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点
编|园长 陈梅希
2024年,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说,是异常热闹的一年。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路演上,元宇宙项目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AI短剧、AI网球训练、AI教育……AI+一切。大厂也在AI战场厮杀,砸下重金,投入资源,招兵买马——对在校生来说,大模型方向成为“显学”,取代推荐算法,成为就业市场的头一号金字招牌。
但AI尚在投入期,回到赚钱这件事上,互联网大厂的主动脉,还是那些成熟业务。“财报季”到来,互联网大厂在近期集中发布了自己的季度和年度业绩。我们也得以从中一瞥,那些互联网大厂们过去一年都干得怎么样,有没有真的挣到钱,靠什么挣到了钱。
首先是这些大厂在过去的 2024 年里,实打实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细分到各个业务领域里,这些成熟的互联网大厂在2024年几乎都有同样的选择:努力让自己的长板更长,再把希望寄托到创新业务里;靠能挣钱的业务多挣钱,再用钱(比过去更谨慎地)去买新时代的门票。
游戏
腾讯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游戏一哥”,2024 年游戏业务收入 1977 亿元,同比增长 10%。常青游戏组合(指日活超过 500 万的手游或超过 200 万的 PC 游戏、且年流水超过 40 亿元)从 2023 年的 12 个扩展到 2024 年的 14 个。
其中,腾讯国内游戏收入 1397 亿元,同比增长 10%。主要得益于《无畏契约》、《火影忍者》、《金铲铲之战》及《英雄联盟手游》的收入增长,以及《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与《三角洲行动》的新收入贡献。
另一位在游戏领域进步颇大的玩家是 B 站。B 站的游戏收入虽然仅为 56 亿元,但同比增幅达到40%,主要得益于独家授权的热门策略游戏《三国:谋定天下》的强劲表现。
2024 年第四季度,B 站游戏收入同比增幅达到 79%,带动第四季度营业额同比增加22%,帮助 B 站实现了首个公认会计准则下的季度盈利。
视频
先来看长视频,三大长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基本都是会员+广告。
腾讯视频公布其会员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3%,订阅用户数达到 1.13 亿;优酷归属的阿里大文娱集团在 Q4 季度收入为 54.38 亿元,同比增长 8%,主要是优酷广告收入增长所带动。
不同于其他三家,B 站的商业化模式相对多元,包括会员、广告、直播带货等,以及 2024 年大力推动的“粉丝充电”计划。该计划允许付费用户订阅创作者的独家高质量视频,在过去一年吸引了超过 800 万参与者。这一年 B 站大力推进创作者的收益提升,创作者总收入增长了近 500%,有近 310 万创作者在平台上获得了收入。
B 站的用户粘性也相对较高。截至 2024 年底,官方会员数量增长 12%,达到 2.58 亿,12 个月留存率持续保持在 80% 左右。
在用户活跃度上,中、短视频平台表现较好。第四季度,B 站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 99 分钟,同比增长4%;短视频平台快手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了 125.6 分钟,同比增长 5.8%。同时,快手在本季度的日活、月活用户同比增长均为 5%,为电商、直播、广告等商业化路径打下了一定的用户基础。
腾讯也公布了视频号相关信息。2024年,通过视频账号创造收入的创作者数量同比翻倍,且视频账号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
电商
以 2024 年 9-12 月数据来看,阿里淘天集团(包含淘宝、天猫、闲鱼、1688等)营收为 1361 亿元,同比增加 5%;加上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电商总营收为 1739 亿元。该季度淘天的 88VIP 核心用户群体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达到4900万;另一方面,淘天集团也通过“全站推”吸引了许多中小商户,客户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9%。
京东零售在该季度收入达到 3071 亿元,同比增长 14.7%,带动京东集团业务季度增速重回双位数。主要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推动,京东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收入同比增长 15.8%,达到 1741.5 亿元,超过零售收入的一半。
拼多多在该季度的营收达到 1101 亿元,同比增速为 24%。虽然营收连续多个季度下滑放缓,但拼多多在利润方面表现突出。2024 年度经营利润突破千亿大关,达到 1084 亿元,同比增长 85%。
有媒体报道称,拼多多计划投入千亿人民币,主要用于扶持中小商家,这一金额几乎等于2024年的全年利润。无论数据表现还是平台动作,都说明拼多多已经从“疯狂扩张”转向“精耕细作”阶段,以提升运营效率和优化平台生态为主要目标。
智能硬件
没错,这个版块里能打的只有小米。
小米在 2024 年继续发力“人·车·家”战略。“人”主要指手机业务,小米手机向高端化进一步冲击,在中国大陆 4000-5000 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中,市占率排名第一,达到24.3%;在 5000-6000 价位段的市占率也接近10%。智能手机业务全年收入 1918 亿元,同比增长 23%。
“车”是小米在未来数年里的重头戏。2024 年智能电动车等创新业务收入 328 亿元,占整体营收的 9%。电动汽车全年交付量为 13.7 万台,创造新车企十万台最快下线纪录。2025 年 2 月,小米发布 SU7 Ultra,3 天锁单订单超过 1 万辆,提前完成全年销售任务。
“家”指的是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全年收入 1041 亿元,同比增长 30%。智能大家电出货量同比增长 47.4%,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小米平板电脑在全球的出货量也同比增加了 73%,在全球排名第五。
可以看到,2024 年是小米“全面开花”的一年。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