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上海有一个火车站——航天站,它是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运载火箭“行千里”的起点。2024年,20余发运载火箭从这里启航,奔赴祖国大江南北,用一次次“成功”书写了时代的印记。在2025年到来之际,八院149厂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围绕发展需求,紧贴生产建设实际,持续推动火箭研制和管理模式的转型,推进平台化建设,深化数字化项目应用,实现运载火箭总装总测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以质取信,把好质量第一关
“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厂房内这句蓝色标语格外醒目。“‘以质取信’是对总装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要求。总装的每一个操作容不得半点马虎。”集团公司密振超说。每天上岗前,各型火箭总装人员和技术人员换上“国旗装”走过一道道门,穿过银色小小“太空舱”,分别前往各自的工作区。
作为科研生产环节的末端,149厂结合终端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优化数据录入、附件上传、声像记录上传,从而将原本多页的表格化工艺记录“搬”到了终端系统上。在总装现场,密振超只需“扫一下,填一下,点一下”,就能让每一个环节都掌握“第一手”数据信息。这改变了原来的质量数据信息滞后、质量追溯周期长的问题,能够全面监控和管理生产线上的一举一动,释放总装现场“新动能”。
同时,为确保科研生产任务有序开展,149厂持续开展总装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工作,做好每一发火箭的“关键、短板”策划,实现对总装过程中各环节的精确把握和有效协调,使得总装管理更加系统规范。集团公司王钰奉带领团队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的质量跟踪与追溯,确保总装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迹可循、火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考验,把好运载火箭质量第一道关。
周到细致,守好总测每一环
为了进一步推动现有优势技术的快速迭代、快速进步、快速融合,149厂测发队伍不断推进全型号、全阶段测发设备统型工作,持续优化测发方案、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手段,形成了以任务需求为主导的多型号并行总测模式。
“在总装厂房里,火箭联合测试是对总装的第一次‘考试’,它将模拟整个飞行过程的各项指令,检测产品的综合质量。”运载火箭控制指挥李创说。
走进运载火箭总测中心,总测人员时刻盯着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和图表。通过系统式型号试验数字化管理平台,总测人员可以对试验计划、过程声像记录、状态记录、质量问题、文件资料、试验数据等信息进行查询和判读,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实现测试数据的共享和追溯,为火箭的研发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的一年里,测发团队不仅要系统谋划好工作,还要做好团队管理,发挥好每一个人员的力量。一方面,团队聚焦扁平化管理模式,从产品验收、分系统测试、交付总装、集成综合试验、出厂放行、进场前产品和软件状态管理、发射场测试直至发射期间进行全流程管控,从而实现装测发一体化服务。另一方面,他们通过构建专业化发展模式打破了原有分工界面,逐步形成“单机测试—分系统测试—集成综合试验—发射场测试”的专业能力提升渠道,使得单发火箭的总装测发人员数量缩减了45%、工作周期缩短了50%,提升了运载火箭的批产能力、测试质量和效率。
万无一失,站好每一班岗
“好久不见,这是刚回来还是准备出发呢?”这是149厂运载火箭团队常用的问候语。近年来,各型运载火箭任务呈现出密集的“滚动”生产模式,或是试验任务首尾相连,或是总装工作交叉重叠,或是总装、试验交替进行。对此,149厂运载火箭总装“特种兵”队伍时刻保持首飞心态,始终将“成功”作为信念铭记于心。
随着一个个试验队返沪,149厂总装厂房内显得分外热闹。集团公司常超带领团队将各项工作化整为零,对总装、总测、地面设备实行分层分级管理,提高了各专业领域的自主协调能力,加快了型号的生产进度。
“箭上产品状态是否确认?”“地面测试设备状态是否正常?”“进场前准备工作是否全部完成?”……在产品出厂前的检查确认会上,一个个问题被抛出,一项项清单列表被确认,一次次“肯定”的答复被认可。会后,常超还会深入总装一线,把现场确认作为首要“战场”,他同总装操作、检验员对配套表上的项目再次进行逐一确认,确保每一个产品实物与工艺文件完全符合,做到了“眼见为实”。
如今,为进一步推动现有总装能力的迭代、进步、融合,团队始终坚持“首次要有百次信心、百次要有首次标准”,不断推进生产、总装、试验任务的同频共振,更好地应时代之变、把握时代脉搏,确保产品质量和总装流程的合理性、规范性。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奋斗的道路上,他们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担负起肩上的使命与责任,把梦想付之于行动,让“成功”的每一步走得更扎实、更长远。
(范文超)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