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历史建筑“3D身份证”

用好历史建筑“3D身份证”
2020年09月22日 09:48 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截至去年底,广州市已完成559处历史建筑的数字化测绘建档。今年将继续为广州的历史建筑测绘新增建档145处。广州的每一座历史建筑都将拥有专属的“3D身份证”。

“3D身份证”、数字化测绘是什么?又有什么用?初次听闻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解答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去年,在巴黎圣母院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火灾后,一款游戏却意外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因其设计了一个极为精致的3D游戏建模,复现了与巴黎圣母院几近相同的外观。因此,有玩家建议以游戏中的“巴黎圣母院”为参考,复建巴黎圣母院被损毁的塔尖。这一想法虽有些异想天开,但事实上,利用数字建模的形式再现和保留历史建筑这一思路,正是当前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基本思路。而游戏中无法做到的精确度,数字化测绘则能轻易“秒杀”。此前,美国艺术史学家安德鲁·塔隆曾在2015年使用激光扫描技术,在巴黎圣母院50多个地点进行了扫描。这个数字化测绘下的圣母院模型,误差精确到5毫米以内。

眼下,越来越先进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已能为历史建筑量身打造专属的“3D身份证”,能详实全面地记录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要素和现状保存情况,还能利用数据精度建模,将历史建筑直观立体地呈现。这对于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保护及修缮等工作都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广州在开展测绘工作时,积极引入当下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逐步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数字化测绘模式。这对于广州城市文物保护工作大有裨益。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任何数字模型都无法完全取代实际的建筑。虽然历史建筑的“3D身份证”几乎与真实建筑无差,但与真实相比,其始终是“看得见,摸不着”。因此,我们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打造历史建筑“3D身份证”的目的,应是将其作为保护历史建筑的辅佐工具,而不是保存方式。为每个历史建筑开出“3D身份证”之后,更要制定相对应的保护及更新方案。毕竟,让历史建筑更好地“活着”,总比永存于数字世界更有意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