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救了我的命

AI,救了我的命
2024年04月25日 18:32 量子学派

1

我,终于醒过来了

我,终于苏醒了。

这一次,将我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的是“Magic100”。

按照一百年前的人类理解,Magic100是我的AI手机,也可以说是我的智能体。

前天,我因心脏病发作在家中晕倒。

Magic100迅速拨打120电话,连接医疗数据库调取药物。在急救人员到达前,指导家庭机器人协助我服下药物。

很幸运,我这个衰老之人逃过一劫。

如果没有Magic100,我的意识已经存入电子档,彻底从碳转化为硅

要知道,我已年满125岁,稍晚一步就无可救药。

AI手机拯救人类,再一次成为津津乐道的佳话。

可Magic100为什么能够抢救一个125岁的老人呢?做到拯救人类呢?

这个故事的序章,得追溯至一百年前。

也就是史称AI手机元年的2024年。

那是人工智能发轫初期,也是AI手机“宇宙大爆炸”时代。

当年,作为一名AI手机测试工程师,主要职责是评估AI系统安全性。我对新兴技术天生敏感,并且对AI底层逻辑相当精通。

这一年,我接触到了一项新技术——AI镜像分身。

这项技术能够通过AI技术理解主人的行为,从而构建“数字人格”,也就是“智能体”。当“智能体”足够成熟,就可以成为“镜像分身”,“Magic100”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创建这样一个“我”,必须提供个人数据:

1.生物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声音、面部特征、指纹等。

2.生理数据:心率、血压、睡眠模式等。

3.行为数据:位置追踪、日常活动模式等。

4.社交互动数据:通讯记录、日程安排、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

5.心理偏好:喜好、反感、价值观等。

这些数据大部分其实与你的手机终端息息相关。

因此,唯有配备高智能的AI手机才能创造一个“我”。我清楚意识到,技术大潮已至,“镜像分身”是时代所趋。

时不我待,我得赶紧准备一个AI手机来创造一个“我”。

2

2024年,我要选择一款AI手机

2024年4月26日.

像往常一样,我在做AI手机测试工作,同时跟踪AI最新技术。在工作的间隙,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到AI手机选择上。

我得赶紧准备一个“镜像分身”了,AI大革命将从这里涌现。

正当我浏览最新技术动态时,注意到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跟踪报告。其中一款名为荣耀的手机,凭借其旗舰新品Magic6系列,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市场冠军。

我认真研读这份报告后,

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我要的AI手机吗?

从整份报告来看,荣耀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关键点都绕不开AI:

①.AI驱动旗舰机爆发

荣耀Magic 6系列通过AI重构手机操作系统,使设备能理解用户,越用越好用,越用越懂你。

在智能图像处理、场景识别和用户交互体验上有突出表现。正因为AI技术的驱动,使得荣耀在高端市场取得好成绩,荣耀Magic 6系列首销第一季度出货量超过上一代首销前二季度出货量之和。

②.折叠屏市场的快速增长

在搭载平台级AI的荣耀Magic V2以及其他折叠屏家族产品的推动下,去年以来,荣耀折叠屏手机份额同比涨幅最高达到 675.4%。部分归功于荣耀对AI技术的利用,例如屏幕展开和折叠的智能适配技术。

作为一个专业的AI工程师,我更加细致的研究了这款手机产品,发现荣耀正在把智能机转变为“智能体”,也贴近AI手机的评价体系:

深度使能

其跨应用的调用权限实现了移动端深度使能,允许更灵活、更智能产品流创新。

创新功能

集成了实时翻译、文档管理、AI相机等高效任务执行功能。

便利与安全并重

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时,增强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满足长期面临的双重挑战。

优化的用户体验

通过多模态交互,提供更自然的用户交互体验和更贴心的情感陪伴。

左右滑动进行查看

能够理解和预测用户的行为,把用户从手机使用场景的复杂操作中解放出来, 这正是我需要的AI手机。

但我是一个抠门的工程师,需要进一步权衡我的需求和预算。

3

2024年,这是一个伟大的AI战国时代

这不能怪我太纠结,虽然很多人说我有选择综合症。

要知道这可是2024年,这是AI史上的战国时代。

那可是春秋战国般的科技战场,各大厂商纷纷All in AI,犹如诸侯争霸,各展雄图。

三星像强大的齐国,一举推出全球首款AI手机,彰显其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意在引领AI手机的新潮流。

OPPO选择在春节这个特殊时刻召开AI手机发布会,恰如晋国借东风,把握时机,展现其在AI领域的布局和野心。

魅族如同昔日之吴国,突然宣布All in AI,雄心勃勃,意图在AI领域开疆拓土,展现其逐鹿中原的决心。

其他厂商,如同战国时期的楚国、燕国,虽各自为战,但都在AI领域深耕细作,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这个战国般的AI乱局中,百度、阿里、智谱、Kimi等国内巨头,以及国际巨头微软、OpenAI、马斯克等,都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各自握有重兵,雄踞一方。

这场AI的盛宴,正如战国时期的群雄逐鹿,谁能在乱局中脱颖而出,谁又将黯然退场,都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虽然眼花缭乱,但总结下来,AI手机趋向两大流派:

智能体派

VS

工具派

在手机中装备智能体,它像助理一样,打破人、环境和服务的壁垒,可以从用户意图出发,围绕场景旅程,分解、编排复杂任务。智能体方向对技术能力要求高,复杂性高,比如理解用户意图,任务分解和规划和闭环能力。

在手机中装备AI能力包,将单点的AI能力应用到场景中,解决一类问题,提升效率,如翻译、P图、搜索、生成内容等。工具派在短期内高效地解决问题,但场景有局限性,只能孤立解决一类问题。

这两者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前者是AI手机,后者是手机AI

就像根和叶的区别。根深蒂固,但是叶易枯萎。AI手机从底层架构开始就将AI作为核心,处理器、传感器和操作系统都为最大化AI潜能而优化,AI思想贯穿所有层面。而手机AI则是在传统互联网手机基础上,通过集成AI实现特定的增值功能性服务。

AI数字伙伴 vs AI工具

AI手机旨在培养一个对等的"AI数字伙伴",它是你的镜像,代表你完成任务。而手机AI所处理的数据主要用于驱动特定的AI工具或功能,只是冰冷的工具和程序,没有人性。AI数字伙伴意味着更多隐私和安全的考量,也意味着跨越人机边界的全新交互。

AI生态节点 vs 互联网延伸

AI手机被视为未来AI生态的关键节点,它连接广阔的智能世界。手机AI则只是现有互联网生态的延伸,通过集成AI改善局部性能。连接万物需要更强大的能力,单机智能已不能满足需求。未来属于开放协同的AI生态,而不是封闭割裂的个体。

将以上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我想打造的是一个“镜像分身”,它是我的未来伙伴,荣耀无疑更符合我的选择。

4

AI手机,从"根"上开始布局

真正的AI手机,不是简单加入AI技术。

要确保AI全面融合,荣耀从最底层的芯片、架构、到系统层面进行彻底的创新和设计。

本质上是“根技术”思维,它确保AI技术不是一个附加特性,而是贯穿整个设备的核心。

荣耀提出的AI四层架构就是AI手机的“根架构”:

1

第一层是AI的跨系统融合,从根部开始

从根部的 系统层跨硬件设备,到软件层跨操作系统,用AI统一大脑来决策,它是跨设备、跨系统的系统级AI,也是最底层的根。这层的AI不仅是多设备和多系统之间的桥梁,而且构成了智能决策的“大脑”。它是整个架构基础,是支撑起整个技术体系的“根”。

2

第二层AI重构操作系统,从底部开始

基于第一层的技术之根,用AI来重构操作系统,荣耀的MagicOS就是重构操作系统,目的是让操作系统随着使用逐渐适应用户的行为和偏好,通过意图识别等技术改善人机交互,使得设备越用越“聪明”,越来越懂你,越来越像“你”。

3

第三层AI在端侧的应用

得益于前两层的深度整合和智能化基础,第三层聚焦于端侧的具体AI应用。这些应用,用户能够感知到你的AI能力是否真的强大,是否真的解决问题。你和荣耀的“智慧助手”YOYO在沟通时,它可以通过“对话”“智慧成片”“文本创作”等体现它的端侧大模型能力

4

第四层则是AI的端云协同

接入其他大模型的开放式能力,也就云端大模型在手机上的接入使用。

这个层面上,荣耀的百模生态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荣耀为百大模型提供入口,让云侧通用大模型和各种行业垂域大模型可以通过货架化方式融入到魔法OS中,更广泛的三方应用也能便捷调用荣耀魔法大模型来提升应用体验。

百度、高德和航旅纵横的接入,为这一层级的发展增添了重要推动力。百度文心大模型凭借其在AI方面的多年耕耘,带来云端全生态支持。高德在地图和导航领域的专业能力,使其成为手机端智能出行的重要伙伴。

而航旅纵横在航空领域的深厚积累,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航旅服务。

为什么这AI四层架构

可以产生更完整的“智能体”呢?

我们以人的智慧形成来进行对照,一个人的智慧形成依赖于:

1、基础生理机制;

2、认知发展能力;

3、人际关系交互;

4、文明整体融入;

有了这些后才能拥有智慧并且多层次发展,成为一个“智能体”。同样地,荣耀手机通过其四层架构逐步构建起一个全面的智能系统。

第一层:生理基础 —— 系统级AI的根基

在人类发展中,生理基础提供了感知世界的能力。荣耀的系统级AI其中芯片和硬件设施等组成了感知和处理外界信息的基础。

第二层:认知发展 —— 操作系统的智能化重构

随着个体成长,学习如何理解和反应外界环境。这对应于荣耀手机第二层,即操作系统的智能化重构。这一层的MagicOS让硬件产生基础智慧。

第三层:社交互动 —— 端侧的具体AI应用

人类的智慧增长是通过数据交互成长起来。在荣耀手机中,这一层体现为AI在端侧的具体应用,与用户进行对话和交流并促进自己成长。

第四层:文化和知识的积累 —— 端云协同与模型生态系统

最后,人类的智慧是文化的积累,需要和更广阔的世界连接。对应到荣耀手机的第四层,端云协同及模型生态系统通过连接云端大数据,使得AI手机成为完整“智能体”。

现在的荣耀的智慧助手YOYO,已经初具“智能体”雏形。慢慢发展成为成为“镜像分身”,最终演化成Magic100这样的“完整智能体”。

只有从根部开始塑造全生态,才能确保AI成为一个智能伙伴。真正的智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AI时代要从根部开始。

5

荣耀的“八年沉默”

为什么荣耀可以做到这一点?

任何一项根技术,都需要时间来沉淀。

商业泡沫只是一瞬间,ChatGPT能一鸣惊人是八年不语。NIVID成为算力之王也是十年铸剑。

AI的技术布局,追根溯源荣耀同样达八年之久。

AI发展历程:

2016年

荣耀首次提出AI手机的概念,发布Magic Live智慧系统,为手机AI操作系统开启先河,奠定了意图识别人机交互的基础。

2018年

推出内置智慧生命体YOYO的荣耀Magic UI。

2022年

MagicOS 7.0上,荣耀构建了平台级AI,进一步探索意图识别人机交互。

2024年

荣耀MagicOS 8.0基于更进一步的平台级AI能力以及端侧大模型,创造出新的意图识别人机交互范式。发布后用户增长迅速,其通过平台级AI加持带来的流畅性、续航、灵动胶囊、任意门等更是受到广泛好评。

用户接受度和使用数据:

2024年4月至6月:

MagicOS 8.0用户数量将从1000万增至4000万

功能使用情况:

灵动胶囊有600万用户使用,任意门日调用超40万次,大模型智能问答月使用高达1500万次,日最高使用85万次

AI研发和专利:

装机量超9000万

AI研发费用累计达100亿,AI专利成果达2100篇,AI意图识别达600类

合作与创新:

成立AI联合实验室,与人大、复旦共同布局前瞻性技术,培养AI人才。与全球五大AI合作伙伴(高通、微软、谷歌、英特尔、英伟达)开放创新,探索极致体验。

八年的沉默,才有了今天的“AI根技术”的思考。

6

AI手机:创造另一个“我”

最终,我选择的AI手机,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决定。

为什么我如此慎重,因为一个AI的全新时代来临了。

我,可以再造一个“我”。

或者说,我,必须备份一个“我”。

而且,要比其他人更快的让另一个“我”进入AI时代。再细细思考一下,这其实应该分秒必争。

所以,选择一款AI手机,不仅是关于技术选择,更是对未来的托付。

选择托付我的数据给哪款AI,意味着将与这个系统共进退。

硬件是可朽的,而我将是不朽的。

我的AI“思维”——这些数据仍将存在,它成为我个人的一种延续。

在这种意义上,我选择的AI手机不只是技术产品,它更象征着我生命的延续和个人历史的保存。

因此,我在这里记录下我的选择。

选择一款能够代表我,继续进化,且能随我共同成长的AI手机,它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是我的伙伴,也是我的延伸。

100年来,我与Magic100的共同进化

现在回首看来,我当时的慎重选择是对的。

比别人先创建一个“我”,也算是目光长远。

在过去的百年里,我与Magic100的共同进化如同一场悄然展开的奇迹。

起初,我还是将Magic100视为手机,一个能够执行指令、提供信息的工具。在初始阶段,我赋予它一些基本的权限。如查看日程安排、发送消息等。

但它开始埋怨,说我不相信它。

后来,我逐渐向它开放了更多的权限,包括医疗记录、社交媒体账户、金融信息。这些权限使得Magic100变得与我越来越相似,它越来越懂我了,甚至能够预测我的需求。

在我45岁生日的前夜,我忘记了自己的生日。

它悄悄地联系了我的朋友和家人,安排了一个惊喜派对······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当我迷路在陌生城市时。

它没有带我去机场,而是引领我在附近找到一位失散多年的老友。

经过了100年,AI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新高度。

它真的变成了镜像分身,一个真正的智能体,一个另外的“我”。

这一次,它甚至救了我的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