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平台作恶,再卷下去,受伤的是所有人!

放纵平台作恶,再卷下去,受伤的是所有人!
2024年08月19日 17:59 木蹊

前段时间,我写了个关于中国新首fu的文章。

后来被某公司给恶意公关掉了。

但对于平台经济,有些话我不得不说。

现在的一些电商平台,已经走向了越来越魔幻的地步。

他们可以通过算法,能够精准算出商家的利润,然后利用人性的恶,挟用户量以倒逼商家,把利润降低,甚至倒贴罚款,搞得商家都没有钱赚。

本来好好的小老板,要么去跑滴滴,要么去跑快递,要么当外卖员,从而成为依附平台的一份子,沦为牛马。

当然一部分人是不甘的,但为了生存,只有想办法去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真假混卖。

陷入内卷和恶性竞价的循环。

据我一个做电商10多年的朋友透露,现在某个大平台,卖的不是智商税,就是假货,尤其实在食品领域,问题非常严重。

消费者和商家双输,但平台高管却是盆满钵满,隔段时间就推出什么新玩法,不停收割市场的蔬菜。

另一边,平台的附庸(跑腿、外卖、司机),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但收入却越来越少。

当大多数人都没有钱赚,那消费和产业升级又从何谈起呢?

对于直播带货,我也有相当的成见。

且不说对互联网内容的价值生态、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冲击。

单论商业模式而言,也是不健康的。

首先,人都有审美疲劳,一般大主播的生命周期也就3年左右。

所以你看所谓的头部主播,基本都是轮换模式。

站在平台的角度考虑,老主播并不能带给平台新流量,所以他们要一直扶持新人。

其次,每当一个头部主播崛起,就意味着品牌方的妥协和广告集中投放。

一方面,主播基于影响力,一定会拼命压价,从而导致品牌方的其他渠道商没有钱赚。

另一方面,品牌方也没有多少钱赚,甚至要承担带货失败的风险和堆积如山的退货。

再次,品牌方的广告预算大头也都给主播去了,行业利润过于集中,头部主播一年几个亿不是问题。

所以近两年的一个趋势是,不少品牌方自己下场做主播了,不想再投所谓的大主播。

前几天就有新闻说,杭州滨江的主播聚集地,写字楼租金一跌再跌。

总之,几年下来,品牌厂家也觉醒了,与其主动被主播收割,不如“躺平”算了,越折腾越亏,搞不好还把品牌调性给拉低了,何必呢?

上个月,高层还专门召开会议,特别提出:

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措施?

这和当前的商业现实是密切相关的。

国家鼓励产业升级,走高附加值之路,但现在一些平台却变相地鼓励低价,鼓励抄袭、模仿,扼杀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这不仅打了“中国智造”的脸。也让很多人陷入了低价竞争的循环中。

同时低价之下,公司为了生存,只能通过裁员,克扣工资的方式上去“找补”,也不利于就业。

之前的上海咖啡店员泼咖啡事件,就是员工内卷无奈的一种爆发。

还有最近徐峥导演的《逆行人生》,剧情也是非常写实:

平台算法之下,45岁的同济大学高材生被优化,从中产高管一下沦落成外卖员。

在大公司,主角把人逼到为了节省上厕所的时间,穿尿不湿,把自己则逼到熬夜熬出了糖尿病。

在外卖系统,他目睹同行不断压缩着送货的时间,不断提升着送货的强度,但收入却越来越低。

这是不是就是内卷时代的我们?

所谓的大数据在平台手里,不过是让人变成兵马俑的流水线。

在国家提倡向上卷的时候,一些商业资本裹挟商家带着中国制造向下卷,从而自己独自获利。

功过在当下,利弊在长远。

有些资本比司马南提到的买办资本更恶。

有些模式,是在给中国经济埋雷!

-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