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成都参加了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的第41届体博会,从营销的角度聊一聊这次参会的感受。
这次体博会官方披露的展商数据是1800家,14个场馆满满当当,按照专业分类了健身展区、综合健身展区、体育消费级服务展区、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运动嘉年华等几大分类。展位很多,特装展位更多,从现场特装的气势上来看,中国体育事业太有发展前景了,感觉参展的企业都不缺钱啊。
比如卖泳池的参展商,就在现场搭建了一个可以供人游泳的大泳池,那么“放水、排水”这个从小学就开始困扰我的数学题,让我在展会现场盘算了好一阵子;而卖球类器械的,现场直接搭起篮球场,半场1V1进行单挑比赛……
按细分行业来说,参展体博会的大多数企业也算是制造企业。但是在跟这个行业的参展商们沟通时,相比我们认知中大多数制造企业,体育行业的人更热情,并且还会积极的推荐或者引荐给对应业务的负责人(难道是因为运动的人都热血?)。如果一个两个企业是这样,我们可以将其认为是企业文化和品牌教养,但是行业的大多数人就会形成整个行业的风貌。后来我分析,可能是因为虽然同为制造业,但是本质上来说,体育相关企业从事的是跟服务业相关的生意,服务意识、营销的意识更优的原因。
从现场参展的企业信息来看,也能总结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比如,体博会现场企业出现区域集中扎堆的现象。像北方(秦岭-淮河分界线)参展的企业,河北、山东(宁津县)地区的参展企业就非常多,并且主要以工厂、制造、生产为主;南方则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主要也是以生产、工厂等为主,而像做数字化、智慧体育等相关的企业,则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反而像成都当地的参展企业遇到的并不多。这里也要佩服成都的会展相关主管部门,他们是怎样说动了体博会主办的相关领导,把这么重要的展会放在成都主办的,的确很牛啊。
在我们的认知中,外国人对于健身很有热情,这次展会同样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参与,像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的观众。并且主办似乎有意将进口品牌的展商集中在一个展区,以方便参展观众了解。在现场收集商业信息。我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一个外国女参观者,大概率为穆斯林(别问我为什么),在收集资料时,不要资料只要名片,并且把在展台上的名片用订书机订在笔记本上,按照企业分类一页展示,这样人家就需要带上笔记本就好了,我看到自己手上拎的大包小包企业资料,瞬间觉得自己是个不会逛展的业余选手。
另外体育健身产业也分梯队,在跟一个山东临沂做泳池的参展商聊天,问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哪里,对方说主要销往南方的城乡结合部及东韩国南亚等地方。见我满脸问号,对方进一步解释,泳池得有地方,只有南方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具备有空间、有钱、追求性价比等特征,我一想也对啊,的确是这样;然后东南亚和韩国用户很会算账,大牌的太贵,并且他们这东西售后服务简单,出了点问题,发个视频过去,客户自己都能搞定。所谓存在即合理,从这个公司身上,我看到了做企业的不易,更是对当前环境下,企业生存能力的尊重。
前几日,新华社报道2022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产出14259亿元,是一个过万亿的大市场,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国内目前还没有哪一家体育制造企业能独挑大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家都有获取更多市场的机会。同时,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的确是有原因的,随便拉出一个产业都是过万亿的产值,这要超过世界上不少国家全年的GDP。因此,体育相关产业虽然面临国内内卷、产业同质化、出口、技术升级、企业营销等层面的问题,但仍有很大的空间和发展机会,因为你面临的问题其他同行都得面对,希望大家都要有向上发展的动力!
成都过去几天的气温保持在35℃以上,中午室外气温还是很高的,白天逛展晚上串串火锅,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跟运动完后带给人的感受何其相似:通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