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H800可供货

英伟达H800可供货
2023年03月28日 09:14 万大叔_

近日,英伟达在GTC发布了特供版的H800,这是其旗舰芯片H100的替代版,那么通过“阉割”掉部分性能,这款H800可以合法出口到中国。

美国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客户出售其两款最先进的芯片,即A100和更先进的H100,其背后的目的是减缓中国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

随后,英伟达发布了A800,同样也是一款阉割芯片,那么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就是A800,他与A100的主要差距就是在互联速度上,相差了200GB。

在对大量数据进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时,传输速度是相当重要的指标,因此美国要求必须将芯片的传输速率控制在600GB以内。

那么新款H800也是一样的处理方式,将芯片到芯片的数据传输速率降低到旗舰H100速率的一半,而较慢的传输速率也意味着,使用这款芯片就需要花费更多的训练时间。

目前,H800正在被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国内大厂的云计算部门使用。对此,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表示:“许多年轻的初创公司正在构建大型语言模型,许多公司正投身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他们可以期待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借助英伟达人工智能而拥有出色的云计算能力。”

这句话也算是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意味着英伟达的GPU还可以继续向中国供货,能够满足一定的发展需求,虽然是阉割版,但总比没有强。

当然,面对这样的局面,还需要国产GPU能够早日起来,达到先进水平,完成更好的替代。

那么在众多的国产GPU企业里,有一个叫寒武纪,在去年12月底,它也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通过这个举动,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家企业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否则也不会遭到美国的针对。当然,也有一些敏感因素,这里不方便展开,大家应该能懂。

寒武纪的思元系列支持transformer模型,采用自研AI指令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化应用。其中,思元270为16nm,思元290与370是7nm,是国内比较稀缺的AI训练与推理卡。

通过与英伟达同类产品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寒武纪370-X8已经具备了非常不错的算力,但是在显存带宽和互联速度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整体性能方面,只能达到A100三分之一,A800二分之一左右的性能,当然已经可以满足一定的算力需求了。

那么在这一轮的实体清单中,有36家中国企业,其中包含了21家人工智能芯片企业,他们被列入“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名单,限制禁止进口非美国公司包含美国技术的产品。这意味着,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将无法再从美国获得半导体相关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可见,美国针对我国的人工智能行业的封锁和限制,正在愈演愈烈。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国产GPU厂商,跟寒武纪一样,被列入制裁清单,该怎么办?其实这种情况跟华为差不多,例如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已经无法找到代工厂生产。

通过华为的遭遇,实际上我们可以想到几个所谓的应对方法,例如:

1、申请许可

这种途径能够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此前华为在美国也有大量的合作伙伴,通信设备渗透的也很广,甚至可以说,美国的部分通信网络依靠华为设备,但即便是这种情况下,都未能获得许可。所以,按照以往的经验,通过申请许可的方式解除限制,基本是不可能的。

2、大量备货

在禁令生效之前,有一定的缓冲期,可以由代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大量备货,华为就是这么干的,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用有限的芯片,无限期的延续华为手机的生命,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但是华为家大业大,有实力大量备货,而且是消费端芯片,根本不愁卖,甚至是物以稀为贵,越少卖的越好。

而寒武纪的情况就不同了,是AI芯片,而且在性能上,又不及最先进的英伟达,所以如果大量囤货,会严重影响现金流,导致巨大的压力。所以如果完全效仿华为,是不太现实的。

3、卖给第三方

这其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案,由另一家公司购买相关的技术,做一些升级优化后,在由代工厂生产,这样可以绕过美国的限制。但问题是,谁能买,并且芯片的研发、流片、生产都是需要一个过程,还要继续投入,所以如果不能保证订单量,又如何能迈出这一步呢?

最后一个是等待纯国产的产线。

寒武纪370系列是7nm,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只能做到28nm左右,14nm需要使用DUV光刻机,其中包含了美国技术和设备,所以即便是中芯国际可以做到7nm工艺,也无法给寒武纪这样处于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生产芯片。

那么最近两年备受大家关注的国产DUV光刻机到底如何,虽然现在没有明确的消息,但应该是快了,今年或者明年估计会有好消息,只不过到底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准,但既然已经处于限制了,那就等吧,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然,不能干坐着等,还是需要继续研发的,就像海思那样。头一段时间网传的麒麟KC10芯片,其性能已经达到主流,只要能代工生产,立马可以上市。

所以综合的来看,如果遇到无法代工的问题,其实可先考虑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尽量多备一点货,保持一定的运转,让企业先活下去,然后持续研发,然后等待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突破。当然了,想要达到5nm工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一两年就能搞得定的,但是14nm、7nm应该就快了,再坚持坚持。

不过还需要注意到是,芯片最终完成生产,可不仅仅是代工厂一个环节,其中还包括芯片IP、EDA工具、晶圆、相关电子元器件以及封测服务等等都需要向供应商采购,如果这些环节中涉及到了美国产品或者美国技术,也是不行的。可见,短期内想要找到完成的替代方案,还是比较难的。

不过我相信,寒武纪也好,其他实体清单上的企业也罢,应该都能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也一定会有对应的方案,虽然很被动,但也会积极的面对。

另外,除了寒武纪,在国产GPU领域,还有众多优秀的GPU企业,已经推出了多款优秀的GPU芯片,能够满足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AI计算需求和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自动驾驶等各个领域的需求,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

稍后,我会单独出视频,给大家讲讲国产GPU的话题,欢迎到时候来听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