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沈文忠:光伏技术路线百花齐放,谁主未来?丨小饭局回顾

对话沈文忠:光伏技术路线百花齐放,谁主未来?丨小饭局回顾
2023年12月04日 11:01 小饭桌

其他技术只有站在晶硅电池的肩膀上,才有发展前景。

                   作者丨韩成功、辑丨杨亦、王康鹏

过去20年间,中国光伏从“三头在外”发展成“中国名片”,最重要的驱动力是持续的技术创新。而每一次技术迭代,也是行业洗牌和新秀崛起的关键时刻。

如今,在P型向N型转换的过程中,中国光伏又走到了选择技术路线的“十字路口”。各种技术路线争奇斗艳,因技术路线不同,背后的企业分成了不同“阵营”。

TOPCon一马当先,率先放量,晶科、天合等龙头企业投下巨资押注扩产;HJT(异质结)则受到了华晟新能源、东方日升等企业的青睐;BC(背接触电池技术)亦有隆基、爱旭追捧,成为今年的大热门。钙钛矿被视为“未来颠覆者”,协鑫科技、长城汽车旗下培育的新公司已显露头角。

那么,到底哪个光伏技术路线会成为未来的绝对主流?哪些企业又能抓住时机成长为新的王者?在这场技术变革浪潮中,有哪些可以把握的投资机会?

就上述热点问题,11月22日,小饭桌联合华夏能源网共同打造“光伏技术”主题线上直播活动,本期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沈文忠,与华夏能源网创始人兼CEO王康鹏、险峰长青新能源投资人骆潇濛展开深度对话,并对光伏领域的结构性投资机会给予解读

以下为王康鹏与沈文忠教授对话干货,华夏能源网编辑整理后发布:

TOPCon的生命周期或在5到8年

王康鹏:在光伏电池从P型向N型转变的过程中,很多龙头企业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TOPCon是对PERC电池的完美替代吗?TOPCon的生命周期到底有多长?

沈文忠:从电池结构来看,TOPCon和PERC相比主要是在电池背面做了一些变化,而正面和PERC差不多。虽然硅片材料从P型变成N型,但是总体还是沿用了PERC一脉相承的路线。也就是,从铝背场电池,到PERC电池,再到TOPCon电池,都是在一条主线上,虽然硅片类型变了,但从技术、团队、人才储备等方面,我觉得都是一脉相承的。

TOPCon虽然2013年才提出,但短短几年就达到成熟的量产。TOPCon相对比较容易进入产业化,这也是绝大部分企业选择这个路线的原因。

PERC的市场周期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之后应该还有1-2年;TOPCon也类似,生命周期有5到8年。从技术上讲,以后会进一步提升效率,已经有HJT、BC、叠层电池等向TOPCon发起挑战,但我觉得TOPCon的演变周期应该会稍微慢一点,至少五年以上,甚至到八年左右的时间。

王康鹏:多家企业都宣布自己的TOPCon电池效率达到了26%以上,TOPCon的理论效率极限是多少?还有没有继续向上突破的空间?

沈文忠:PERC的极限效率是24.5%,现在产业化已经做到23.5%。TOPCon有两种极限效率:一种是双面钝化,极限效率是28.7%;更主要的还是背面钝化,极限效率是27.1%。未来如果考虑到实际可行的电池结构,TOPCon的极限效率应该在27.5%-28.0%左右。

虽然TOPCon的实验室效率记录有多家机构超过了26%。但是,这当中还存在很多争论。所有26%以上的TOPCon测试记录都是在国内做的测试,都没有得到国际公认,因此我们要慎重看待这个问题。

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关注TOPCon的量产效率。有的企业宣称量产效率超过了25.8%,甚至达到26%,这值得商榷。从入库效率看,也就是封装成组件以后的效率,行业基本水平在24.5%以下。TOPCon未来可以达到量产平均效率26%以上,但不是现在。可能还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

王康鹏:如果量产平均效率未来两、三年能达到26%以上,是比较可观的。要突破实验室和量产之间的效率鸿沟,行业内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沈文忠:TOPCon的工艺步骤比较长,从良率方面看,TOPCon的量产水平和PERC还有很大差距,要想达到PERC的水平可能还要很长时间。更高效率的TOPCon产品量产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要达到比较好的量产水平还需要1-2年的时间。

现在,生产TOPCon电池组件的企业有几十家,其中有个别几家做得比较好,经济效益比较好,但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爬坡”过程中。整个行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到像PERC一样的量产水平。

HJT的局限在于“性价比”

王康鹏:HJT是行业热议的技术路线之一,但HJT的成本较高。HJT是未来能够接替TOPCon的下一代技术么?HJT在哪些环节有进一步降本的空间?

沈文忠:HJT的极限效率在28.5%左右。HJT实现了正面和背面的钝化,效率总体上比TOPCon要高一些,大概高0.5%-1%左右。如果TOPCon的量产极限效率是26.5%,那么异质结的量产极限效率应该能到27.5%。

HJT的效率高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发展不如TOPCon迅猛,主要因素还是HJT相对较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备投资。TOPCon的设备投资大概1.5亿元/GW,HJT的设备投资需要3亿-3.5亿元/GW。这毕竟是重资产投资,阻碍了行业快速发展。

二是包括银浆、靶材等的非硅成本。HJT的非硅成本与TOPCon相比,差距在0.1元/W以上。

目前行业中HJT龙头企业,也在快速推进HJT的降本。

首先是非硅成本的降低。值得一提的是0BB技术,0BB在HJT上使用的迫切性非常强烈。相对于TOPCon,HJT使用0BB的降本优势更大。此外,TCO靶材也在推进降本,一半用含铟的,一半用不含铟的,降低铟的使用量。另外,银包铜技术也值得关注,目前主流的是用50%的铜替代50%的银。还有更激进的方法,用70%的铜替代30%的银,但这种做法风险比较大。

其次是在硅片上的降本。因为HJT是低温工艺,对硅片氧含量的要求比较低,在TOPCon拉棒过程中无法使用的硅片却能用在HJT上,从而实现了硅片的降本。

另外,在未来的碳足迹管理中,HJT具有优势。由于HJT是低温工艺,再结合颗粒硅等碳足迹排放比较低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碳足迹优势。曾有业内人士估算,欧洲2026年碳关税强制执行以后,HJT在这方面可以保有0.03-0.04元/W的优势。

总体而言,HJT与TOPCon之间0.1元/W的成本差距,经过近两年全行业的努力,正在逐渐缩小。但是,离完全持平,还有一定差距。

王康鹏:行业之前有一种观点,认为TOPCon是一种过渡技术,未来会全面发展到HJT,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沈文忠:我认为任何技术都是“过渡技术”。光伏行业每年都在发展,效率每年都在提升,任何技术过了若干年以后都会成为过渡技术。无论是TOPCon,还是HJT,未来都会变成叠层电池的过渡技术。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提升HJT的性价比。

现在TOPCon和HJT在相互竞争。TOPCon从PERC演变过来,所以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优势。而HJT设备是全新的,技术人员也是不同领域过来的。具有前产业链优势的TOPCon,近几年进展非常快。在TOPCon的压力下,HJT也不得不拿出“压箱底”的技术,例如双面微晶。不过这些技术同时也导致了无法快速降低HJT的设备成本。

两者的相互竞争,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一方面促进了TOPCon的快速普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HJT更快地达到人们的预期。

王康鹏:今年由于行业巨头隆基绿能宣布全面押注BC技术路线,使BC成为行业热点。BC电池相比HJT、TOPCon来说,到底有哪些优势?它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核心技术吗?

沈文忠:BC技术是一种平台技术,任何一种技术都可以变成BC电池。现在比较热门的是TOPCon的BC电池,HJT的BC电池。BC正面全部没有栅线的遮挡,效率与对应的电池结构相比有所提升,一般可以提高0.5%-1.0%左右。在单结晶硅+BC的电池结构中,极限效率最高的应该是HBC,也就是HJT+BC。HJT效率如果能达到27.5%,HBC电池应该能达到28%-28.5%而TOPCon+BC电池,效率也能提高0.5%-1%,如果TOPCon能达到26.5%,TOPCon+BC就能够到27.5%。

所以,BC电池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效率比对应的(正背面接触)电池结构要高,另一方面,组件美观,适合分布式的应用场景。

但是,BC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巨大。

一方面,它的制造工艺相对更复杂,尤其是这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并不是太重视BC技术。

另一方面,BC电池很难满足集中式场景的需求。大型电站等集中式场景更希望有较高的双面率,TOPCon的双面率在80%左右,PERC的双面率是65%左右,HJT双面率在85%-90%。但是,BC电池所有栅线都在背面,双面率比较低。比较好的BC电池双面率也可以达到65%左右,接近于PERC的双面率。

王康鹏:对TOPCon、HJT、BC三种技术路线做一个总结,到底谁会成为主流?或者说你预计未来哪一种技术的市场占比最高?

沈文忠:我预测未来2-3年,占市场多数的肯定还是TOPCon。未来预计TOPCon的市场占比可能在50%-60%,BC的市场占比可能是20%-30%,HJT市场占比可能是10%-20%。

“HJT+钙钛矿”未来潜力可期

王康鹏:近期以来,钙钛矿的效率不断有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一些企业甚至号称在筹建GW级的钙钛矿产线。钙钛矿实现大规模应用还有哪些关键的“关口”难题需要突破?

沈文忠:钙钛矿本身是一种薄膜电池技术,薄膜电池比晶硅电池更先进,但是先进并不一定能得到规模化应用。薄膜电池的问题很多,我把它归结为五个方面:

第一,组件效率和极限效率之间差距巨大(这个差距来自于几方面,比如,对光的吸收不够充分。晶硅电池是绒面结构,绒面结构只会浪费不到10%的光。但所有的薄膜电池都是平面结构,平面结构会把30%的光都反射掉,短路电流密度损失大)。虽然钙钛矿理论极限效率可以到33%,但是量产平均效率很难达到20%以上。现在看不到薄膜电池组件效率达到20%以上的可能,未来也不一定能看得到。

第二,材料结构的局限。薄膜电池都呈多晶状态,无法做到单晶,再加上钝化不够完美,开路电压损失大。

第三,技术难度大。薄膜电池组件的面积要达到2平方米以上,很难做到高效率。薄膜电池的面积增加,又要很均匀,达到技术要求是很难的。

第四,成本方面。薄膜电池的设备投资大,比如钙钛矿设备投资要10亿/GW,同样的投资可以做6GW的TOPCon了。

第五,产业链配套。晶硅电池为什么能达到这么好的性价比?最大的原因就是全产业链的配套。一项技术,如果只由一家来做是很难做好的,也没有性价比,薄膜电池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如果短时间内不能解决上述问题,钙钛矿的竞争力是很弱的。

王康鹏:钙钛矿被认为是未来颠覆者,很多资本在提早布局。未来钙钛矿会实现对晶硅的“弯道超车”甚至是替代吗? 

沈文忠:单纯的钙钛矿要挑战晶硅是很难的。钙钛矿只有用在晶硅上,做晶硅做不到的事情,钙钛矿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做叠层电池,特别是晶硅-钙钛矿的叠层电池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我看到一些企业现在就在做产业化了,我认为还是太早。

我一直认为,所有的发展都要围绕着效率提升的路径来走。可以做一些技术储备、研发,但做叠层电池的产业化还为时尚早,也肯定是“不划算”的。

中国人都喜欢“弯道超车”,但光伏电池技术发展这么多年,“弯道超车”是不现实的,一定要围绕着产业发展规律走。为什么说“弯道超车”不现实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种光伏技术需要产业配套才能提高性价比。如果只有一家做,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也会是投入多、产出少。

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可以做成小面积电池片,通过分选,可以选择合适的不同电池片组成一个组件。如果做成2平方米一整块,哪怕某个地方有很小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整个组件。通过不同数量的电池片组成不同的板型,有问题的电池片可以分选出去,它的灵活性就体现出来了。

王康鹏:钙钛矿叠层电池中哪一种更有前景?是+HJT,还是+TOPCon?

沈文忠:6到8年后,不管是TOPCon还是HJT技术都会非常成熟。到那时,考虑到工序复杂性,以及和钙钛矿的兼容性,我倾向于认为HJT与钙钛矿的叠层电池更容易一些。

因为HJT本身是低温工序,步骤比较少,HJT与钙钛矿的叠层电池应该是未来的主流。现在因为TOPCon规模比较大,所以有些观点认为TOPCon与钙钛矿的叠层电池也是可行的,但我认为,由于TOPCon的工序比较复杂,未来7-8年后HJT与钙钛矿叠层电池成为主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王康鹏:钙钛矿电池的衰减性、不稳定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钙钛矿如何实现产业化?

沈文忠:针对稳定性问题,行业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但至今也没能形成共识。如果不解决稳定性的问题,钙钛矿的制造就面临很大困难。

现在有很多企业花10亿元投资一条产线,但却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投资风险加大。我认为,钙钛矿作为中试线不应该超过2MW。而现在很多企业的中试线超过100MW,这应该叫做“大试线”。在工艺、技术路线不太明确的情况下,上100MW以上的中试线有很大风险。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多家公司都建好了100MW的产线,但他们一共生产了多少产品?按照晶硅电池的产能利用率来算至少是90MW,但我估计这些企业连9MW的钙钛矿都没有造出来。投了那么多资金,建100MW的中试线,一年时间连10%的产能利用率都没有达到,这是多大的浪费?这也说明技术还不成熟,企业盲目乐观了。

王康鹏:展望更远的未来,会不会在晶硅、钙钛矿之外出现新的颠覆性技术路线?

沈文忠:光伏技术路线主要分四类,最高效率的是砷化镓电池,但成本降不下来,多数在太空场景应用;第二是晶硅电池;第三是传统的薄膜电池,这种电池虽然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市场竞争力不够;第四是新兴技术,包括钙钛矿等。

光伏电池的竞争力,核心是两个指标:一个是效率要高,二是成本要低。目前,只有晶硅和钙钛矿两种技术路线具有竞争力。

硅是地球上储量第二大丰度的元素,占比26.3%,仅次于氧。而钙钛矿中的元素在地球中的占比在1%以下。如果晶硅电池和钙钛矿电池都是同样的效率、同样的成本,从资源储量来看,还是晶硅电池有优势。

我认为,至少50年之内很难找到比晶硅电池更优秀的产品来替代它,未来的主角肯定是晶硅电池。其他技术只有站在晶硅电池的肩膀上,才有发展前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