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你得支棱起来啊

英特尔,你得支棱起来啊
2024年10月15日 18:25 星海情报局

1957年,因为不满晶体管之父肖克利的专横管理,年轻的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带领六位同事从公司集体辞职,随后创立仙童半导体。

1968年8月,不满仙童股权激励方案的两人,又带着开发专家安迪·格罗夫再度出走,在加州的一栋旧楼中创立了后来举世闻名的英特尔公司。

成立之后,英特尔在三位技术专家的领导下研发半导体存储器技术,并在70年代初就成为了半导体存储器行业的龙头。而后,英特尔又转攻CPU,从此确立了此后数十年的全球芯片霸主地位。

1992年,当英伟达以百亿美元营收站上全球芯片行业之巅的时候,可能不会有人想到,30年后,它将会迎来即将被高通收购的命运。

9月21日,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高通已经与英特尔洽谈收购事宜。如果洽谈成功,这也将成为全球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购案之一。

曾经的英特尔,在内存、个人PC和服务器CPU领域,从芯片设计和制造上,都长期占据着美国乃至于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统治地位。

但如今,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昔日霸主早已风光不再。

昔日霸主

英特尔的故事始于1968年。戈登·摩尔顺路拜访了正在家中割草的罗伯特·诺伊斯,两人谈及半导体的未来,不约而同地认为,市场对于体积更小、性能更快的存储器有着迫切需求。尽管两人已经在原本的公司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但仍选择冒险创业。

创始人之一摩尔,曾在1975年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到24个月会翻一番,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也就是说,每过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将会翻一番;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格会降一半。

这个理论一经发表,就成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经验法则。几十年的IT行业,始终遵循着摩尔定律预测的速度发展。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浪潮之巅》作者吴军如此总结由摩尔定律衍生出来的IT行业产品开发规律:

1.为了不断提升芯片性能,IT公司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下一代产品的开发;

2.有了这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应用软件就会不断涌现;

3.摩尔定律使各个公司当下的研发必须针对多年后的市场。比如在Google内部,每一次基础架构的升级,都要按照目前计算能力和存储量的是被来设计,因为达到那个水平,不过是三四年的时间。

这也成为了英特尔持续进行技术研发的基石。在之后的数十年间,即使行业低迷,英特尔也在坚持进行研发投入。这种创新文化,使英特尔在高性能处理器市场上迅速占据主导地位,更是在199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依托研发上的技术优势,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首款微处理器——4004,开创了计算机时代的新纪元,也为个人电脑的普及奠定了基础。此后,英特尔陆续推出了8086和80286等系列处理器,在个人计算机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80年代,英特尔与微软合作,形成了Wintel联盟,即由微软提供Windows操作系统,英特尔提供CPU,组成个人计算机。从此,无论是出自哪家制造商的个人电脑,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的操作系统。随着个人电脑迅速普及,Wintel联盟垄断了全球个人PC市场,英特尔和微软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1992年,英特尔的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这段时期,英特尔制定了“Tick-Tock”的生产模式:以两年为轮换单位,“tick年”侧重芯片制造,更新芯片制程、提升工艺;“tock年”侧重芯片设计,革新架构。

凭借这种生产模式,英特尔既能保持研发节奏,又能通过产能需求覆盖晶圆体的巨额投资,芯片性能和制造工艺稳定提升。

从此,两年更新一次产品的英特尔在芯片研发之路上打遍天下无敌手。从45nm、32nm到22nm、14nm研发,一路水到渠成。

此外,英特尔还以IDM模式称霸半导体行业:整个产业链的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和销售等核心环节全部一手包办。这使英特尔能够在竞争中快速反应,各个环节的资源都能得到合理配置,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还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也大幅缩短了产品上市的时间。   

IDM的竞争优势

依靠成熟的研发流程和IDM模式,以及近乎垄断地位的CPU市场,英特尔占据全球半导体行业龙头地位数十年。

节节败退

2006年,Mac世界大会,时任英特尔CEO的保罗·欧德宁身穿半导体净化服,将一块硅片递给舞台上的史蒂夫·乔布斯,说:"史蒂夫,我想报告英特尔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幕是苹果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却同时也是英特尔进军移动市场决策失败的“历史污点”。

彼时的苹果公司,连换3任CEO仍深陷亏损泥潭,不得不请乔布斯出面主导大局。带着将英特尔芯片植入苹果电脑的想法,乔布斯亲自找到了欧德宁谈合作。

这一年,英特尔已经主导了世界绝大部分个人电脑CPU市场,而凭借Arm架构在小型便携设备中流行的苹果,则是最后一块未被征服的土地。   

直到2013年接受采访时,欧德宁仍然把拒绝乔布斯的合作称作"职场生涯中最后悔的一件事"。

他说,拒绝苹果的原因是报价过低,数量也有限,对当时的英特尔来说是一笔并不划算的买卖。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苹果成为了当年科技公司中的最强黑马,第一代iPhone的销量远比当时预估的高出100多倍。仅仅几年之后,苹果在智能手机上的收入就迅速超过了英特尔销售个人处理器的收入。

意识到决策失误的英特尔,也曾经试图和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厂商合作,重新进军移动市场。但受制于其生产的x86芯片不适用于小型移动设备等原因,种种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全球芯片中三分之一的产量都消耗在移动设备上,失去先行者优势的英特尔早已无力回天。

如果说错失苹果的芯片订单,意味着英特尔永远失去了通往移动时代的船票,那么后来接二连三与时代相悖的错误决策,更是加速了英特尔的节节败退。

同样是2006年,英特尔正面临AMD的正面追击。

在芯片行业,英特尔一直占据着高端市场,以高性能的CPU著称;但AMD这个始终追逐在英特尔身后的"万年老二",却凭借高性价比一跃而起,在CPU市场的占有率一度接近50%,几乎和英特尔平分秋色。

CPU市场被AMD蚕食之时,在地球另一端,依靠GPU发家的英伟达也已经开始暂露头角。

依靠与台积电的代工合作,初出茅庐的英伟达迅速占领了细分市场。而之后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更是令GPU芯片迎来了自己的“iPhone时刻”,英伟达迅速成为全球显卡芯片龙头。

长期的高额利润,使英特尔形成了过分依赖CPU市场的惯性思维,未能及时发现市场对高性能图形处理器的需求。直到2018年,营收下滑的英特尔才开始把目光投向GPU业务,然而此时的图像处理市场早已是英伟达的天下。

如果说英伟达在GPU上的显著优势,迫使英伟达重新审视其技术路线,那么台积电的崛起则是冲击了英伟达赖以生存的产业链基础。

1990年之后,全球芯片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面对芯片行业垂直分工的浪潮,IDM模式开始初显颓势。

IDM生产模式中,先进制程技术研发和生产都是烧钱的游戏,资金投入巨大的晶圆厂让普通半导体企业难以负荷。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球范围内采用IDM生产模式的半导体企业已经从30个锐减到5个。

与此同时,以台积电为代表的代工厂模式开始后来居上。低门槛的设计领域吸引了众多新兴企业涌入,专注于代工服务的台积电迅速吸引了大量上下游公司合作,间接改变了半导体产业的格局。

比如英特尔在CPU市场的竞争对手AMD,在2008年就卖掉了资金投入巨大的晶圆体加工厂,而将芯片制作转交给台积电;苹果最新发布的iPad Air系列产品中采用的Arm芯片也出自台积电之手。

许多原本依赖英特尔的企业开始将设计外包,严重影响了英特尔IDM模式的可持续性,削弱了其市场主导地位。

除了接二连三的错误决策之外,英特尔还再次贻误了AI时代的发展良机。2017年,OpenAI曾经主动寻求过英特尔的投资,计划以10亿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出售15%的股份;然而,正如在移动时代拒绝了苹果一样,英特尔的管理层认为生成式AI技术短期内难以盈利,最终又对AI时代抛出的橄榄枝失之交臂。

此外,延迟发布的10nm工艺也让英特尔的产品研发能力饱受诟病。2015年7月,英特尔就公布了10nm工艺技术,而量产发布时间从2017年多次延期,直到2019年才实现量产。这一度被认为是英特尔技术落后于台积电的证明。

2018年到2019年,尽管英特尔仍然坐拥CPU市场带来的高额利润,但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却表现乏力,逐渐被竞争对手英伟达和AMD赶超。

2020年7月,英特尔CEO鲍勃·斯旺公开宣布:公司未来的晶圆厂可能永远无法赶上进度,可能回考虑用承包商来制造7nm芯片。

在华尔街的投资机构看来,这意味着英特尔公开承认从高端芯片制造的顶峰跌落。甚至有美国媒体惊呼:特尔的"惊人失败"预示着美国芯片时代的终结。至此,英特尔市值蒸发接近3000亿人民币。

错失与苹果的合作机会、对ARM架构长期价值的忽视、芯片制程技术上的落后以及对GPU发展的轻视,使英特尔的经营表现日益糟糕。

时代终结

《财富》杂志的某篇文章曾经写道:一家公司或许能在一位糟糕的CEO手下存活,但连续4位糟糕的CEO,足以毁掉任何一个行业巨头。

从全球半导体行业龙头的神坛跌落,英特尔也积极在寻找种种方式自救,其中之一就是管理层的人员调整。

2000年至今,英特尔一共更换了五位CEO,这在人员架构相对稳定的芯片行业十分罕见。2021年2月,英特尔解雇仅仅任职两年的CEO斯旺,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老将——曾担任英特尔首席技术官的帕特·基辛格。

就任之后,基辛格宣布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一方面将芯片设计与制造部门剥离,向外部客户开放晶圆制造产能;一方面在美国各地兴建工厂,以获取政府巨额补贴等。

但种种举措收效甚微。英特尔长期受挫的股价,足以说明市场的悲观——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净亏损16亿美元,公布财报当天股价暴跌26%,成为50年以来最大跌幅。

另一个让英特尔寄予厚望的救命稻草是美国政府的高额补贴。

在拜登参加美国大选之际,曾喊出“让芯片制造业重返美国”的口号;而涵盖了制造和设计等各个环节的英特尔,也被视作支撑美国“重塑芯片制造业”雄心的中流砥柱。

2022年,美国公布《芯片法案》,将52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芯片制造业中;而英特尔则是其中获得直接资金支持最多的半导体企业,有望获得其中的85亿美元用于投资建厂。

“对于华盛顿的很多人来说,《芯片法案》的成败将取决于英特尔。”美国独立智库卡托研究所的一篇文章评价道。

然而,由于英特尔业绩表现不如预期,美国政府宣布将会延迟《芯片法案》的资金发放,这也就意味着英特尔必须通过严格的调查,业绩满足联邦政府的预期,确保资金不会被浪费后才能得到补贴。   

对于英特尔来说,从解决眼前的经营困境,到“重塑芯片制造业之梦”,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样看来,接收高通的收购对于深陷经营泥潭的英特尔未尝不是一条出路。然而,这宗科级史上最大的收购案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

一名券商行业分析人士则指出,高通想要收购英特尔,需要克服两个难题。

一是高通目前公司账面资金不足。尽管高通目前的股票市值已经达到了英特尔的两倍,但根据最新财报显示,高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共计77.7亿美元,证券52.6亿美元,自有资金总和为130.3亿美元,并不足以收购市值超过930亿美元的英特尔。

二是各国耗时漫长的反垄断调查。由于高通、英特尔的芯片业务都遍布全球市场,涉足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全球各国,因此两大半导体巨头的收购计划必须要通过各国反垄断监管部门的审查,才能进行。

芯片被认为是“国之重器”,因此对于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来说,即使并不存在明显危害该国的垄断行为,也可能出于基于地缘政治等因素否决收购计划。

如果收购能够成功,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则会就此改写。

首先,成功收购英特尔将会增强高通在移动、PC和服务器的市场地位。

美国商业媒体快公司网21日分析称,主营手机芯片的高通需要推进业务多样化;而收购英特尔后,高通将立即成为最大的PC和服务器处理器厂商,并获得英特尔旗下的芯片制造厂。

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公司,一直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AI时代的到来,它在半导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

收购英特尔,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战略上的补充,将会成为高通突破移动设备领域、进一步扩张的重要一步。通过这次收购,除了本身的移动电话芯片业务之外,英特尔应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中的芯片业务也将被高通收入囊中。

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将为高通带来宝贵的技术和专利资源。在此基础上,高通可以开发出更为先进的的芯片解决方案,并通过提升制造能力、拓展产品线等,优化全球供应链,实现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科技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假如两大巨头成功联手,高通凭借英特尔的产业链供应链进军PC市场,可能会成为一个横跨移动设备领域和PC领域的芯片巨头,这将会对全球芯片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

美国5G通信公司工程师赵志宏认为,假如高通成功收购英特尔,那么,两家公司将会通过内部资源整合,消除桌面、服务器CPU与移动CPU之间的应用阻碍,实现技术应用产业的降本增效。

此外,收购成功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大中国芯片企业(如华为海思、展讯等)在高端市场的压力。芯片产品的成本或许将继续增加,这将使中国企业更难获得市场份额,尤其是在高性能计算和移动设备领域。

也有行业专家认为,高通与英特尔的结合可能并不是一次“1+1>2”的强强联合,反而可能面临严峻挑战。因为两家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企业文化都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会带来复杂的内部管理问题。

“技术融合的想象很美好,但执行的复杂性往往不那么简单。”她说。

结语

当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的柯达公司破产之时,曾经有人遗憾地评论道:“直到破产前一天,柯达仍然在生产世界上最好的胶卷。”

这样的评论,也同样适用于接连错失时代机遇的英特尔。

数十年以来,英特尔被称为硅谷文化的最后传承者。其严谨的工程师文化、奠基IT行业基础的摩尔定律、制程工艺和研发技术上的创新能力,时至今日仍然是半导体行业的标杆。

然而,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新兴技术的崛起往往会催生新的产业形态,而一旦没有跟上技术革新的节奏,即使是行业巨头也可能无力回天,最终跌下神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代的欢呼声涌向移动时代和AI时代的后起之秀,昔日霸主的叹息已湮没在尘埃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