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博会里的海口蜕变:六个之城如何让城市与消费共成长

消博会里的海口蜕变:六个之城如何让城市与消费共成长
2025年04月20日 12:42 锦鲤正能量

​2025年消博会期间的海口街头,免税店橱窗与展会同款商品同步上新,西海岸的音乐节人潮未散,会展中心的飞行汽车观看又排起长队。这些看似分散的场景,因“六个之城”的规划紧密相连。

展会规模与成果:全球关注下的“成绩单”

第五届消博会以920亿元签约意向金额、71个国家和地区1767家企业参展的规模收官,创下历届新高。英国主宾国展区面积翻倍,斯洛伐克、巴西等“新面孔”加入,国际元素更丰富。

专业采购商超6万人,较上届增长10%。展会聚焦前沿科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展区首次亮相,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亿航智能的飞行汽车等黑科技集中展示,推动AI技术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绿色消费、游艇经济、健康养生等特色展区,从新能源汽车环岛赛到三亚游艇分展区的“游艇+婚纱摄影”,再到智能健康设备与创新药械的展示,进一步擦亮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招牌。

自由便利开放之城:政策红利照进现实

国际品牌在消博会上试水海南政策,就像顾客在试衣间找合身的衣服。英国路威酩轩集团在第二届消博会签完合同,转头就把亚太区供应链中心建在了海口综保区,靠着“零关税”政策硬生生砍掉三成物流成本。

本届消博会乌拉圭国家展馆展位前围满了等着排队试吃的人群。记者 李昊 摄

还有乌拉圭牛肉项目。消博会期间,他们的展台前总围满采购商,借助海南的“一线放开”政策,计划将南美牛肉运到海口加工后再销往全国。若项目落地,消费者未来可通过本地渠道购买到更新鲜的南美牛排。  

政策红利不仅惠及大企业。骑楼老街的鹧鸪茶商家通过直播拓展销路,免税店员工转型为美妆顾问,将展会流量转化为日常经营创新。这些细微的改变,让政策红利真正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时尚消费活力之城:从买货到造货的飞跃

不仅展示商品,更呈现产业链故事。例如华熙生物从原料供应商转型为海南火山岩泥面膜制造商,原料取自本地火山村落,包装融入黎锦纹样,成为“海南制造”标杆。  

展会黑科技加速落地:傲鲨外骨骼设备帮助体重不足百斤的女性轻松搬运重物,小鹏飞行汽车开通琼州海峡低空观光试飞航线,免税城AR试妆镜通过肤质分析推荐化妆品。这些技术正在重塑消费场景。

​其他四城的民生答卷

低碳不是喊口号,假日海滩的太阳能充电站设计成“生态之船”造型,消博会绿色展馆采用可降解材料搭建,餐饮区全面使用甘蔗渣餐具。这些举措将生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高兴里夜景。

全龄宜居的海口民生体现在哪里?比如新开的高兴里街区融合传统椰子鸡与潮流剧本杀;再比如西海岸音乐节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翻倍,民宿价格临时上调三成,都在印证海口的消费活力。

展会与城市的共促

离岛免税额度从5000元提至10万元,叠加“担保即提”模式,释放高端消费潜力。加工增值政策吸引全球企业以海南为供应链节点,展品转化周期大大缩短。  

流量变留量,通过分析5500家参展商采购数据,海口精准定位产业链薄弱环节,反向优化政策。商家将展会经验转化为日常经营创新,形成“政策+市场”驱动模式。

正如消博会官网的线上供采平台,让商机永不落幕,海口正以展会为支点,撬动“展会与城市共生”的起点。

这场始于展会的进化,让海口的野心与诚意在“六个之城”中悄然生长。

从签约金额到科技落地,从政策红利到市井烟火,消博会不仅是全球消费的风向标,更成为海口迈向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台阶。

五届消博会一步步见证海口:

展会不再是短期流量入口,而是城市功能的有机延伸;政策从文件条款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

当飞行汽车试飞成为日常,当剧本杀馆融入社区。

这场始于展会的进化已悄然而至海口。2025年,或许正是海口迈向国际舞台的全新转折点。

城市的温度,也从这里展开。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