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裁员“回归理性”并非坏事!阿里巴巴扩招人才

互联网行业裁员“回归理性”并非坏事!阿里巴巴扩招人才
2019年03月13日 21:22 妙语一百

曾经被视为中国有抱负的人才的绿色牧场——互联网行业正在迅速失去光彩,裁员和福利削减变得司空见惯。

专家们说,当前几轮裁员和人员重组突显出蓬勃发展的行业“回归理性”,并将重点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向中国科技领域的核心突破。

滴滴出行是中国比较受欢迎的企业,上个月该公司计划裁员2000人,占员工总数的15%,专注于核心服务和控制内部成本。

紧随其后的是,有报道称,电子商务巨头京东计划解雇10%以上副总裁级别的高管。

同时,该公司表示,新员工包括15000名一线员工和物流、零售部门的经理。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说:“很明显,中国互联网行业,甚至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爆炸性增长已经结束。”

据该中心称,30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包括美团点评和乐视等大公司,已证实或据传已开始裁员。

专家将这一趋势归因于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随之而来的资本短缺,以及在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很高的市场上获得新用户的成本相对较高。

企业别无选择,只能缩减业务规模,抑制某些扩张计划以生存。不过,一系列的裁员不会让人感到意外,特别是考虑到某些所谓的科技独角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真正健康的企业是一个可以在不上市的情况下繁荣发展的企业,像滴滴这样的公司显然不是这样的,滴滴主要依靠烧钱来控制市场,但未能制定出可持续的盈利路径。

自去年年底以来,人们呼吁在互联网领域进行合理的投资,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的愿望明显在上升。过度强调金融回报导致人们忽视了资本应该如何支撑实体经济,开发更多的基础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主及其投资者的“回归理性”可能不是一件坏事。

复旦大学管理学教授专注于创业研究,他说,中国80%以上的互联网成功案例都源于商业模式创新,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过度依赖当地市场,生命周期短,以及被他人复制的高风险。人事变动可能反映出从速度和市场主导向价值创造和有机增长的转变,2019年可能会出现一些这样的变化。

互联网“回归理性”这标志着一个产业的自然再平衡,这个产业已经证明创造了价值,但这种价值在过去可能被夸大了。因此,适当的缩减规模对该行业的长期增长至关重要。

当然也有例外,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2月份表示,公司将继续招聘员工,加强人才培训计划,并将更多资源转移到多个平台,以“帮助企业适应当前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