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新坐标”中打开自己

2023年,在“新坐标”中打开自己
2023年02月03日 00:08 新华报业网

人与自然、科技的关系,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这也让很多人站在2023年开端,更深刻地体会到一种“辞旧迎新”的感觉。

打开社交媒体,“2023年哪些行业会先‘阳’起来”“共享经济将会出现哪些创新模式”“如何抓住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商机”……经济学达人、行业精英们争相输出着自己对于行业“风口”的宏观判断,而B站一位up主也在海外旅行的个体经验中有了微观洞察:“环保绝对将是今后的关键词。如果你的出行方式不够环保的话,现在一些民宿甚至会拒绝你的入住!”不止于网络端,回归现实,新年的围炉煮茶,返乡与聚会,亦折射出人们就业观念、婚恋观念、消费观念的改变。

一切都在向新而行。就连人们看待世界的维度,也在悄然改变。从《开端》《天才基本法》等最近几年大火的影视作品中不难看出,创作者构建的“时空隧道”正在被不断拉长、延宽,就像过去提到二十年是个很漫长的岁月,但今天,我们回望2003年,却感觉似乎并没有那么遥远。

当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变长”时,我们每个人的世界也正在“变宽”。这也要求,2023年,我们必须在新坐标里打开自己。

为什么要建立“新坐标”?

举个例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曾在节目中提到,考入他们学院的孩子成绩都很优异,很多人甚至在中学时代都没考过第二名。也因此到了大学这个新平台,有的人因为名次的下降就否定自己。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用“旧的尺子”在刻度“新的天地”。当世界变大了,我们衡量的尺度也要跟着改变;有时候不是不优秀了,而是因为优秀的人变多了。

“今天看到有数据说,00后中四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有副业,而我还在打着第一份工,好焦虑……”这位网友的发言很典型,当我们随时可以连接到更多人群的时候,如果没有正确的“坐标”,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内耗之中。

那么怎样建立“新坐标”呢?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当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脑容量时,“脑子”就跑得比“身体”快。而当我们生活在“观念”而非“体验”里时,所有的关系将会变得更脆弱,无法产生深度连接的美感。所以,适当地从虚拟空间抽离出来,去亲身感受自然界的微风细雨吧,只有当思维与体验深刻结合,所产生的真实性才能抵抗孤独感。当然,很多人也在想方设法对抗算法。比如近来,一款法国人设计的社交软件“Be Real”下载量激增。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用户每天有且仅有一次上传照片的机会,且系统决定的“窗口时间”是随机生成的。当用户收到系统提示,只有2分钟的拍摄时间,无论是自拍还是拍下眼前的事物,用户都无法对照片进行任何修饰,这让Be Real上的照片更为真实。

如果说2023年是社会观念转型年的话,那么归根结底,只有不断丰盈内心,提升精神世界,才能建立真正的人生坐标。作家余华录制《我在岛屿读书》时曾为一间海边的书店取名“分界”。在他看来,生活同样需要有分界的姿态,分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可以避免从一个角度看待事物。 “人是很容易沦陷在‘自我’‘小我’里的,而阅读让你打开了世界,让你看到大海是那么辽阔,无边无际,视野完全不一样了。”

今天,在新的时代,最好的破圈其实就是深耕自己。纪录片《聪明生活经济学》里记录了一个名叫琳赛的女孩的人生“蝶变”,或许有参考价值。原本干着两份服务生的工作,薪水很低的她,有焦虑症和抑郁症。后来在规划师的指导下,她辞掉了一份工作,把自己喜欢的画画和宠物联系在一起,找了摆地摊卖画和替别人遛宠物的兼职,并不断探索自己,找到了人生新的出口。

当然,新坐标还包括不断地和以前的那个自己相比:我成长了吗,学会宽容了吗,更加自信了吗,遭遇挫折能坚强地站起来吗?每一次对自己的突破,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 姚依依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