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僧多粥少”难题待解

多地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僧多粥少”难题待解
2024年05月24日 06:02 用户5182171545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如嘉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网约车市场“僧多粥少”的情况正愈演愈烈。

近日,景德镇济南、鹰潭重庆商丘等多地都发布了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提示相关从业者当地网约车运力已趋于饱和建议不要盲目进入市场。

江西景德镇市交通运输局5月20日发布的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通告显示受网约车及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等因素影响,目前景德镇市区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在15单左右,单车日均运行收入240元左右。综合市区人口数量、群众出行需求、公交发展水平以及现有出租汽车里程利用率等因素,市区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部分网约车平台因订单少导致车辆闲置

而据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统计测算,受网约车及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快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重庆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更表示,该市中心城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力已远超实际需求

许多网约车平台也因日均单量低、接入车辆少,经营难以为继。据莆田市交通运输局消息截至今年4月30日,该市依法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平台公司16家,在营14家其中有10家日均单量小于1000单。商丘市区共有网约车经营许可企业19家其中8家没有开展经营,接入50辆车以下的10家

从司机收入来看,这些城市公布的单车日均运行收入仅在200多元。据莆田市交通运输局测算,单车日均单量及日均营收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目前网约车日均订单量为10万到12万单,网约车全职驾驶员平均每月休息4日,每小时平均收入30元到40元,扣除成本后,月均收入约4000元至8000元。

鹰潭市交通运输局表示第一季度, 全市网约车40%的订单收入在10元到20元内市场订单总量、单车日均订单变化不大,收入难以达到从业人员预期

我从2017年就开始跑网约车,算是最早的一批。网约车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现在跟当年没法比,但还有人在不断入坑。”山东的网约车司机吴先生告诉界面新闻,他现在每天跑10个小时的车,还有2小时充电时间,但时薪仅有30元,相比2017年少了四成。按一个月休息4天来算,工资为7800元。

据他回忆,收入大幅下降是从2017年下半年的网约车热潮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进入市场,司机的收入却越来越低。而到了疫情之后,很多人短期内没有合适工作,选择开网约车过渡,司机变得更多了,逐渐出现了接不到单的情况。

吴先生是使用自己购买的车辆跑网约车,如果是租车,在他的城市月租金在3000元到4000元。若再扣去油钱等费用,司机每个月的纯收入最多只有2000元到4000元。他认为,目前在二三线城市,除非使用的是已经还完贷款的自有私家车,否则跑网约车是没办法赚钱的。

天津的网约车司机李先生同样每天开10小时车起步。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开了4年的网约车,收入一年比一年低。

据他所述,过去几年网约车平台多次下调单价,以前1公里单价2元多,现在1.8元。平台还推出了特惠车、拼车等类别,单价在1公里1.5元以下,最低到1.2元。但是因为现在快车的单量少,如果不接特惠车可能会接不到单,所以单价更加变相降低了,而平台抽成不变,只有司机的收入降低。又由于现在新的聚合运营模式,如果平台将该订单转卖到另一平台,两家平台都会抽取司机佣金,司机该订单获得的收入还会降低。

武汉的胡先生则提到,由于单量和收入达不到预期,而每天驾驶10小时以上需要司机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对身体健康也会有相应损伤。他在尝试了两个月网约车之后,还是选择了退出。

因劳动时间长,收入却不达预期,司机与乘客之间的矛盾也有所加剧。

王女士年初在南昌机场通过平台打到一辆网约车,但是该司机却劝说王女士取消订单,并让她上另一位司机的车,直接转账付款。该司机解释,因为当地网约车司机收入显著降低,为了绕开平台抽成,多位司机联合采取这种方式来跑单。对于这种情况,平台很难起到监管作用,也极易导致用户的不安全感。

尽管挣钱少了,但想做网约车司机的人数仍在增加。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89.1万本截至2023年12月,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57.2万本首次突破650万人,2023年1新增148.2万人。

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65亿。截至2023年12月,这一数字为5.28亿人

从2020年到2023年,网约车司机增加了127.33%,但用户规模仅增加了44.66%,远远跟不上司机的增速。

实际上,去年就已有包括三亚、上海、珠海、遂宁等城市先后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提醒大众该市网约车数量已经饱和,行业景气情况逼近警戒红线。其中,三亚和上海因此决定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相关业务

尽管有预警,但目前来看,网约车平台和司机的注册量还在不断上升。要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有待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和网约车平台共同找到解决之法。

“网约车行业在前几年,尤其是疫情后,承载了一定帮助社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但是其承载力有限。”有网约车平台资深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他认为网约车和出租车一样,是由当地交通运输局核发牌照,也应该由其控制数量,政府要加强对网约车数量的调控,以及对于合规化的监管。

而从平台来说,上述从业者建议,首先不应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卷入低价竞争,而是做到品质化发展和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这样既可以为司机争取到更大的收入空间,也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出行体验。

此外,平台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去保障司机的收入,除了要将抽成维持在政府要求的比例范围内,还应该探索网约车司机这种新形态灵活就业人群的劳动保障,提供司机关怀和司机福利。

界面新闻也向几家主流网约车平台寻求置评,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