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体公司上市首日破发,专注创投圈的这两人却身价过亿

科技媒体公司上市首日破发,专注创投圈的这两人却身价过亿
2019年11月13日 18:11 EMBA微金

22岁的大学生,以创投内容服务起家,做出了一家科技创投媒体独角兽,这家公司自成立之初的宣传口号就是“让一部分人看见未来”。

这家公司就是36氪。

2019年11月8日,科技媒体36氪成功赴美成功,定义经济为“中国新服务”第一股,股票代码为“KRKR”。

此次36氪IPO发行138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ADS相当于25股36氪的A类普通股,融资规模2000万美元,不但募股数明显低于此前36氪申请期望的360万股,而且发行价处于发行价区间14.50至17.50美元的最低端。

国人对36氪更多的印象是微信公众号头部大号,粉丝数高达百万,平均每天1.5篇10W+文章,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创业自媒体之一。

22岁摸爬滚打的创始人

36氪的创始人刘成城,称得上是年轻有为,这个1988年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的青年,从小就对互联网高科技领域的新鲜玩意很痴迷。

17岁那年的雨季,你是否还在期许着未来,回忆着童年的点点滴滴?17岁的刘成城却已经和两位同学约好要去中关村创业。虽然后来被老师给抓了回来,但这颗想要创业的心火不仅没有被浇灭,反而越燃越旺。

他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编程专业,但不安于现状的他在大学期间不停地在折腾着创业的新点子,不是创办了团购网站,就是像同学卖电脑设备,直到大四那年,这个年仅22岁的青年创办了36氪,才开始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刚创业时,那是2011年7月,他选择在人大附近租了一个居民楼来办公,便宜实惠不说,还能当宿舍,他就在居民楼里发帖招聘。

当时面试行政助理了,本来和姑娘约好了下午三点面试,但姑娘一看是居民楼,以为公司不靠谱,吓得掉头就跑。

刘成城只好加工资招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远在广州的王壮当时拿着3000块的工资,发现刘成城的开价多500,卷着铺盖就来了;海口诺基亚店的马超也盘算着来这里可以涨50%的工资,下定决心奔向北京——他们后来成了36氪最初的联合创始人。

当年11月,他拿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从此开始了36氪多变的业务摸索之路,刚开始36氪的业务是紧跟全球最前沿科技产品的报道,进行翻译,让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者耳目一新。

后来,开始逐渐增加原创内容,帮助国内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原创报道,帮助这些企业提高曝光率。

创业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他逐渐摸索出一些企业增值服务,并开始针对创业者进行创业孵化,开启了氪空间,又推出众筹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包括办公、法务、工商、对接投资人等早期创业资源问题。

彻底退让以引进人才

36氪的创始人刘成城的能力毋庸置疑,本身技术出身的他,对科技创新方向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年轻,难免有孩子气的时候,比如他每天晚上回家都会打半个小时游戏,美其名曰换脑子。

创始人打游戏令人吃惊,在决策方面,有人问缩在角落里的他什么意见时,他会十分坦诚的说:“我不知道,我没想好。”

随着36氪逐渐转型为创业项目孵化者,推出了氪空间、鲸准两个项目,与氪媒体共同组成36氪集团三大核心业务。刘成城的重心也随之转向集团大方向,作为其最核心、也是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媒体业务急需一个“能力者”执掌,这时,冯大刚出现了。

2016年,为了媒体业务更好的发展,36氪分拆了媒体业务,邀请了前《第一财经周刊》联合创始人,后转型成为经纬中国投资人的冯大刚加盟,并担任首席执行官及联席董事长。

加入36氪以前,冯大刚已经积累了10年以上的媒体经验和近5年的创业投资经验。而他之所以选择重回媒体行业,据说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36氪让其“重新发现了媒体的价值”。

冯大刚加入后,36氪组建了深度报道团队,推出深氪品牌,提升了旗下媒体业务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为了让冯大刚展开手脚,36氪不仅给权还给股,使他成为36氪媒体公司实际上的第一大股东,持有164445601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7.5%,创始人刘成城持股则不及冯大刚的一半,实际持有58749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6.2%。

根据36氪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市值5.69亿美元(接近40亿人民币)来计算,其创始人和大股东均身家过亿,即使上市首日破发,截止13日已经跌至3.34亿美元,这两位创投圈资深人士,仍然身家过亿,实现了财富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36氪上市的今天,其创始人也刚刚满30周岁,堪称最年轻的中国上市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而且尽管在媒体公司的持股不及冯大刚,但在集团里,刘成城还是当家人。

企业增值服务市场进入视野

36氪在媒体行业内的主要竞争者虎嗅、钛媒体,也曾有个比较有趣的段子,“当年媒体圈公关相爱相杀的段子,36氪:我想写谁就写谁;虎嗅:谁骂我我就写谁;钛媒体:谁让我心里不痛快我就写文骂36氪。”

这三家科技媒体之间的竞争一直十分激烈,不过从访问数据上来看,36氪始终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其PV浏览量每周平均(八周数据统计)可达120万,虎嗅为41万,钛媒体为27万。

36氪的营收数据比竞争对手要高出不少,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205亿元、2.991亿元、2.01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90万元、4050万元、-4550万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4550万元。

36氪的收入来自三个方面:传统的线上广告、企业增值服务以及用户订阅服务,2019年上半年,36氪线上广告服务收入为7947.7万,占比达到39.5%;企业增值服务收入约为1.01亿,其中整合营销业务收入9125.9万、线下活动收入759.5万、咨询服务收入221.8万;订阅服务收入2132.5万,广告占收入的绝对地位在进一步弱化,不过广告、整合营销之外的增值服务其实占比较低。

36氪的上市,使得企业增值服务市场被进一步挖掘出来,中国每年新增的企业就有数百万,这其中可以挖掘的增值服务非常多,投资、宣传、办公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不过36氪的成功,除了内容优良之外,与其股东密不可分,其第二大股东系API,API是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高达16.1%。阿里巴巴集团的入股,使得36氪背靠大树,不仅得到了阿里巴巴的资本输血,资源支持,其业务营收有非常大一部分是来自阿里巴巴集团。

由此可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股东或合作伙伴,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企业融资不该是为钱而融,而应该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成长。

参考资料:百科、每日人物、ipo观察、野马财经、品牌内参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