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反内卷第一枪:喜茶暂停事业合伙申请!

2025反内卷第一枪:喜茶暂停事业合伙申请!
2025年02月12日 10:13 饮品报-爆饮力

不打价格战,暂停事业合伙申请,喜茶要干什么?

2月10日,喜茶“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主题的“全员内部邮件”,打响2025餐饮业反内卷第一枪

该“内部邮件”中,喜茶提出将暂停事业合伙,拒绝无效价格战。当下,餐饮业连锁化率持续纵深,价格战成风,和行业风向背道而驰的喜茶到底要做什么?

01、不打价格战,暂停合伙申请,喜茶要做什么?

先来看看这封“内部邮件”中写了什么?对此,饮Sir提炼出了其中的三大关键信息点。

一是明确声明不打无效价格战。喜茶方面表示,“真正离不开低价内卷和折扣营销的,是片面追求营收和规模数字,而无法做出品牌创新和内容创造的品牌”。

二是拒绝无意义的门店规模内卷,暂停接受事业合伙申请。喜茶方面直言,行业继续加密扩大规模可能更多是对增长、对资本的执念,这既不是用户的需求,也不是合伙人的需求,甚至是一种对合伙人的伤害。

三是更加极致地执行差异化战略。摒弃无效、无意义的竞争手段,喜茶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到“差异化战略”中,为用户带独属于喜茶的独特品牌体验

不打价格战、暂停事业合伙申请、极致执行差异化战略,喜茶在蛇年开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看似突然,但回望喜茶的来时路,一切都有迹可循

早在2024年年中,喜茶就曾以合伙人内部信的形式明确指出,不做单纯的低价内卷,将推出更多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活动,以此再度激活用户对茶饮的消费热情。

针对门店拓张,喜茶在此前虽未明确暂停合伙申请态度,但其曾多次在合伙人内部信中提到,喜茶不会追求短期的开店速度和数量,将会控制门店加密,转而更注重开店的质量与门店运营品质

在2024年年尾的喜茶“四季度合伙人公开信”中,喜茶方面就已经确立“以品牌势能提升为核心,而非单纯的规模增长”的2025年门店发展策略,激励合伙人开出能更好呈现喜茶品牌的门店。也是在这封公开信中,喜茶再次强调品牌的发展核心是“更好地落地差异化”。

从喜茶的“来时路”,从喜茶一以贯之的差异化战略,喜茶看似突然的“暂停合伙申请”以及看似逆行的“不打价格战”,其实都是喜茶对其明确品牌战略的持续深化。因此,与其说是喜茶“卷不动”了,不如说是喜茶在主动破卷,探寻新茶饮品牌发展的新路径:未来的喜茶,将专注于新茶饮高端赛道,强化其高端品质的竞争壁垒。在这个过程中,当下的喜茶正在为品牌“减负”,将品牌资源聚焦于产品品质、消费体验本身,以期在高端赛道用户心智中获取不可替代的地位

02、合伙申请“停摆”的喜茶,探索新茶饮另一种可能性

诚如喜茶对于新茶饮行业的理解:“新茶饮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行业依旧缺乏产业深度、文化厚度,根本的是缺乏与用户真正的深度链接。”在饮Sir看来,目前的喜茶正结合自身品牌发展情况进入战略调整期,于品牌运营而言,这基于难能可贵的自我认知觉醒和需要魄力加持的自我发展调整

这样的喜茶,或可在未来为新茶饮品牌趟出一条不为规模(内卷)所累,却依然能够在消费认知层面坚守品类第一梯队的创新路。而这条创新路上,不只有喜茶,其他新茶饮品牌其实也正在探索。

1、中高端品牌卷低价,是对自身形象的背刺

2023-2024年两年间,价格战在餐饮业愈演愈烈。受形势所逼,新茶饮行业也被裹挟进价格战,其中包括一些中高端品牌。比如古茗,曾推出9.9元活动,其轻乳茶系列只卖9.9元,当时在小红书上被评为“没有对手”。

同样集中于2024年夏季,茶百道、沪上阿姨、益禾堂等茶饮品牌也针对轻乳茶产品推出优惠活动。头部品牌的集体操作,几乎将低价优惠打造成了轻乳茶的常态。从营销角度来看,当品牌扎堆打价格战,以低价为卖点的引流效果会大打折扣。

幸而,大多品牌只是拿高毛利的轻乳茶试试水。古茗的9.9元活动仅持续了一个月,其他品牌的活动也均为短期活动。当牺牲利润并不能换来可观的流量,新茶饮品牌并未将这样的价格战持续太久

在饮Sir看来,无意义的价格战牺牲的不只有利润空间,还有品牌形象。于中高端品牌而言,频繁的低价活动更是对其品牌形象的背刺。

2、性价比的最终导向:跳出低维竞争,转向更高阶的价值创造

餐饮业的价格战最终被分流成了两大梯队,一是像古茗、茶百道等品牌一样牺牲利润空间,以达到引流的效果;二是在很多团购套餐中出现的,靠降低品质来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如果说前者实现了让利于消费者,在后者价格战中的消费者、商家,没有赢家!没有品质支撑,短期的喧闹无法为商家带来长久的利润;没有优质体验,低价卖点在消费者眼中自然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喜茶的受众群体的价格敏感度本身就较低。于喜茶而言,卷价格确实并非明智之选。如今,喜茶正试图跳出低维竞争,转向更高阶的价值创造,最终驱动品牌穿越周期。不止于喜茶,这是每一个头部品牌的使命——引领行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看似“躺平”,实则“抗争”,餐饮品牌“觉醒”向内求增长

在普遍将门店数量、营收规模作为衡量品牌实力指标的大环境下,加速跑马圈地几乎是头部品牌的集体选择。

面对喜茶暂停“合伙申请”的战略,有人认为是“卷不动”了,有人认为是“躺平”了。饮Sir则认为相反,这是喜茶(们)从抢占外部资源转向内部改变的战略决策。在餐饮业,和喜茶一样经历提速、降速的品牌并不鲜见,其中不乏头部品牌,比如海底捞。

典型如海底捞的啄木鸟计划,2021年11月,海底捞宣布逐步关停300左右的门店,并开启啄木鸟计划。彼时的海底捞,亦是将“主拓张”的门店策略转向“主优化”。2022年,海底捞啄木鸟计划见成效,实现扭亏为盈。

喜茶暂停合伙申请,海底捞关闭300店的啄木鸟计划,其最终目的是以退为进,蓄势进击

喜茶战略的变化并非单纯收缩,而是阶段性战略调整。通过内部整顿、供应链优化与模式(产品)创新,其目标或在于构建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为未来重启加盟储备势能。此举也折射出新茶饮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的整体趋势,品牌竞争进入管理能力、供应链效率、差异化竞争的深水区。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