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一只小鹅是怎样被养肥的

吴晓波:一只小鹅是怎样被养肥的
2020年11月30日 08:1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这只小鹅被养肥,不是一场预谋,也没有所谓的“顶层设计”,它是被需求“倒逼”出来的,然后有一群像老鲍这样的偏执型创业者。

文 / 吴晓波

01

我第一次见到老鲍,是2016年的7月,在洛可可的贾伟那里。那时,我们俩都有点焦头烂额。

我刚刚上线了音频付费节目“每天听见吴晓波”,但是因为技术能力的缺失,学员购买和收听的体验都很糟糕,不但支付接口非常不稳定,甚至连断点续播的功能都无法实现,后台一片抱怨声。

而老鲍更惨。他是两年前离开腾讯出来创业的,做了一款叫“鹅眼”的产品。你输入一个关键词,系统可以通过爬虫技术告诉你,最近它的热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关键词。技术挺酷的,但是不知道谁来埋单。我们见面的时候,老鲍已经把自己的积蓄和贾伟给他的天使投资烧光了。

我随口问老鲍,你在腾讯的技术职称是第几级?他说,T4级。我顿时对他刮目相看了一下。因为写《腾讯传》的缘故,我对这家企业的内部情况还算了解,T4级软件工程师在整个腾讯系统大概只有200人。

于是,我拜托老鲍,你能帮我开发一款音频收听工具吗,需要多少时间?

老鲍说可以,大概要两个月。

他报价50万元,我一口答应。他的圆脸瞬间笑成了一朵向日葵。

02

两个月后,系统开发出来了,果然体验马上改变了。

我对老鲍建议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在做音频知识付费,都碰到了跟我一样的技术难题,你索性改个赛道,把它开放成一个普惠性产品吧。不过,自媒体人都挺穷的,收费肯定不能50万。

走投无路的老鲍想了两天,觉得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鹅眼”被放弃了,公司增资扩股,我成了他的股东。产品要起一个新名字,我想,老鲍是腾讯出来的,做的又是微信系统内的服务产品,就叫小鹅通吧。

新公司成立了,要找客户。我给十点读书的林少打电话,恰巧我也是他的投资人。

林少正为这个事情犯愁。他一开始拒绝了,因为十点刚刚招了十多个人的技术团队打算自己开发。一个多月后,林少反过来找我,说可能跑不通,你说的那个小鹅通还在吗?三个小时后,老鲍就坐上飞机奔到了厦门。

老鲍只收了林少4800元。这后来成了小鹅通的标准版定价。

03

所有的创业都可能是这样的手忙脚乱。后来回想起来挺美好的,而在当时却会让你焦虑到夜不能寐。你自以为了不起的技术都需要形成为一个产品,而产品都需要找到一个应用场景,并且有人为这个需求埋单。

老鲍命好,赶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口。就是从2016年夏天开始,知识付费成为自媒体领域最热闹的一次商业进化实验。而几乎所有的自媒体人都是文科生,像我和林少一样,需要一款工具来支撑。

小鹅通标准版的价格不过几千元,这极大地降低了知识生产者的技术开发门槛。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小鹅通的适时出现,中国的知识付费不会是今天这样的格局。

一根针捅破了天,但是一根针不能支撑为一个局。出身于腾讯的老鲍,秉承了这家企业“小步迭代试错快跑”的产品哲学,在后来的一年多里,一直不断地增加功能模块。

2018年的一天,老鲍突然对我说,最近有很多教育机构开始在用小鹅通了,包括像新东方这样的大型集团,居然有上百个分公司或业务单元,分头购买了小鹅通,用于在线学习和学员管理。

我对老鲍说,你可能要发达了。到2018年,教育机构超过自媒体,占到了小鹅通用户的大半。公司的天花板一下子被掀开了。

04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互联网的创业大多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它建立在用户数量的基础上,通过亿级用户形成流量池和“环境通吃”,这意味着巨额烧钱和零一游戏。

小鹅通从第一天起就没有烧过钱,它代表着中国互联网的2.0创业模式。

就本质而言,小鹅通是一款企业级的SaaS工具,这个领域的市场规模不大,到现在也不过600亿元左右。而且,工具很容易被替代,甚至被大型平台免费化。

不过,小鹅通却杀出了一种新模式。它目前所拥有的200多项核心功能都是被用户“呼唤”出来的,即便是微信这样的系统性平台,都不可能或者没有必要,再去开发一个小鹅通。老鲍现在每周做一场直播,“我不是为了招揽新用户,而是为了发现新的需求。”

另外一个“意外”的事实是,学习和知识输出正成为几乎所有服务型企业获得和粘连用户的、最具效率的一种商业方式。在小鹅通上开通学习服务,一方面“占有”了用户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沉淀了用户的相关信息和关系链。它与微信的无缝对接和跳转,极大地便利了企业应用。因此今天,小鹅通成为了私域流量运营的首选平台之一。

今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在线学习和服务获得一次井喷式的机遇,特别是直播模式的勃兴,让小鹅通成为最受欢迎的SaaS服务工具。它的注册商家店铺突破130万,涉及从教育、金融、制造业到甜品店的各行各业,知识商品1500万个,触达互联网用户6.8亿。小鹅通的员工也从当初的十个人增加到了将近一千人。

这只小鹅被养肥,不是一场预谋,也没有所谓的“顶层设计”,它是被需求“倒逼”出来的。无非有一群像老鲍这样的偏执型创业者,抓住了转瞬即逝的缝隙机会,然后在不断的迭代中,实现了公司和自我的价值。

最近有投资人问老鲍:“小鹅通以后做什么?”老鲍说:“我也不知道,这要问我们的CEO(小鹅通的客户们),我们只负责做好CTO。”

这几年,他讲冷笑话的水平一直在提高。

作者|吴晓波|当值编辑|张文龙

责任编辑|何梦飞| 主编|郑媛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