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策助力,海信医疗自研HD80智能全身机入局百亿超声市场

多地政策助力,海信医疗自研HD80智能全身机入局百亿超声市场
2024年06月05日 11:43 vb动脉网

医用超声作为一项成熟而又日新月异的医学影像技术,日益凸显出在临床中的地位。据蛋壳研究院《智慧超声行业白皮书》测算,未来5年中国超声医疗设备市场将以8%的年复合增速持续增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179.1亿元。

中国超声医疗设备市场规模  图源:蛋壳研究院

这种对增长的乐观预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国务院在2024年3月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表明国内医疗设备整体水平进入新一轮提升阶段。这将推动已全面配备超声设备的公立医院采购具有新功能、新技术的高端设备,用以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其次,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四川省、贵州省、河北省等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新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的长期规划。预计基层医疗机构的扩增也将成为未来超声市场增量的主要力量。

各地区新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规划(不完全统计)

在数字技术快速融合的背景下,医用超声也正在加速向精准化和智能化方向演进,给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带来巨大利好。成立于2014年的海信医疗,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影像设备及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超声诊疗和微创外科两大方向持续深耕。

2024年3月,海信医疗正式对外发布在超声诊疗领域自主研发的最新产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HD80。超声HD80在检测提示、量化观测、操作引导、人机交互、影像优化等五个维度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国产超声走向全面智能化。

海信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HD80

智能化:准确率超90%,首创“5I”理念下的智能全身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1万个,其中医院3.9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6万个,而这10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要承载的患者数量接近9亿。

与亟待满足的9亿患者需求相对的是,基层面临人才短缺和医师技能不足等紧迫问题。并且随着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这些现实情况导致了超声诊疗的普及性、准确性和效果受到极大制约。

而超声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的重要检查手段,涵盖了健康体检、疾病诊断、慢病防治、两癌筛查等多个领域。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已为超声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作为智慧超声的践行者,海信医疗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智能“5I”理念(more than Intelligence),即智能检测提示(Indication)、智能量化观测(Inspection)、智能操作引导(Instruction)、智能人机交互(Interaction)、智能影像优化(Improvement)。

海信医疗超声事业部人工智能开发负责人王文凯对此解释道:“精准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超声行业发展的技术主引擎。海信的智能‘5I’理念就是希望为行业未来发展厘清赛道,并建立起一个认知图景。”

具体来看,智能检测提示和智能量化观测为第一部分,主要体现在从静态图像自动测量、自动评价,提升到动态实时无延迟的获取标准切面,以及自动病灶检测。HD80的自动测量及智能分析功能可应用于体检、妇产、肌骨、生殖、乳腺等五大智能临床场景的20余项智能化测量及诊断项目,满足患者全身检查的需求。

甲状腺智能检测与分析

超声HD80的测量准确率、病灶检出率、分级准确率均超过90%,累计训练/验证数据库达到50万条。这在提高超声医师工作效率,辅助经验不足的基层超声医生和年轻医生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动生成结构化、规范化报告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规范化。

智能操作引导和智能人机交互是智能超声的第二部分。如何培养基层的超声医生,同样制约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平的源头障碍。一方面,海信医疗通过“智能操作引导”可在扫查期间为基层医生或是年轻医生提供操作引导,协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完成例如心脏彩超检查等较为复杂的操作。

另一方面,HD80还将集成智能语音等人机交互技术,让医生在床旁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即可完成全过程检查,以适应超声科医生在千差万别的环境中应用的要求。尤其是在危重症的抢救、急救中,提高医生工作效率,节约患者救治时间。

第三部分的智能影像优化主要在于运用智能化数字技术提升超声的整体影像质量。例如利用深度学习对超声影像进行优化处理,改进分辨率和对比度,提升诊断的清晰度,以此来推动超声诊疗效率的提升。

远程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牵头远程超声标准制定

虽然智能化超声产品可以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超声医生资源不足,经验不够丰富的问题,但对于一些超出基层医生诊断水平的疑难病例,仍需超声厂家提出更具体、全面的解决方案。

对此,海信医疗除了最新上市的HD80智能全身机外,还研发推出了超声HD60、超声HD20、便携超声等产品,以及远程超声解决方案,全面布局国产化智能超声。其中海信医疗的信联远程会诊系统便是为进一步打通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联动而开发的,让基层医生在面对疑难病例,通过与上级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给出诊断意见,防止盲目诊断,降低误诊率。

海信医疗超声事业部解决方案开发专家李平介绍道,“信联远程超声平台实现了对超声医疗诊断信息的远程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可开展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远程医疗活动,实现超声远程实时诊断、远程教学、在线质控和研讨交流等,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

“具体而言,该平台支持远程高清会诊和医学影像数据的高速传输与共享,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3A音频算法,可在增强声音信号的同时消除回音,为在嘈杂临床环境下开展远程会诊提供支持。”李平接着说道。

据悉海信医疗超声全系列产品已在山东、广东、甘肃等多地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快速渗透,让每一级医疗机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持续释放优质医疗资源。同时,海信医疗也在通过参与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工作,推动智能化、远程化超声产品的应用普及。

作为深耕智能超声领域的国产创新企业,海信医疗参与建设由青岛市卫健委牵头的基层医疗机构超声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还牵头编制行业首个远程超声团体标准《远程超声诊断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此外,海信医疗还参与制定了远程问诊国家标准,该国标将于年内发布。

预计该国家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填补行业空白,在更高维度上推动远程问诊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也将提升海信在远程超声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信联远程超声平台的另一大重要应用场景在于慢病管理。通过远程监护平台、医院终端监控平台和患者端采集设备,构建闭环慢病管理体系,为慢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且长期的监护与干预,也帮助医疗资源不足的基层医疗机构提高管理效率。

基层医疗机构是慢性病管理的网底。海信医疗的远程超声平台同时帮助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和公共医师共同参与基层慢性病管理;为慢病患者提供预约、筛查、建档、随访、健康教育等服务,切实推进国家的基层慢病医防融合等政策落地。

从0开始深耕十年,底层创新推动超声产品持续升级

人工智能正在定义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包括医疗在内的各个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虽然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医疗器械,中国都还在赶超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

尤其是在国内技术不断更迭、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的驱动下,国产超声,在产品质量、性能、应用等多个维度上与进口产品的差距已越来越小,超声市场的竞争已经迈入高质量、高科技的比拼。

海信医疗在2020年就从0到1孵化出首台超声产品HD60,自此全球超声赛道上新增了一支掌握核心技术且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力量。此后四年里,海信医疗又推出以智能全身机为概念的HD80。

“海信医疗自创立之初就坚持自主研发的路径、高端定位的目标。第一代HD60当时就已经采用了只有高端超声平台才使用的,基于GPU极速并行处理的架构平台。如今,HD80更是升级为多处理器异构并行处理架构,并且硬件系统、核心链路、逻辑系统也均采用全新设计。”

“底层技术的升级主要提升了HD80两大性能。一是实现从传统硬件波束形成到软件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变革,显著提高了图像空间分辨率和整场均匀性,辅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被检查部位的形态和结构,提高诊断准确性;二是运算能力的提升,并行处理能力提升4倍,在便于进行功能扩展的同时,满足智能化所要求的大规模图像处理和运算需求。”海信医疗超声事业部产品总监张文华对此介绍道。

“5I”理念指导下,海信医疗也在围绕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更精准的智能超声解决方案,持续发力。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老龄化向深度老龄化迈进阶段,由此带来的慢病防控压力日趋严峻。对此,HD80的智能化发展也正在向慢病防控领域拓展,在目前已有的甲状腺、乳腺智能检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发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以及囊肿,结节等局灶性病变提供支持,开发了颈动脉智能检测分析、腹部智能检测分析功能。由于基层是重大疾病防控的重要战场,通过提升基层慢病防控服务能力,也能有效助力我国慢病早防、早控、早治规划的开展。

可以说,HD80正是国产超声设备发展的一个缩影。众多企业正在不断通过尖端科技的融合,提升产品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人性化,而其中海信医疗和HD80拥有强大的创新基因和发展潜能。

面对“政策密集期”的利好,海信医疗也将持续关注国产替代的薄弱环节和广大群众最迫切的医疗需求,通过创新加码和持续研发,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突破,将智能化超声和远程会诊系统应用于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助力我国分级诊疗模式的同时,推动中国高端医疗装备高质量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