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叛将生存指南

三国叛将生存指南
2020年10月31日 09:16 丁科技

中国人非常看重一种品质——忠诚。

比如,女孩找男朋友,经常说要找个人品好的,我翻译一下就是:对老婆要忠诚,不能见异思迁,处处留情。

抗日剧中,人们恨鬼子,也恨汉奸。而鬼子一般直接干死就好了,对汉奸则不仅要干死,还要戳他的脊梁骨,上下几辈都要被清算。

一句话,叛徒不能当。

但《三国》里,其实有不少叛将。有意思的是,有人背叛旧主后,依然风风光光;有人背叛旧主后,却很快就掉了脑袋,下场凄凉。

那么,作为一个叛将,到底该如何安身立命呢?

先看一个成功的案例——黄忠。

这位老将原先是韩玄的手下,关羽攻打长沙时,和黄忠交手数次,不分胜负。后来,韩玄兵败,在刘备相请之下投靠,成为刘备集团五虎将之一,拜后将军、封关内侯。

黄忠虽然背叛了韩玄,但无论是三国时期还是后世,都没有什么负面评价,并且还得到刘备重用,为什么呢?

我总结,有两个原因:

首先,个人有实力。无论是比试刀法还是箭术,黄忠都不输关羽,两人斗了三日也不分胜负,这让刘备集团看到了黄忠的强大实力。刘备会认为,一旦这样的高手加入自己的阵营,本集团的实力必然能有大幅提升。

其次,对旧主忠诚。韩玄虽然昏庸、不是明主,但黄忠不离不弃,哪怕被韩玄怀疑,在韩玄被杀后,更“求葬韩玄尸首于长沙之东”。刘备会认为,自己比韩玄仁义、智慧、强大,一旦收服了黄忠,这位老将绝不会轻易背叛自己,可以对自己踏踏实实卖命。

不仅有实力,而且对旧主忠诚,这是黄忠能成为“成功叛将”的原因。

长沙一战中,和黄忠一起,另外一个投靠刘备的大将魏延,虽然有实力,但对韩玄不忠诚,主动投诚后,诸葛亮却马上要将其斩杀,原因是“食其禄杀其主为不忠,居其土献其地为不义”,虽然后来也被任用,但因为被认为有反骨一直被监视着,最后被诸葛亮安排的马岱砍了脑袋。

从黄忠和魏延的例子可以看到,越是有实力,同时越是对旧主忠诚,生存和发展的几率才越大。

再看曹魏方面。

许攸,三国里重要的谋士。官渡之战中,要不是他为曹操出了“火烧乌巢”的计策,曹操不可能打败实力更强的袁绍,三国的历史恐怕都要重写了。

按理说,这位曹操的故人是立了大功的,理应得到重用,加官进爵、封王拜候也不在话下,但实际上许攸的下场很糟糕,因为几句口角,就被曹操的心腹大将许褚砍了脑袋。

其实,即便许褚不动手,曹操也早有杀许攸的心思了。所以,许褚杀了许攸,暗合了曹操的心意,曹操也自然没有让许褚来抵命。

许攸被杀,居功自傲是一方面,但“未战先叛主”的品性,恐怕也是让多疑的曹操心存芥蒂的。

三国里,被曹操斩杀的叛将,还有赤壁之战中的蔡瑁、张允。二将执掌刘表水军,虽然有些本事,但见曹军来攻就望风而降,曹操对他们的信任度极低,因此当周瑜利用傻乎乎的蒋干使了一下反间计,曹操立马就杀了他们。

再看张辽、关羽这些名将,曹操在击败他们后对他们非常敬重,也愿意信任并委以重任,张辽还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曹操之所以赏识,他们有真本事是一方面,对旧主忠诚、不轻易背叛,也是重要原因。

最具有标杆意义的还是吕布,这位武艺超群的将军,号称三国“单挑王”。但吕布因为人品没什么好名声,总被张飞他们骂为“三姓家奴”。因为吕布“有奶就是爹”,先后拜丁原、董卓为父,政治和军事上都属投机主义分子,没什么坚持的原则。

因此,吕布被曹操俘获后,虽然曹操有过那么一秒留用的心思,想想投机分子的后患太大,还是把他给处死了。

总结一下叛将的生存指南:

首先,得和敌人真刀真枪干一场,输赢无所谓,关键是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实力,无用的怂包是没有生存发展权的。

另外,不战而降甚至背主求荣,更是要不得。你不对旧主忠诚,人家凭什么相信你会对新主忠诚?你本事再大,没有忠诚的品行,新主是不会信任你的,在榨取了你的价值之后,搞不好还会过河拆桥。

在家电、科技、互联网行业,高级人才的流动很常见。如何舍旧主、投新主,让旧主不怒、新主信任、行业口碑良好,考验着他们的智商与情商,见能力,也见人品。

希望此文对叛将们有些启发吧。

(本文为产经观察家丁少将原创,转载请先于后台获取授权。采访、交流请备注身份缘由加微信:dingdingding99。)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