开不下去了。

到了这个规模,管理成本的上升几乎难以控制。为了让前台店的服务标准化,提高效率,管理团队用了各种方法——通过摄像头监控服务,比如采用合伙人制……但店员和店主总能想出对策来钻空子对抗。“人是最难管的啊!”施恒之感叹。

但这件事终于帮助他们摸到了行业真正的痛点——服务难以标准化。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72万家维修店里绝大部分都是夫妻店,开不大。因为修车是个手艺活,没法标准化,所以维修店扩张直接受制于成熟技师的培养速度。选址开店很快,但成熟的修理技师要很多年才能培养出一个。

做到标准化技术服务,才能抓住这个行业的未来。开店的经验告诉施恒之,唯有剥离了人在前端的操作,标准化才更容易实现。在各种汽车服务里,唯有洗车服务是离标准化最近的。

施恒之再次决定转型,研发无人化智能洗车。

阵痛

如今回头去看那段故事,一次次的转型似乎都很顺利,唯有施恒之和他的伙伴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所有人下门店洗车,早上9点到店,站在门口喊口号,就这样洗了6个月的车;夏天最热的时候,每天要喝掉一桶1.5升的水,但一天都上不了一趟厕所,全都流汗流掉了;不管谁来洗车,最后洗完都要给人家鞠一个躬……

施恒之剑桥毕业、首席技术官陈思渝麻省理工毕业,两个从小到大靠智商碾压别人的超级学霸,内心多少有一点小骄傲,施恒之回忆:“两个书呆子嘛,站门口喊口号就觉得挺丢人的,这些事情完全违背我们从小到大的习惯,真的很痛苦。我跟思渝每天还互相打气,没事没事,扛得住。”

施恒之彻底决定结束人工洗车这个业务端口,是在见了一个洗车行业的老板之后。这个人在地下停车场开了17年洗车店,白天在里面洗车,等商场打烊都到晚上了,才能出来。他几乎永远看不到太阳,头发都没了,整个人的生活圈子、精气神和姿态,和正常生活的人完全不一样。

从地下停车场出来的那一刻,施恒之对自己说,人工洗车业务绝对不能干了。

2017年8月,第一台无人化洗车机器落地时,整个管理层90%的人都反对。理由很简单,以前10万块在小区里开一家洗车店,一天也就洗10台、20台车,现在一台洗车机器放在同一个地方,要20万甚至30万的成本,怎么赚钱?

事实很快验证了管理层的判断,确实没什么人用无人化智能机器洗车。

施恒之坚持认为,无人化智能的方向是对的,管理层其他人争执无果,陆续出走。短短4个月,公司管理层还剩施恒之和陈思渝两个人,两个依然相信无人化、信仰技术的“书呆子”。

他确信,这次转型真正对准了未来的趋势,也发挥了团队最大的优势——技术。

但面对昔日战友尽数离开的局面,施恒之也很痛苦,比每天在洗车店门口喊口号还痛苦。

重生

转机终于在2017年年底到来。

因为临近春节,开车回家、走亲访友,谁都不想开一辆脏兮兮的车,洗车的需求陡然变高了。而忙了一整年的洗车店主,早早关门回老家休息了。少数还在开着的,洗车价最高涨到120块。

相比之下,无人洗车的优势异常突出:10块钱洗一次,价格便宜;洗车不用排队,节省时间;全年24小时无休,随时能洗。

驿公里智能洗车的业务量很快上来了,直到春节结束,每天每台机器的洗车量仍然在增长。施恒之当初顶着管理层的反对,坚持落地无人化洗车机器的理由,最终被市场验证是对的:

人工门店一天只能洗10台、20台车,不是因为流量到顶了,而是这种方式洗车的性价比低,决定了它的流量获取效率低。随着价格的下降、效率的提升、可获取的便利度提升,情况一定会发生改变。

技术的精进直接取代了低效的人工服务,不但洗车越来越简单快捷,故障的报修和用户其他需求,都能从机器上自动反映到后台,解决故障也完全从后台远程发起并执行。从远程响应到故障解决,平均用时不超过2.5分钟。

如今,驿公里在全国38个城市,有1400多个智能洗车站点,公司员工数量却从高峰期的300多人降到了102人,业务量大增,而人力用量下降,他们靠着技术做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人洗车业务更是逆势增长,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不停地校准方向、寻找原点,让施恒之带着驿公里走到了今天,走到了C3轮。

他身上有很多看似保守的迹象,比如他宁愿让融资额躺在账上,也不轻易在找对方向前冒险做规模;比如他的风控意识很强,公司一直现金流充裕,让他每次决定转型或是扩大规模时,资金从来不是问题。

这让他显得比同龄的创业者更沉稳,这种沉稳的素质,在经历了长周期的企业家身上常见,在年轻的创业者身上鲜有。

可即便是这样成熟度高的创业者,依然不可避免有管理认知的盲区,而这是蚂上创业营最擅长的部分之一。

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是在蚂上创业营里关明生和宫玉振的课上开启的。

来这里之前,管理企业完全靠直觉和自己摸索。好比之前管理100多个门店时,他们想出了很多个方法,却没有系统管理的思维,所以感叹“人是最难管的”。

蚂上创业营课程让施恒之在系统化管理的思维上开了窍。他举了个例子:“我来之前,觉得你想干什么事那就是使命了。经过了蚂上创业营才知道,原来使命是利他的。”尊重用户的利益,以用户为中心,阿里巴巴和华为的企业使命都是典型的利他使命。

刷新了这个认知,他开始系统地梳理管理思维,思考怎么定义使命,使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思考的结果是,驿公里的企业使命从“美好生活每一天“进化到“让技术为人服务”,从抽象到具象,更容易理解,概括了企业的核心优势和未来方向,更重要的是,把用户、把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施恒之觉得,对企业文化、使命的思考和落地,形成了一种制度外的柔性补充。这恰好是他们之前缺乏的。

重新梳理的结果也是让他欣喜的:对使命的理解,在组织里形成了共识,会让组织成员主动思考日常业务,而不是基于制度和习惯去工作。比如有员工每天需要重复地做表格,他就会思考:我们公司是做无人化技术的,每天重复的工作内容完全可以用技术方式优化替代,会主动寻求技术帮助来提高工作效率。

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在经典著作《基业长青》里,把伟大的公司概括成八个字“保持核心、刺激进步”,在被问及创业目标是否也是成就伟大的公司时,施恒之还是显露出了谦逊的一面:“能做出一个原创产品,公司被市场认可,我觉得就算成功吧。”

不用怀疑,施恒之和驿公里都会走得更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