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机、乘客的眼皮底下“跳舞”的平台抽成,究竟如何规范?

在司机、乘客的眼皮底下“跳舞”的平台抽成,究竟如何规范?
2021年05月08日 18:01 EMBA微金

合理的平台抽成

助力网约车行业生态平衡

近日,新华社连续发文,追问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高抽成”问题。

据新华社调查,滴滴等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超过20%,有时甚至高达50%。面对这样的“平台霸权”,网约车司机们被“困在系统里”,乘客也只能以更高的价格换取服务。

网约车平台作为营利性机构,收取服务费无可厚非。但抽成比例到底该是多少?抽成应该如何计算?到底怎么平衡各方利益?这些问题至今并不清楚。让人不解的是,面对媒体质疑和公众关切,网约车平台此前一直对关键问题讳莫如深,将其视作无法示人的“商业底牌”,企图继续含糊其词中“牟暴利”。

1.滴滴的回应

5月7日晚,对于近期引发的网约车“抽成”争议,滴滴给出了回应。

滴滴表明态度称,“我们关注到司机师傅、媒体、自媒体通过个别账单对比、司机采访等方式关注报道‘抽成’等问题,感谢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滴滴官方统计数据表示,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然而,订单之中存在一部分司机收入占比较低的订单,如顺路单;其中,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

事实上,滴滴司机和乘客分别实行独立的计价规则,当一个订单成功匹配后,如下图所示,司机和乘客根据单独的计价规则分别计算车费。由于受不同城市、订单距离长短、时间长短、路况拥堵等因素影响,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车费的比例也不一致。

之前曾有车友现身说法:“我接过一个拼车单,三个人,总共付了25.5元,而我只到手10.5元。之前做拼车单的时候,并不知道乘客实际支付了多少,上次偶尔一问,发现居然抽了这么多!几乎60%的比例。如此高的抽成比,不亚于明抢。”

由此可见,司机并没有议价权。尽管司机名义上是与平台合作的个人经营者,但是在自己能拿到手的运价、抽成等方面,并没有话语权。

前几天,一个长途单中途被加价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80公里的长途单,司机到手只有单程费,回去要空跑,再加上返程的高速费,一趟下来,根本不赚钱。

司机问询乘客是否可以加价,被乘客怒怼“我已经付了钱了,你要是觉得钱少,你可以不接啊,加价是什么道理?”最终,司机被乘客投诉,申诉无门,平台还给了相应处罚。面对平台对运价和抽成的调整比例的改变,以及规则的制定,司机只能接受或者是退出,别无选择。

在此种种夹击下,网约车司机收入普遍下滑,养家压力山大,众多司机的承受能力已经被挤压到了极限。

2.合理的抽成比例到底该是多少

公众对网约车平台企业抽成比例的质疑,主要源于三方面:

首先,平台抽成比例的不透明。相比之下,传统出租车行业,出租车公司收取管理费也长期存在金额较高的争议,但相比之下更加直观透明,可以让新进入者形成相对明确的心理预期。

其次,传统出租车行业是对公共交通的补充,在出租车数量、司机准入和运价上都存在严格的政府管制,难以及时满足差异化需求的发展。所以,相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公众会对网约车平台有更高的心理预期,无论是在便捷性,还是服务质量、公平竞争方面,所以当实际情况与心理预期存在较大落差时,自然会对平台企业产生比较强烈的质疑或者失望感。

第三,由于2014年阿里巴巴投资的快的、腾讯投资的滴滴合并,2016年滴滴又成功收购了百度投资的优步中国业务,使得滴滴在网约车行业实现了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所以无论是交通部,还是社会舆论,都对滴滴涉嫌行业垄断的现象存在严重担忧。遗憾的是,无论是原商务部反垄断局,还是2018年4月重组后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至今都没有公开对滴滴前述两例经营者集中案件的反垄断审查结果。这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滴滴涉嫌行业垄断,大而不倒的担忧。

实际在2019年,有关部门就发文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主动公开定价机制,保持加价标准合理且相对稳定。

今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2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方案》就网约车相关问题提出了对应举措,包括引导平台合理化抽成等问题。

从全球范围来看,据报道,Uber曾在2016年宣布在美国市场已经实现了盈利,当时的平均提成比例为25%,但大多数收入都被营销宣传、客户支持和软件开发等开支抵消了。目前来看,国内的情况也差不多,多家平台的提成比例,在20%上下浮动。

其实影响这个比例的因素有很多,城市、距离、时间、拼车与否等因素,都会影响抽成比例。比如,为了让司机在出行高峰时段、需求旺盛的区域多接送乘客,平台会用补贴激励司机多劳多得、提供更好的服务,类似出勤与服务奖金。典型的是春节期间,用高补贴留住司机。客观来说,这种高抽成再返奖的模式,让网约车相比传统的出租车公司,能实现更高的运力调配和服务质量管控能力。

还需要看到,决定抽成比例的还有技术研发、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纳税等各种成本。比如安全成本,建立一键报警,建立庞大的客服体系,这些传统出租车行业没有的功能,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安全水平,需要耗费成本。

3.小结

共享经济是一个共享生产力的行业。一个平台的司机,也可以同时是另一个平台的司机,司机容易在不同平台之间流动。从消费者端来说,虽然下载新的APP有难度,但是从地图等APP进入也是无缝的,特别是小程序的出现,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很多,切换也容易。在这种态势之下,只要保持充分的竞争性,服务价格还有市场调试的空间。

司机账单显示不够清晰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清晰的账单,可以让司机更直观、更理性地了解自己的付出。让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成为阳光下的“计算”,这是网约车平台必须完成的一个环节。

财经下午茶综合自金财经、红星评论、网约车情报局、techweb、绍耕的竞争法冷思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