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加持,去建筑工地将成未来就业新风尚?

智能建造加持,去建筑工地将成未来就业新风尚?
2022年09月29日 15:17 尺度商业官方微博

今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包括应届毕业生在内的年轻人的就业情况深受关注,成为热议话题。

网络上有一些段子:有人脉的,去卖保险;没人脉、有经济基础的,去开滴滴;两者都没有的,就去送外卖。

段子归段子,背后其实反映出年轻人就业选择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有媒体注意到,除了保险、网约车、外卖,捏脸师、玩偶医生、整理收纳师、宠物殡葬师、密室设计师、陪诊师、酒店试睡员、哄睡师、游戏陪练师等各种新兴职业层出不穷,得到了年轻人的悦纳。

事实上,不只是新兴职业,一些看上去比较传统的行业,在更新、重塑后焕然一新,或许也有吸引年轻人的“底气”。

最典型的案例,当属建筑业。在一般印象中,从事建筑业尤其是与建造现场相关的工作,大多时候意味着“累”、“脏”,但是,如果用科技创新来更新、重塑建筑业,打造智能建造,不仅是现场施工,还使整个行业更环保、更安全、更高效,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有可能会跃升。

之所以能吸引年轻人,是因为智能建造不只和“累”、“脏”等传统印象截然不同,还反映出一个行业的科技含量、代表着一个行业的未来,这显然就是一件相当有价值感、获得感的事情。

顺着这一“前景”来说,或许,随着智能建造的发展,和进国企、开滴滴、卖保险、送外卖、从事捏脸师等新兴职业一样,年轻人去建筑工地,也被广为接受,乃至成为某种风尚。

当然,智能建造能不能拥有较高的“吸引力指数”,关键在于“智能”是否能全面落地,能不能实现建筑全周期、系统化的落地。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全球一些龙头企业早已展开探索,建筑机器人即是探索的重点之一。不过,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建筑机器人方面取得了部分成绩,但也没有实现建筑全周期、系统化应用,还是以单点研发和小批量试用为主。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哪家企业最有可能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建筑机器人的全周期、系统化应用?碧桂园的探索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8年,碧桂园就率先布局高科技智慧建造新赛道,明确将“高科技综合性企业”作为集团新定位。同一年,碧桂园旗下博智林公司成立,如今,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多达50款,截至2022年5月底,已有23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1000万平米,并在汕头金平等项目成功进行了多机联动施工的实际应用。

如果说博智林更多聚焦于建筑机器人、智能工程设备等的研发,那么,碧桂园科技建筑集团,便是加速将相关建筑机器人设备、机器人施工系统和智慧建造体系“落地”。

据了解,碧桂园成立科技建筑集团,是要深度聚焦科技建造方式,推动建筑机器人施工技术应用,通过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实现“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贯通,进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科技建造服务。由此看来,碧桂园不只是凭借科技创新为传统的建筑行业赋能,更是在利用建筑机器人和科技建造体系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当这场行业变革逐渐照进现实,原本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建筑业自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

以科技重塑劳动力生态,多元人才涌入

发展智能建造,从表面看是传统建筑行业无法吸引年轻人,往深层次看,则是劳动力问题的催逼。

在传统建筑行业,劳动力问题越发严峻:一方面,建筑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凸显。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较2019年提高0.6岁,达40.8岁;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超24%。

因老龄化附带安全隐患等问题,全国多个地区相继发文对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进行规范限制,男60周岁、女55周岁成为建筑施工用工年龄“红线”。

但是,另一方面,传统建筑业又因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等因素,难以吸引年轻人,吸引科技人员更是难上加难。正因如此,建筑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屡见不鲜。

面对传统建筑业劳动力“症结”,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大力鼓励和推广装配式建筑、BIM应用、智慧工地和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相关技术。

今年1月,住建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指出要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推广绿色建造方式等。

国家力推智能建造,是因为智能建造确实能为行业焕新赋能。以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碧桂园·星禧项目为例,媒体走访调研发现,因为建筑清扫机器人运用了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防撞条等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使其在复杂路况下也能安全作业。相较于人工清扫,建筑清扫机器人的作业效率提升了三倍之多,且清扫效果更为优异。

同样在碧桂园·星禧项目,室内喷涂机器人不仅可以完成墙面底漆、面漆的全自动喷涂,飘窗、横梁、天花板、石膏线等位置的喷涂也完全拿下,而测量机器人不出2分钟,就能完成数据采集,AI算法的加持能让它将测量精度控制在±1毫米内,并同步生成各种报表传送至数字平台。

不仅是装修阶段,在更早期的混凝土施工中,建筑机器人同样大有作为。据前述项目的项目经理表示:“通过应用智能随动式布料机、地面整平机器人、地面抹平机器人和地库抹光机器人,效率更高了,而且安全性也提高了不少。”

运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建造体系,使建筑业更高效、更安全。与此同时,劳动力生态也得到更新、重塑。

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共享技术、BIM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单机设备施工、多机协作调度施工系统等方面,更多的科研力量和高层次人才开始与建筑业产生“化学反应”。

比如,成立四年以来,博智林以综合科研优势和研发资源为“土壤”,推进多元人才孵化生态,提供集研发试验、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多样化科研交流机会。此外,还联合打造创新合作,如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埃森哲工业X.0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开展清华大学—博智林机器人联合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等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从2019年开始,碧桂园、清华大学以及一批职业院校共26家校企联手搭建产教联盟,聚焦企业技术创新,培养智能建造及关联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都说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在传统建筑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才及人才体系的培育至关重要,而碧桂园和旗下博智林的努力,正是通过产教融合来提升建筑业劳动力生态的科技“含金量”,依靠技术创新来获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可以预见,在碧桂园科技建筑集团的引领示范下,建筑业的工作环境或许将不再是传统的“累”、“脏”,转而成为更富有科技含量的工种。这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其间,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作贡献。

至此,多元人才、建筑机器人及智慧建造相关体系、全产业链优势,深度链接,融合发展,形成正向循环,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相得益彰。

可以说,这是建筑业的全新面目,亦是房地产行业应对新周期的一大利器,碧桂园成立科技建筑集团,又为这一切按下“加速键”,必将为企业自身、为整个行业赢得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已来,建筑业正在焕新,“吸引力指数”将大大提升。

“科技”融入“建筑”,碧桂园科技建筑集团躬身入局

正如上文所说,未来的智能建造之所以能吸引年轻人,就在于科技创新被重新注入了传统建筑业,其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混泥土。与此同时,智能建造推动人才“吸引力指数”提升,也是行业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的岁月,那时他带着“北滘区建筑工程队”进入地产行业,而如今,科技建筑集团成为杨国强延续初心的出发基点。

30年前,杨国强作为第一代农民工,从“北滘区建筑工程队”出发,在地产行业深耕,而碧桂园总裁莫斌也曾在中建工作21年。无论是创始人杨国强还是总裁莫斌,都在和建筑打交道。他们深知里面的痛点,比如,如何能让工人更安全?如何让产品质量更有保证,让施工更有效率?

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企业初心,也体现了头部房企的使命和担当。

前述建筑机器人业务,即是碧桂园探索的一大着力点。博智林从2018年成立以来,经过四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涉及主体结构、二次结构、装修、机电安装等施工环节,基本覆盖了建筑全周期。

据外部披露,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实现了多个方面的突破,包括完成机器人参与建设示范区、建立机器人调度中心、实施修整类机器人多机联合施工模式,“机器人建房子”已经成为业界新气象。

博智林建筑机器人之所以能为行业带来新气象,其背后是智能建造技术的强力支撑。

具体而言,在硬件研发方面,博智林研发出数十款应用于地坪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筑工艺、油漆及墙纸施工、建筑清扫、室内外喷涂等场景的建筑机器人;伺服电机、驱动器、视觉传感器、导航融合模块等30款零部件也已实现量产,并应用于建筑机器人施工,而在软件研发方面,博智林已经实现从机器人实时操作系统到施工仿真系统再到机器人调度系统的全自主开发。

这些硬核产品和相关技术,来自于一项又一项或领先业界或填补建筑机器人领域空白的专利。截至2022年3月,博智林已经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474项,获授权1869项;相关研发产品相继斩获中国专利奖、IF设计奖、红点奖、IDEA奖、红星奖、金芦苇奖等众多奖项。

在项目操作和实战中,这些技术专利均已融入“建筑”,传统建造得以升级成智能建造。不过,这里容易产生的一个“误解”是,似乎引进了博智林研发、生产的建筑机器人,就能实现智能建造,但其实,设备租售只能作为一个环节,实际应用中需要依靠技术+设备+应用场景+团队+调度系统+集成应用平台,整体化、高效协同,且持续迭代更新完善,才能实现智能建造长远、有效、高质量的发展。在客观需求下,成立科技建筑集团的思路渐渐清晰。

建立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打通建筑产业生态链,实现业务高效协同;建立全周期业务数据体系,实现各方数据统一管理,提供全周期业务数字化赋能;建立一体化平台,实现全产业链业务管理协同。

进一步来说,这套整体解决方案,既能应用于碧桂园业务,也能向外广泛赋能,全面降本增效、提升施工安全及质量、保障工人健康、减少污染,这为中国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显而易见,将科技创新融入建筑行业,碧桂园趟出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而在碧桂园引领下,更多企业参与其中,行业发展动力将更为强劲,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将更大。在碧桂园智能建造整体解决方案中,多元人才都有用武之地,二者相互促进,培育、催生新的发展势能。可以说,这将是人才、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多方长期共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