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热力集团供热调度大厅超大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热源采集、传输、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信息。这些数据汇集在调度平台上,为供热运行保障提供依据。
今年,北京热力精细化管理再添新翼,新搭建的“一网通览”数据平台于今年供热季首次投用。平台全面接入了北京热力生产经营管理数据,实现了一网整合数据、一屏能观全局,以数据力量辅助供热运行作业。
“去年8月,我们着手搭建‘一网通览’数据平台。依据我们分公司—服务中心—热力站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以GIS地图为基础,将北京热力集团内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数据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高效、协同的信息流,构建了生产运营管理一张图。”北京热力科技信息部业务经理孙思维介绍,经过一年的建设,平台已于今年上线。如今,平台汇集了55亿多条数据,创新构建了智慧供热、能耗管理、室温监控、客户服务等8个统计模块,实现了442项指标的可视化展示。
“建设至今,‘一网统览’如同一个超大型数据库,实现数据的一屏展示、融合共享、辅助决策的同时,也助力各部门互联互通、协同作战。基于这种数据化管理模式,过往很多依靠经验的人工作业实现了智能化升级。”孙思维说。
打开一网统览数据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图标,分别代表热力热源、管网、热力站以及热力井室等。据悉,全市的热力管网、热力站、热力井室已全部载入平台,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运行数据。
以最小监测单元热力井室为例,只需轻轻一点,当前井口温度、井底温度、液位等数据全部呈现在眼前。“这些数据都来自我们感知体系监测系统。”孙思维介绍。城市热网是北京市城市集中供热的“生命线”,热力井室都是其中的关键节点。北京热力通过安装无线测温设备,采集井室温度及积水水位等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接入“一网通览”平台,工作人员即可远程掌握热力井室实时运行状态,以及是否有泄漏风险。
传统方式下,热力井室隐患排查都是依靠人工巡检。一旦区域有泄漏发生,往往需要依靠人工经验,根据管网走向、分布,逐一排查,存在效率较低的情况。现在有了这套感知体系,所有数据都汇集到一网统览的平台上,一旦数据超出设定阈值,就会自动报警,并及时推送到巡检一线。
截至11月18日,感知体系监测系统已经覆盖了2330个热力站,7900个热力井室,包括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多个区域。目前,安装工作仍在继续,未来将实现北京市域管网监测全覆盖。
“从安装至今,我们也在逐步调整阈值范围,根据每个井室的情况,量身定制,提高平台预警的准确率。”孙思维说。
除了数据汇总、动态监测,一网统览平台相当于数字化档案,形成热力管网一张图,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集成在同一平台上统一管理。
“平台自今年年初上线以来,各系统运行平稳,北京热力在运行中不断完善、持续丰富数据,结合各业务科室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了实践场景拓展。目前已经实现了数字信息获取、生产要素集成,让城市热网运行更安全,治理也更便捷。下一步通过收集和分析运行数据,实现供热管理更加智能化。”孙思维介绍。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