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瀚
登录页面还在,但账号密码错误,找回功能失效成摆设,客服电话无人接听,只有无尽的沉默。
近日,曾坐拥1.7亿用户,市值仅次于腾讯、百度,被誉为中国版“Facebook”的人人网,因陷入服务中断的风波,引发了一场关于“时代眼泪”的集体怀旧。
12月2日,官方虽发布紧急公告,称正在进行“换车”升级,期间用户数据得到保护,但这份声明,似乎并未完全消除公众的疑虑。
人人网的突然“停服”让无数用户措手不及,他们发现自己无法登录,账号密码错误,找回功能失效。
官方虽然口口声声说数据安全,但对于经历了多次网络危机的老网民来说,对这种承诺早已麻木。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所谓的升级,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还是说,这只是一块掩盖真相的遮羞布?用户们对未来充满了疑惑,而官方的沉默,更是让这种不安感愈发强烈。
这份官方的回应,是重生的信号,还是拖延的借口?我们不得不问:那个曾经熟悉的社交平台,真的还能重现吗?
01
人人网的辉煌,离不开那个时代的背景。
20年前,Facebook在美国点燃了社交网络的革命之火,而在中国,这把火点燃了人人网的诞生。
那时,QQ和博客的社交模式还停留在封闭的小圈子里,而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由王兴等人在2005年12月于清华大学创立,它如同一股清新之风,打破了旧有的社交模式,开启了中国校园社交的新纪元。
校内网的革命性在于,它不仅仅满足于文字和图片的分享,而是将人与人的连接推向了新的高度。用户可以发布日志、保存相册、分享音乐视频,这些功能在当时的QQ和博客中并不常见。
校内网的这些创新功能,无疑为中国的社交网络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在那个微信、微博尚未问世的年代,人人网迅速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凭借开放性、实名制等特点,校内网在大学生中迅速走红,成为中国最早的校园社交平台之一。“开心农场”偷菜游戏更是成为人人网的标志性符号,风靡一时。
不过,校内网的辉煌并未持久。2006年10月,陈一舟的千橡互动集团,以资本的力量将校内网纳入麾下。同年,千橡的5Q校园网与校内网合并,校内网的校园时代宣告结束。
陈一舟的雄心壮志,似乎要在WEB2.0的浪潮中,为人人网开辟一片新天地。黄色小人LOGO迅速在全国33个城市铺开,但好景不长,2007年3月,人人网因发展过慢,再次陷入沉寂。
直到2009年7月,千橡集团将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这一举措标志着人人网正式跨出校园,开始向全民社交转型。
2011年,人人网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社交网络公司,市值一度达到74.82亿美元,超越了搜狐、分众、优酷、网易、携程、新浪,仅次于百度和腾讯。
上市不到半年,在陈一舟的操刀下,人人网以8000万美元收购56网。这一举措,让人人网在视频领域的实力大增。
那时的人人网,风头无两,它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崭露头角,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实力。它坐拥1.7亿用户,被寄予厚望,被誉为中国的“Facebook”。
人人网的辉煌,是中国互联网社交领域不可磨灭的一页。
02
上市后的人人网,并没有迎来预期的顺风顺水。
2011年,亏损的序幕拉开,3020万美元的运营亏损只是个开始;2012年,这个数字飙升至9170万美元;2013年,更是扩大到1.137亿美元;到了2014年前三季度,运营亏损累计高达1.553亿美元,超过了2013年全年的亏损总额。
股价表现,则更是糟糕。从2011年5月31日的高点24美金,一路狂跌至4、5块钱的水平,并在这一低位徘徊了五六年之久。
面对这样的困境,人人网不得不开始谋求转型。
2012年后期,游戏收入超过广告收入,游戏业务一度成为新的营收支柱,但人人网并没有乘胜追击,深耕这个领域。
2014年,CEO陈一舟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宣布将资源从团购、在线视频和游戏业务转移到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导致人人网社交业务严重流失。这一转型,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转机,2015年和2016年的净亏损分别达到了2.201亿美元和1.854亿美元。
2016年,人人网又跟风进入了直播领域;2017年,又一头扎进了二手车销售市场。尽管二手车业务贡献了公司营业收入的68%,但依然无法扭转人人网社交平台亏损的命运。
在人人网多次转型尝试失败的同时,其他社交平台却后来居上,稳占市场主要地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人网却错失了转型的最佳时机。
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凭借便捷性、功能丰富性等特点,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社交必备软件。而人人网,却停留在PC时代,未能持续深耕社交领域,功能单一,用户体验差,逐渐被用户抛弃。
遥想当年,人人网的基因要远远好于它们。但在其他竞争者的夹击之下,人人网自己却打乱了发展的步骤。
面对困境,人人网尝试向团购、视频、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扩张,却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反而拖累了主营业务。
这一战略的失利,进一步加剧了人人网的困境。
03
从2018年开始,人人网经历了重要的转折点。
2018年11月,人人网挥泪告别,以2000万美元的低价抛售了社交网络的全部资产,APP随之下架,仿佛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但故事并未就此结束,2019年底,多牛传媒携新“人人”APP卷土重来,试图重温校园社交的旧梦,这一动作迅速点燃了网友的怀旧情绪,相关话题阅读量飙升至2.6亿,人人网似乎又回到了聚光灯下。
人人网的回归,如同一场盛大的重生仪式,明星云集,热闹非凡。在其举办的“2019第十届互联网牛尔人人盛典”活动中,受邀到场嘉宾多为明星,如柳岩、李光洁、钟丽缇、高鑫、张大大、郑媛元、辰东等。
但好景不长,到了2024年12月,人人网再次遭遇“停服”、无法登录、“丢失”数据的危机,用户们的担忧和不安情绪再次被点燃。尽管官方承诺数据安全,但用户们对无法登录和数据丢失的担忧不减,他们的记忆和青春,似乎被锁在了无法访问的相册里。
官方的回应是一次“换车”升级,用户数据得到了保护,而我们被告知要耐心等待“新车”上路。这意味着人人网并未消失,而是在经历一次重大的变革。但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夹击下,人人网的回归之路显得异常艰难。
在当前的社交市场格局下,校园社交产品的生存空间已被挤压得所剩无几。即使是社交巨头腾讯,也在校园社交领域屡战屡败。支付宝尝试社交的艰难,更是证明了社交领域的复杂性。
人人网的回归,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做好社交产品绝非易事,更何况是重拾旧日的辉煌。
对于85后、90后来说,人人网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平台,它是青春的印记,是记忆中的“偷菜”日子,是欢笑和泪水的集合。人人网的回归,是一次对青春记忆的唤醒,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次致敬。
如今,人人网已经停止服务,未来是否能够重振旗鼓,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人网的停服和升级,触动了无数人的情感神经。
它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对社交网络本质的一次深刻反思。社交网络的成功,不仅在于用户数量,更在于能否持续创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我们期待着人人网的“新车”能够顺利上路,带给我们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交体验。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的青春记忆该如何安放。
人人网的故事,还在继续……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