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童半导体:巨鲸落而英特尔、AMD生丨凡卓产业史03

仙童半导体:巨鲸落而英特尔、AMD生丨凡卓产业史03
2022年07月13日 18:46 小饭桌

系列目录

【产业篇 – 仙童半导体】巨鲸落而英特尔、AMD生

【天时篇 – 两次“电子热”】当美国市场第一次为电子而沸腾

【别传 – 加州往事】加州的早期历史与地理环境

作者丨凡卓投研智能团队 半导体组、宏观组

仙童半导体公司,半导体技术的摇篮,半导体产业的摇篮,风险投资行业的摇篮。

仙童可谓是“美国半导体之光”,在日本半导体崛起时,富士通公司曾试图收购过仙童;2016年,我国资本也曾经试图收购过仙童。虽然今天的江湖已经没有了它的传说,但是它就如同一面破旧的战旗,立于美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起点上。

(1)技术上看,诺伊斯、摩尔等人确立了集成电路的技术路线,包括平面工艺在内的很多理论和工艺延续至今;

(2)产业上看,美国半导体公司多数都可以追溯到仙童半导体公司,1969年的产业峰会上,400多位与会者只有24人不是仙童的前雇员,现在九十多家电子、计算机和股权投资行业的大中型公司都是仙童的前雇员创办或投资的。

诚如乔布斯所言,“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有趣的是,而乔布斯的引路人、苹果公司的投资者和3号员工马库拉,也是仙童的前雇员;

- 全美超过200家公司都与仙童有关 -

(3)投资市场上看,在仙童之前尽管也有零星的风险投资活动(如1957年AR&D投资于DEC),但仙童是第一个风险投资家推动、有着较成熟的框架且回报可观的标的。

而且,仙童提供了一个社会前沿信息传播的网络形态。举个例子,我们今天想要了解科技公司,如果我们个人有华为、比亚迪或者互联网大厂的背景,那么拐弯抹角总是能打听到消息的。流程工业的自动化?华为(的某些业务)熟啊!汽车中控?比亚迪(的某些团队)熟啊!机器视觉?大厂(背景的投资人)熟啊!当大量的信息汇聚在这个社会网络上,风险投资这种产业塑造的力量,就开始激烈地碰撞——风投行业的第一个“派系”,恐怕就是“仙童系”了。

最后,仙童给风投行业提供了大量的投资人。美国现代四大“风投天王”,都跟仙童相关:

▪ 阿瑟·洛克是仙童成立时的交易撮合者(算是“FA鼻祖”了吧),也是诺伊斯和摩尔离开仙童、创立英特尔时的投资人;

▪ 唐·瓦伦丁,红杉资本的创立者,也是仙童的早期员工;

▪ 约翰·杜尔,曾为英特尔的员工,后来成为KPCB的合伙人;

▪ 维诺德·科斯拉,同样做过KPCB的合伙人。

半导体行业的造富效应,让风投行业真正活跃起来。

所以在这里,我们想要讨论两个问题:仙童的早期是如何改变产业的、仙童的晚期为何没有延续发展。

融资期的仙童

IBM与航空背景投资人

严谨地讲,仙童半导体(Fairchild)应该被称为费尔柴尔德半导体,因为它的投资者是仙童照相机与仪器公司(“仙童集团”)的老板,谢尔曼·费尔柴尔德(Sherman Fairchild),而这笔交易的牵线搭桥者就是被誉为“风投之父”的阿瑟·洛克。这位风投之王洛克,也是后来英特尔创立时的投资者和第一任董事长。

1957年年中,八叛逆中除了诺伊斯之外的七位开始谋划另起炉灶,七位中只有后来KPCB的创始人,克莱纳,家里有着金融业的关系,他给父亲的银行账户管理方海登·斯通投资银行写信谋求支持。他写道:“我们是一个经验丰富、技能多样的团队。我们精通物理、化学、冶金、机械、电子等领域。我们能在资金到位后三个月内开展半导体业务。”

- 当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仙童“八叛逆” -

这封信(还远称不上商业计划书)辗转交到阿瑟·洛克手里,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机会,并说服老板与七叛逆访谈。在访谈中,洛克问道,你们七位都是技术人才,那,谁来管理呢?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了诺伊斯,这位英特尔未来的创立者。

诺伊斯有美国人很重视的“Leadership”,既有情商也有智商,但是他也是当初最崇拜肖克利的一位,他来到旧金山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房子,准备后半生追随肖克利。也许是因为经济变差的压力,也许是因为公司没有收入的焦虑,也许是因为之前“隧道二极管”被肖克利打压的不满和失望,诺伊斯被说动了。

八个人再次来到洛克面前,洛克并没有准备协议或者后世的TS,而是拿出1美元纸币:准备好的,就签上字干吧!后世经常传说,一些伟大的投资人见了创业者之后,只用20分钟就决定投资,而且TS签在纸巾上——那些传说也许是编的,但洛克和八叛逆的纸币,这个半导体产业最重要的场景之一,是真的。

图:仙童八叛逆和两位投行家签字的纸币,现在存放在斯坦福大学图书馆

洛克随后为他们先后介绍了35个投资者,而后谢尔曼·费尔柴尔德被说服了,费尔柴尔德的父亲乔治·费尔柴尔德曾是IBM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而仙童集团中航空是很大一块业务,雷神等军工公司是仙童集团的重要客户。

之所以诺伊斯能够打动费尔柴尔德,根据回忆录来看,诺伊斯在路演中说:半导体的物料成本是便宜的沙子和电路,之所以售价高,是因为制造工艺可以改善;而且随着工艺演进、成本下降,半导体器件以后不用维修了,只需要更换器件即可(没错,当时大型计算机损坏更多都是需要人工维修的)。诺伊斯没有说出、但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半导体成本下降之后可以支持更大的产业,一整个现代电子产业;而且这种“价格低到可以弃置”的半导体器件,其实改变了计算机产业的协作方式。

诺伊斯的路演打动了费尔柴尔德,他先拿出了3,600美元,很快又追加150万美元投资,并跟八天才签署协议:仙童集团将在未来18个月给仙童半导体投资,如果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超过30万美元,则集团有权以300万美元从管理层手里回购股票,或者在5年后以500万美元回购股票。而集团拥有的回购权,最后给仙童八天才再次出走埋下了隐患。

早期的仙童

创造平面工艺,晶体管正式升级为“集成电路”

很快,仙童半导体公司开始了经营,他们首先开始研发和生产双扩散基型晶体管,并且选择了硅作为材料。1958年初,IBM给了他们第一张订单,100个硅晶体管,用于IBM大型电脑的存储器,这批电脑后来用于研发B-70轰炸机。半年后仙童完成了订单,虽然后来IBM和德州仪器合作自建了产线而没有复购,但是这批双扩散硅管的质量得到了半导体行业的认可,比如同年仙童获得了军工电子公司Autonetics的订单,用于美国“民兵弹道导弹”的导航系统。到1958年底,公司销售额达到50万美元(约合今天450万美元,或3,000万人民币),团队规模达到100人。

* 仙童的第一批订单单价150美元,折合今天约1,400美元;而苹果公司最新iPhone 13搭载的A15处理器,包括了150亿个晶体管,造价约43美元。“摩尔定律”的影响,令人感慨。

八天才都是技术出身,随着订单的执行,半导体制作流程日渐成熟,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批量化生产晶体管呢?当时在电子器件功能提升上存在一个挑战,叫做“数字暴虐”。这个概念说的是,由于电子器件涉及大量组件,而组件之间需要相互链接,这种连接通常是手工串接和焊接的。连接本身就很困难,对工人有一定要求;而为了提升性能,电子器件又需要包含更多组件,而组件的增加则带来连接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举个例子,对于一个有着四个晶体管的触发器,可能需要10根电线;那么两个触发器相连,除了内部的电线之外,还需要额外的四五根电线,总共就需要近25根电线;而4个触发器需要的电线,可能就达到了六七十根。这样,电子器件内部布线就会占用大量空间,构建更大、更复杂的系统的能力也比较弱。

这时仙童研发出了一个跨时代的生产方式:平面工艺,这也是当今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1948年肖克利等人发明晶体管之后,半导体制造工艺有过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开始,行业采用的是合金法工艺,以合金形式生产合金结三极管;

▪ 第二阶段从1955年开始,扩散技术开始盛行,肖克利当时便想采用扩散法,而这种方法给高频器件开辟了新途径;

▪ 第三阶段从1959年一直延续到现在,就是平面工艺,这也是现代光刻技术的前身,大幅提高了器件的频率、功率特性,改善了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让集成电路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1959年2月,德州仪器申请了集成电路发明专利,他们的工程师基尔比提出在一块晶片上可以制造出多个器件,这其实就是集成电路。但是德州仪器的集成电路专利存在两个问题:

▪ 当时基尔比认为硅的纯度不够,不能制造出理想的电阻和电容,所以选择了锗作为原材料,而锗材料的问题我们上文简要描述过了;

▪ 第二,德州仪器的工艺仍不完善,基尔比仍面对着类似需要进行两次扩散和导线连接复杂这样的技术难题。

而技术正是仙童半导体的强项,诺依斯提出可以用蒸发沉积金属的方法代替热焊接导线,这是解决元件相互连接的最好途径。随后同年7月,仙童也申请了集成电路专利,德州仪器和仙童开始了长达7年的专利之争,到1966年双方达成了专利交叉授权的协议。这两项专利让美国后来向日本半导体制造商收取了上千亿日元——贬值前的日元。

后世一般认为,德州仪器基尔比是“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者,而诺伊斯是“最适合工业生产的集成电路理论”的提出者,我们现在用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更多是源于仙童诺伊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硅谷”而非“锗谷”的原因之一。后来,2000年基尔比因为发明了集成电路而获得诺贝尔奖,遗憾的是,当时诺伊斯已经过世,第二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中期的仙童

股东抽走利润,仙童人才流失

很快,仙童的团队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包括运算放大器、实用模拟集成电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等,极大推动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母公司仙童集团对他们的价值也很认可,但认可的方式是,1960年回购全部股票,八天才每人获得25万美元(约合现在220万美元,或1,400万人民币)。同时,母公司抽走了仙童半导体绝大部分的利润,用以支持集团的航空和其他业务。

在集成电路产业,显然研发需要的资金是极其巨大的,所以母公司抽走资金的举动在后人眼里可能匪夷所思:集成电路产业是蒸蒸日上的啊,为什么要抽走资金呢?虽然短期内集成电路相对于分立的晶体管来讲还没有成本优势,但随着技术进步,很快集成电路就能发展起来。在1959年,一块芯片上只有一组电路;到1968年诺伊斯和摩尔出走之时,仙童的一块芯片上已经能集成1,000组电路了。在1957年,一块晶体管的平均价格是20美元,而58年仙童的第一批订单里晶体管定价是每块150美元;到1965年,价格跌至了不到1美元——当价格跌到1美元的时候,硅晶体管的经济性已经赶上了电子管,民用市场就打开了。在1965年,摩尔根据这些数据总结出了“摩尔定律”,也即每18~24个月,集成电路上的电路数目提升一倍。 

但是如果我们换成当时投资者的视角,母公司的做法也并非不可理解,因为仙童半导体只是费尔柴尔德旗下很小的一块资产,费尔柴尔德当时把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了飞行器和航空领域,熟悉股神巴菲特持仓的朋友,想必能够理解当时投资者对这个领域的热爱。

而且,集成电路行业本身也存在四个问题:

(1)市场规模小,竞争激烈,导致盈利性不好。后面我们会提到,1960年是美国第一次“电子热”的开端,当时市场上有不少电子公司,但晶体管前期投入大,市场需求还局限在政府和军方为主,连大型企业对大型计算机的采购都不多,民用市场是晶体管降价后才打开的。因而,市场上只有约10%的晶体管公司可以盈利;

(2)集成电路技术前景不明朗。集成电路里,所有元器件都做到同一种材料上,这并不能充分利用材料,比如半导体并非最好的电阻材料,又比如晶体管和其他普通器件如果用一种材料会提升成本,因而仙童的前景并不像今天看着这么好;

(3)集成电路的成本优势没体现出来。1961年,一块集成电路售价120美元,成本100美元;而同样功能的分立器件,成本只需要不到10美元。短期看的话,集成电路的成本优势还需要几年才体现出来;

(4)当时电路设计师排斥集成电路,认为集成电路技术方案会让他们失业。

有限的预算、集成电路高昂的成本,让1961年的仙童内部出现了“二极型晶体管”技术路线和“晶体管集成电路”技术路线的分歧,前者是仙童营销副总裁和摩尔等人,建议压缩预算专注生产;而后者则是八叛逆中的拉斯特等人,是集成电路技术团队。研发团队和营销团队的出发点不同,矛盾似乎难以调和。最终,“集成电路派”出走,阿瑟·洛克居中撮合,Teledyne投资,拉斯特、赫尔尼和罗伯茨等人创立了Amelco,生产单片集成电路来支撑Teledyne的军工业务。

“集成电路派”的出走,显然不是仙童人才出走的最后一批,但其实也不是第一批。第一批人才出走发生在1959年,仙童的第一任总经理鲍德温(Baldwin)带着八名工程师和仙童的技术创立了Rheem,仿制仙童的产品,与仙童竞争。随后,Rheem被仙童起诉侵权,成为全球第一家因侵犯知识产权被起诉的半导体公司。鲍德温带走的是仙童的台面工艺——就在同一年,诺伊斯和拉斯特就研发出了平面工艺。随着Rheem专利官司的失败,加上仙童在平面工艺上的优势,Rheem后来运营困难,最终被雷神公司收购。

鲍德温为什么会出走呢?他是被仙童的董事长找来空降的,空降之前就有着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正好弥补了八天才管理的不足,因此也被授予了和八天才一样的股权。鲍德温的职级比八天才高,管理能力上也许也还不错,但业界地位恐怕并不如诺伊斯。也许是鲍德温对股权份额不满意,也许是空降过来难以融入八天才的体系,总之,他是仙童第一批出走创业的人。

他的出走给仙童带来两个结果:

▪ 第一,可能间接导致了“集成电路派”的出走。有分析师认为,诺伊斯是很看好集成电路的,但之所以当时他没有成功调和摩尔和集成电路派的矛盾,可能是因为在鲍德温走后事务繁忙、分身乏术;

▪ 第二,鲍德温是第一批出走者,对于1958年末100人的团队而言,他一次性带走了8位工程师,影响不可谓不小。这种人才流失,在1960年集团回购股权之后也变得愈发严重。

在“集成电路派”走后,诺伊斯痛定思痛,说服了副总裁和摩尔,公司集体转向集成电路路线,并邀请来自德州仪器的卡特纳(Lionel Kattner)接手集成电路研发团队;但是就在同一年,卡特纳带着三位同事创办了西格尼蒂克(Signetics),成为仙童的竞争对手——而投资卡特纳的机构也非常有名,那就是雷曼兄弟。西格尼蒂克后来被飞利浦收购,曾在IC、Bipolar、MOS、Dolby电路等领域大放异彩,但80年代受到英特尔和AMD的夹击逐渐走弱,最终被飞利浦半导体完全吸收。

随后,仙童半导体陷入了一路高歌猛进、一路人才流失的怪圈。1962年,仙童推出了二极管晶体逻辑电路(DTL)器件,用以与西格尼蒂克的产品对抗,并在后来牢牢统治了DTL市场;同年,八叛逆中的克莱纳出走,并在日后建立起KPCB,他也在英特尔成立时给予了投资。1963年,仙童推出了运算放大电路(op-amps)并迅速占领了市场,它的设计者是鲍勃·威德拉(Bob Widlar),他在仙童和后来奔赴的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后被德州仪器收购)期间设计的电路,可以说开启了1960-80年的模拟IC行业。

- 仙童于 1960 年推出的第一款 IC,包括四个晶体管 -

到1960s中期,仙童半导体的收入达到了集团的三分之二;1966年仙童半导体收入达到了近2亿美元(约合现在16亿美元,或100亿人民币),是第一大集成电路供应商、第二大半导体公司,紧随德州仪器之后,而第三名是摩托罗拉。而这时,仙童半导体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批人才流失马上就要开始了——诺伊斯和摩尔的出走。

仙童的尾声

孕育英特尔、AMD、国家半导体,花开四散

1967年,仙童半导体面临着内忧外患:

(1)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开始亏损。市场竞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众多的创业公司参与竞争。当时是美苏太空竞赛后期,之前政府和军方投资很多;而民用市场在1965年晶体管集成电路价格下降之后也被打开,所以很多小型创业公司出现;

另一方面是老对手德州仪器和摩托罗拉,在标准逻辑电路领域,德州仪器推出了TTL产品,而摩托罗拉在TTL制造上也很快迎头赶上,TTL优于仙童的DTL产品。

此时仙童的一些产品落后于市场(实际上之前产能比较重,也不太能很快转换),导致公司创立后首次亏损,亏损额达到760万美元(约合今天6,000万美元,或4亿人民币);

(2)人员持续流失。1967年初,仙童当时的总经理查尔斯·斯波克(Charles Sporck)又带了一批人,奔赴美国的国家半导体公司;在此之前,国家半导体公司已经挖走了上面提到的模拟IC大牛威德拉,67年威德拉也推出了新型op-amps与仙童的老产品竞争。

根据我们事后推测,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是激励不够。母公司董事长和总裁主要在东海岸,每年来仙童半导体的时间少之又少,管理上双方的沟通其实是不多的;但同时,利润是从半导体转向母公司的,而且尽管半导体公司提供的收入和利润在集团占比很大,但从诺伊斯往下的股权比例却很低。

在总经理出走后,亡羊补牢,费尔柴尔德以当时硅谷最高的待遇(3年100万美元工资+60万美元股票)邀请莱斯特·霍根来担任总经理,他曾让摩托罗拉半导体形势扭转。霍根表现得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无力回天,在196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录得1.2亿美元收入,到1974年收入相对1968年翻倍,但随后仙童的市场地位从第二名跌至第六名,并在1979年被出售给一家法国的石油公司;到1980s中期,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富士通试图收购仙童,让美国业内倍感震惊和屈辱,最终富士通收购未果,1987年仙童被转卖给上面提到的国家半导体公司;类似的,2016年我国华润财团试图收购仙童未果,最终安森美半导体公司收购成功。

但对于现代集成电路行业,故事才刚刚开始。1968年,诺伊斯和摩尔出走,摩尔的助手、研发副主管的安迪·格鲁夫紧随其后,建立了英特尔公司;1969年,时任仙童销售部主任的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相传受到当时总经理霍根的排挤而被辞退,随后建立起了超威半导体公司(AMD)。这两段故事现在看来也颇为传奇。

1968年7月英特尔公司建立,这个时间点是美国60年代第二次“电子热”的中期——我们后面会提到,这一波股市上涨是从1966年底开始,在1968年12月时达到高峰,而1969年6-7月戛然而止的。

所以,一个狂热的市场、一个业界知名的团队、一个具有前景的产业,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当时由于仙童和一系列交易,“风投之王”阿瑟·洛克已经有了一定名气,这次他投资了1万美元,并总计筹集了250万美元(约合今天2,000万美元,或1.3亿人民币),以可转债的形式投入到公司中——如果我们阅读英特尔1968年的年报会发现,当时可转债、员工期权池等条款都已经存在了。英特尔最初名叫“Moore Noyce”,随后更名为“Intel”,它的传奇开始了。

- 摩尔、诺伊斯、格鲁夫创立因特尔 -

而AMD的开端则更加曲折。桑德斯是1961年加入仙童,从事销售工作。他性格更“浮夸”一些,相传摩尔和安迪这些研发人员并不喜欢他,而诺伊斯却一直对他很好,并一路培养和提拔他,使他成为销售部总管——这可能也是英特尔和AMD之间纠结的由来。到1968年,诺伊斯、摩尔和安迪建立英特尔时,桑德斯与仙童总经理霍根、以及霍根带来的摩托罗拉系销售团队关系并不融洽,于是桑德斯失业了。他凑够8个创始人,其中5位还在仙童工作,开始筹资。

1969年5月AMD成立了——此时美国经济衰退已经开始大半年了,后面6月、7月标普500累积跌幅10%,到1970年6月标普500较前期高点累计下跌超30%。桑德斯同样找到了阿瑟·洛克,但是:

▪ 第一,桑德斯不是半导体技术专家;

▪ 第二,他的业界影响力不如诺伊斯;

▪ 第三,在这次“电子热”中已经有了为数不少的半导体公司。

所以洛克看着70页的商业计划书(相传诺伊斯和摩尔只写了一页半),只说了一句“太迟了”。此时,诺伊斯伸出了援手,给了桑德斯天使投资,而在诺伊斯的业界影响力下,桑德斯筹集了150万美元(约合今天1,100万美元,或7,000万人民币)。

至此,仙童半导体的故事才算告一段落,集成电路产业英特尔和AMD相爱相杀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是仙童

仙童对半导体到底意味着什么

所以,为什么是仙童?为什么孕育集成电路产业的公司,不是肖克利实验室,或者德州仪器、摩托罗拉,以及更下游的IBM、AT&T?

仙童的成功,我们认为,至少来自于三个方面:

▪ 第一,从微观的业务和技术层面看,产业资本+“工程科学家”模式是个非常好的模式;

▪ 第二,从产业层面看,仙童是技术上游,是产业技术和资源集聚的中心;

▪ 第三,从宏观层面上看,仙童的起落,其实也是美国“太空竞赛”带动航空军工投资的一个写照。

(1)从微观层面看,仙童的团队依托于企业家费尔柴尔德和工程科学家诺伊斯和摩尔。这个企业并不单纯是“工程师团队”或者“科学家团队”,而是“有产业投资者赋能的工程科学家团队”。产业资本的一面,让仙童在那个“根本无法白手起家创业、没有风投机制和机构”的时代能够拓展最初的订单和业务。最初IBM的少量订单、后续军工订单,以及市场导向的研发模式,都是肖克利当时没有、或者没考虑的。

工程科学家的一面,让仙童有了技术前瞻性和更可行的技术路线。除了上面提到过的平面工艺催生集成电路产业之外,我们也可以从标准逻辑电路早期发展中得到类似的结论。

现在我们用的数字电路,可能更多是CMOS和TTL,但最早的标准逻辑电路其实是RTL(Resistor-Transistor Logic,电阻晶体管逻辑),它就是在1961年发布、用“集成电路派”拉斯特等人开发的工艺制成的,而RTL后来被用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制导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上,是集成电路的第一个主要应用。

而当对手推出升级了的DTL(Diode-Transistor Logic,二极管晶体管逻辑)时,仙童很快研发出了更新的产品。直到德州仪器推出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时,仙童才因为人才流失在竞争中失利——是生产制造的失利,而非研发的失利。

而且,现在的CMOS技术,可以追溯到1963年仙童研发团队中Wanlass和萨支唐(中国人)的研究。此外,二氧化硅屏蔽的扩散技术、PN结隔离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积累,也都归功于他们这些“工程科学家”们。

仙童的团队不是对立的“工程师”或者“科学家”,而是“工程科学家”。诺伊斯等人自己就是科学家——曾与诺奖两次失之交臂那种——所以他们对于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有认知的;同时他们又是“工程师”,关注的不仅仅是理论发展,更是工艺的发展,是一点一点打磨工业管理能力的(当然,当时的工业管理复杂度也没有现在这么高)。在这个背景下,产业资本在订单、市场营销与销售等方面的推动,才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2)而产业链位置,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半导体集会上都是仙童前雇员。我们认为,仙童是一个更集中于产业链条中上游研发环节的公司。

德州仪器做地址勘探起家,后来供应军事电子产品,产业链位置实际上是更下游、更分散的,直到1996年才全面转型成为半导体公司;摩托罗拉最初是电视和无线电产品起家,其半导体元器件业务也只是集团里的一部分。至于IBM、AT&T,他们当年的很多半导体业务,都是给自己的下游业务配套的制造业,并不是后续发展的主力。

因而,就类似于今天的台积电,仙童有机会在产业链里的一个环节,给各类客户供货——所以各类行业信息、工艺、技术集聚于仙童。之所以最后风投市场能形成一个“仙童系”,恐怕也是因为这个:它所涉及的下游、资源和信息,比封闭的对手们,多了太多了。

(3)而从宏观上看仙童也与当时美国的“国运”和资本市场起伏息息相关。当时的下游,更多是航天军工带来的,航天军工的需求,本身是预算不敏感、对产品可靠性要求高的需求,这些投资正适合一部分先进科技的发展,因为早期技术的成熟度低,仅靠民用和纯商业市场,很难支撑;而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产品更加适合民用市场,此时政府资金逐渐撤出、扩大了的市场里可能衍生出一系列可以高效满足民用需求的公司。

这时我们可以对照着仙童和美国投资的历史来看了:

▪ 1957年10月仙童创立,58年NASA成立,美国航天军工大投资的时代开始,给仙童带来大量订单;

▪ 随后1960年美国第一次载人航空成功,伴随着德州仪器和仙童的“商用集成电路”的推出,美国第一次“电子热”就此开始,而1961年仙童和惠普的IPO,也是第一次“电子热”的标志性事件;

▪ 到1960s中期,市场吹捧“协同效应”,部分大的公司收购小的科技公司之后,市场就给予其科技股估值(没错,“大幅收购带来泡沫”这个事儿,并不是起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在这个背景下,很多人才自行创业,期待被大公司收购后财富自由,仙童的人才流失其实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 多元并购催生了1967年的第二次“电子热”,而仙童并没有受益于这次“电子热”,而其业绩反而不及市场,这可能也是集团在当时轻视半导体资产的原因之一;

▪ 最终,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太空竞赛有所缓和;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开始了长达13年的滞涨;75年太空竞赛终结。这个过程中,仙童的魔力逐渐消退,泯然众人。

一个企业的命运,既要靠自己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从更长期的视角看,仙童半导体早期的alpha,最终都归为美国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beta中。所以,在英特尔和AMD诞生之时,在集成电路产业曙光初现之时,世界的经济背景是怎样的呢?请看下节:集成电路崛起的前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