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召开,凭借在供应链金融、支付结算、财资管理和跨境金融等领域的前沿探索和创新,平安银行在“21世纪亚洲金融竞争力评选”中脱颖而出,蝉联“年度产品创新银行奖”。
平安银行蝉联“年度产品创新银行奖”
21世纪亚洲金融竞争力评选是《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内地、香港和美国权威研究机构,根据银行业评选指标,并通过模型分析,精心设计、撰写的中英文分析报告,在业内极具含金量和影响力。
此次获奖标志着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又一次获得业界和权威机构的认可。平安银行作为国内业内最早提出并践行供应链金融的银行,始终以专业的态度细致打磨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依托集团综合金融资源与实力,以科技赋能金融,金融服务产业生态,为核心企业上下游提供线上融资、财资管理、智慧经营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2019年,平安银行升级打造了“平安好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区别于应收、预付和存货的传统融资服务模式,“平安好链”以客户为中心,将现金管理、支付结算、授信等组件化服务嵌入业务场景,定制输出产融解决方案;通过开放互联链接集团子公司和外部机构,满足产业生态圈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千人千面”的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助推产业生态格局重塑与升级。
“科技+服务+场景”新模式重构服务优势
在工业4.0、供应链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下,服务场景化、客制化的诉求日益增强,依靠单一的服务能力来服务企业变得捉襟见肘,市场需要同时具备各项核心能力的服务提供方。基于新时期的需求,“平安好链”以“科技+服务+场景”新模式重构服务能力,保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领先优势。
“平安好链”以“客户+场景”为基础来展开服务。平安银行拥有二十年对实体产业供应链的服务经验,能切实把脉产业链企业的真实需求。不同于应收、预付和存货的传统服务模式,“平安好链”采取“微服务”、“组件化”设计。在“好链”平台上,现金管理、支付结算、授信融资等都是一个个微服务模块,根据产业链各个业务场景需求,灵活地进行组件化定制,最终输出智能的、定制化的、企业最想要的产融解决方案。
“平安好链”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好链”平台通过链接平安集团子公司,集成第三方的增值服务和数据,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行业定制服务+第三方服务”三大服务集群,满足产业生态的多样化需求。例如针对基建行业,银行提供融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等基础服务,集团子公司提供智慧城科、保险、租赁等行业定制服务,外部机构提供担保、交易鉴证、发票验证等增值服务,都通过“好链”平台共同赋能到产业链服务上。
“平安好链”以科技赋能产业生态。“好链”平台采用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手段,实现资产穿透式管理,通过对供应链服务模式智能化、数字化设计,形成可信的交易型数据化资产,提升交易效率,建立各交易方互信互利的产业生态圈。平安拥全球领先的科技优势,这些最领先的技术也将逐步应用于“平安好链”的建设中。也正是基于领先的科技技术,“平安好链”的数据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得到了金融同业和企业各参与方的共同认可。
“科技+服务+场景”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不仅是“平安好链”的核心优势,也是平安供应链金融未来孜孜以求的创新探索方向。
打造开放、智能、数字化的供应链生态圈
“平安好链”致力于打造成为开放的、智能化、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以开放互联的经营理念,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长尾端的小微客户提供专业化、智能化、客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构建良性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圈。
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贸易金融中心产品总监武皓月介绍,“平安好链”是一个生态的、开放的供应链,既是由各个行业个性化的服务工具组成,也综合了多种金融产品,平安银行会针对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方,共同服务、交叉赋能。除了传统贸易融资外,支付结算、投融资、保险安全、增值服务等需求,都可以通过交叉赋能实现。平安银行一直坚信,只有供应链服务做好了,才能沿着供应链接纳更多的中小微客户,把服务实体经济落到实处。
为此,“平安好链”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秉承开放互联和产业生态思维,集成更多的增值服务和数据,不断夯实平台的服务能力,使服务线上化、操作便捷化、进度可视化;继续保持科技领先的技术应用,利用科技技术把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等数据,进行汇集以支持线上化和智能化。同时,“平安好链”也关注不同行业的产业链构成、交易模式、商业习惯等。未来,核心企业的资产全貌、链属企业的交易变动等数据都将在平台里一一呈现。通过挖掘和输出产业数据,以大数据支撑产业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智慧经营。
平安银行深耕供应链金融20余载,未来将充分利用多年行业积累,结合平安集团科技与资源优势,将“平安好链”打造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第一品牌,做更懂产业的供应链金融顾问。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