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创客公社 江榆洁
一场机器人半马,半壁江山的“南京基因”!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庄的半程马拉松赛道被载入史册——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在此鸣枪开跑。
在21.0975公里长的半马赛道上,身高1米8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1米2的小孩哥“N2机器人”也紧追其后获得亚军。
这场赛事不仅是机器人运动能力的极限测试,更是一场技术供应链的“阅兵式”:
而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赛事中,超过半数参赛机器人的关节模组产品均来自一家南京公司——南京因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克斯”)。
其中,获得冠亚军队伍的机器人更是全身的所有关节均使用了因克斯的产品。
因克斯创立于2022年9月,位于南京江宁区,聚焦具身智能领域,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的初创企业。目前,因克斯已完成2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就发生于本月上旬。
作为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冠亚军背后的“隐形冠军”,这家成立仅3年的年轻企业,究竟如何迅速崛起成为人形机器人关节领域的领军企业?
南航学子打破国际垄断
发布全球尺寸最小灵巧手
因克斯创始人兼CEO祝宗煌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大学期间,他便有过多次创业的经历。
自2018年起,祝宗煌开始专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领域,并与团队成员共同深耕此领域多年,早已形成高度的默契和协同作战的能力。
拥有一支磨合多年的核心团队,正是因克斯起步迅猛的原因之一。
经南航创业孵化中心孵化,2022年9月,因克斯正式成立,聚焦于具身智能领域,致力于为新一代人形和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最优质的关节模组解决方案。
因克斯创始人兼CEO祝宗煌
“机器人除了大脑外,最重要的便是关节。”在人形机器人行业,这句话已成为共识。
作为机器人核心硬件组成部分,关节集成了驱动器、电机、减速器、编码器和控制器等多个关键功能模块,这种关节模组不仅简化了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还直接决定了机器人动作执行的精度、速度和灵活性。
此外,关节模组也占据了整台机器人超过50%的成本。
某头部具身智能本体企业CEO在评价因克斯时表示,“我们在供应商选型阶段曾对30多家企业的关节产品进行了全面且严格的验证,最终因克斯脱颖而出。”
“此前机器人电机的设计、制造大都由国外企业占据,经过两年布局,我们的部分品类产品性能已接近或达到海外龙头水平。”祝宗煌表示,目前公司已推出多款关节模组产品,这些产品可用于足式机器人、双足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和机械臂等领域。
与此同时,因克斯也在不断拓展其技术边界。近期,因克斯刚刚发布了EC-DexHand-5F灵巧手——目前全球尺寸最小、具备20个主动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产品。
因克斯生产车间
除了研发优势,因克斯还拥有自己的生产加工中心,具备自产能力,确保因克斯能持续提供市场领先的高质量产品。
精准定位具身智能市场,长期深耕的研发实力,让因克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迅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众多具身智能机器人厂商首选的关节模组合作伙伴。
此次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除了冠亚军团队,还包括加速进化、钢宝、灵宝、乐聚在内的多家知名参赛企业,也均为因克斯的重要合作伙伴和客户。
一家具备强劲硬实力,踩在市场风口的企业,背后自然也少不了资方的关注。
截至目前,因克斯已完成两轮融资,分别于2024年9月,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绿洲资本领投、水木创投与拉尔夫创投跟投;2025年4月上旬,完成天使+轮融资,由锦秋基金、德石投资等知名机构投资。
南京打造“机器人之城”
正在不断放大优势
前段时间,创客公社发布的《落地4个月,南京市委书记3次“翻牌”,这家公司藏了什么王炸?》一文中提及,南京正在有意识地提升机器人产业在全市的发展地位。
但此前,大众的目光基本集中在人形交互机器人身上,而此次“浮出水面”的因克斯令我们意识到,在南京的机器人领域中,零部件配套率也正在持续上升。
南京机器人公司主要聚集在江宁开发区、南京经开区、麒麟高新区、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区域及板块,以因克斯所在的江宁开发区为例,已集聚行业“隐形冠军”和“小巨人”在内的关联企业超100家,形成了以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和智能测控系统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目前,工业机器人仍是南京机器人产业的主力军,涉及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制造、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和机器人前沿技术等方面,诞生了埃斯顿、亿嘉和、熊猫电子装备、景曜科技等一批佼佼者,其中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居国产品牌第一位。
看得出来,南京的野心并不止于企业单点突破。
2024年底,南京发布了《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明确提出打造“1+N+1”整机体系:第一个“1”表示打造工业机器人领先优势;“N”表示全面提升一批特色机器人产业;最后一个“1”代表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目前,南京市已集聚近百家机器人企业,南京机器人“一核多翼”的产业版图也已悄然成型:“一核”即打造江宁开发区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集聚区,“多翼”即江北新区、南京经开区、雨花台区、麒麟科创园、溧水区等围绕自身产业基础打造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经过多年深耕,从机器人整机制造到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再到机器人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焕新,南京形成了基本完整且极具延展性的产业链条。
立足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基础优势,《计划》明确提出,南京市要在三年内实现产业规模翻番,机器人年产量力争达20万台,产业规模超400亿元。
面对这一目标,南京的底气来源,除了拥有已成功挺进全国第一方阵的南京机器人“军团”,还有深度协同的高校资源:南航的机械设计、东南大学的运动控制、南理工的传感技术,形成产学研闭环。因克斯的关节模组迭代,便受益于南航实验室的仿真测试平台。
在机器人这条赛道上,这座六朝古都正以硬核科技实力,向全球宣告其“野心”。正如当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奖杯被捧起时,它的每一处“关节”上,都刻着南京的印记。
文章素材来源:
拉尔夫创投:《首场人形半马落幕,冠亚军背后的“隐形冠军”竟然在南京!》
南京日报:《机器人半马冠亚军“关节”,南京造!》
江宁发布:《这才是最能干活的机器人》
因克斯智能科技-ENCOS:《因克斯ENCOS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致力于打造具身智能最强关节模组》
南京发布:《南京机器人产业挺进全国第一方阵》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