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潮流社区公司,孵化出全球月访问300w+生图产品 | 对话一线

国内潮流社区公司,孵化出全球月访问300w+生图产品 | 对话一线
2024年09月04日 18:17 白鲸出海

在去年的榜单中,我们观察到以 Midjourney、Leonardo.ai 为首的生图产品都获得了不少的流量。但从 7 月份的榜单中我们看到,Top10 的 AI 生图产品无一例外都出现了流量下滑,而 Midjourney 36% 的环比降幅,格外扎眼。

本月 AI 生图产品 Top10 的流量均出现下滑|图片来源:AI产品榜

生图产品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吗?在出海 AI 生图产品 Tensor.Art 的运营负责人思禹眼中,显然不是,不仅如此,她认为现在的市场中可能孕育着新的机会。Tensor.Art 7 月的网站流量达到 397W,7 月环比涨幅达 14.4%,算是一匹小黑马,暂时还未被收录到产品榜单中,目前大概能排在生图产品流量第 9 的位置。

因工具而来,因社区而留下

Tensor.Art 立项于 2023 年 5 月,最初的定位是一个基于 SD 开源生态的模型托管平台。简而言之,用户可以基于市面上最新的基座模型,上传自己的衍生模型、训练模型等等,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托管服务,并与模型厂商进行合作,解决商用授权等问题。“我们的初衷是降低普通用户使用 SD 的门槛,但单纯的做一款生图产品不足以打出差异化。”思禹补充道。

TensorArt 官网首页

从 Tensor.Art 官网首页来看,与大多 AI 生图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用户上传的各种衍生模型,比如 Checkpoint 和 Lora,针对高阶用户的 Workflows,被打包成更便于 C 端用户使用的 AI 工具等等,在其他网站上,都有类似设计的影子。面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 AI 能力,并以一些方法激励高阶用户上传更多模型与内容,以此形成社区,构建壁垒。

但我们,其实是做得最早的。包括一些创作者活动,C 站(CivitAI 全球最大的生图社区)也是看我们做了之后才跟上的。其实一开始我们是想做 C 站模型部署的服务商,但后来想了下,C 站能做的我们都可以做,就坚定地自己做社区了。”

思禹给到的信息,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本就入局较晚的 Tensor.Art,是怎样的洞察,让他们快人一步。

“其实我们做社区是有基因的,Tensor.Art 是回响科技背部孵化的项目。回响科技创始人沈振宇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北大,2009 年,他创立了摄影爱好者社区“图虫网”,在当时的摄影圈名噪一时。2014 年,字节收购了图虫,沈振宇和团队加入了字节,历任时光相册业务负责人,抖音产品经理等等。2018 年,离开字节之后的沈振宇,创立了回响科技,做了年轻人兴趣爱好社区和交易平台“千岛”,专注剧本杀、潮玩、K-pop 等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文化。

振宇本来的研究生专业方向就是人工智能,虽然之前千岛的产品里用到的 AI 技术不多,但是自从 Stable Diffusion 发布之后就在持续研究 AI 图像生成的技术,在使用了 Civitai 之后,他发现每次体验新模型都需要下载几个 GB 的模型文件实在是太痛苦了,于是萌生了做一个在线 AI 模型推理平台的想法。从项目立项到 Tensor.Art 上线,我们只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一开始海外运营团队只有 2 个人。”思禹回想立项时的场景。

这种背景,让 TensorArt 本身带着更浓重的社区色彩。目前回响科技已经先后完成了 3 轮融资,背后投资者有红杉、BAI、高榕、险峰等,也有大量投资人对 Tensor.Art 表示很感兴趣,但暂时还没有分拆和独立融资的计划。

“社区是理解用户,也是无为而治”

“从零到一其实是最难的。”思禹回忆道,在 Tensor.Art 进入市场时,Midjourney 等入局早的产品已经在欧美等核心市场,获得了流量,站稳了脚跟,Tensor.Art 显然无法硬刚头部市场。“所以,当时我的思路是对 AI 非常感兴趣,文化包容度比较高,且有一定用户规模的非头部市场,也就是所谓的‘T2 市场’。”

思禹分享了找到首个入驻 Tensor.Art 的创作者 Meina 的过程:“当时找到她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他当时在 C 站动漫分区排名第一,声量够;二是她来自韩国,是“T2 市场”之一,符合整体策略。在和她建立联系后,我并没有直接说服她来体验或者加入我们的网站,只本着求教的态度让她来为我们的网站提意见,后来慢慢才说服了她来体验和入驻 Tensor.Art。”Meina 也给 Tensor.Art 带来了首批用户,大概 200 人。

后面团队又瞄准了第二类可以帮助冷启动的人群,粉丝量在 1000-2000 的 AI 生图 YouTuber。思禹表示:“这类人群对 AI 感兴趣,愿意尝试新产品,我们通过提供算力,吸引了不少这类创作者,1000-2000 粉丝量这个数据则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如果粉丝量太高的话,‘谈判’会很有难度。”

靠着这种策略,从零到一万 DAU 的这个阶段,Tensor.Art 没有花一分钱的推广成本。

Tensor.Art 的活动 Event 标签

而在之后,Tensor.Art 也一直通过活动来维持与创作者的紧密联系。思禹介绍道:“去年 8 月份,我们尝试做了一个活动,为上传模型的用户提供一些现金或 4090 显卡之类的奖励,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活动参与的人数非常的多,我们就把活动固定了下来,之后又扩展了其他类别的活动。“通过活动,Tensor.Art 接触到了更头部的一些创作者,进一步推动了用户的增长。

在与创作者交流的过程中,思禹逐渐发现,这些深耕 AI 赛道的创作者需要承担不少的设备成本,如果单纯为爱发电的话,很难坚持下去。我们也并不想单纯用钱留住创作者,除了成本考量外,其实也不利于社区粘性,总有人能出得起更多的钱来抢人。所以除了常规的会员、现金、算力、显卡等奖励,我们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计奖励。

比如,有的创作者会有在线训练 Checkpoint 模型的需求,但 Tensor.Art 对一般用户只提供在线训练 Lora 的服务。那么对于优秀的创作者,官方可能会给他奖励一次在线训练 Checkpoint 的机会,并会为他提供更高端的 GPU 服务。对于官方来说,这种“特权奖励”付出的成本可能会更低,对于创作者来说,也解决了实际需求。

Find Destiny Tattoo 活动

而让我们更真切感受到 Tensor.Art 社区基因的是思禹举的另一个活动案例。

“我们之前做了一个 Find Destiny Tattoo 的活动,用户需要使用平台上设计纹身的 AI 小工具,去创作纹身的样式,而我们会挑选 3 位幸运用户,送他们到奥地利线下,找知名纹身师免费纹身。这样的活动成本并不高,但却能让用户感受到 AI 的落地应用,真的和生活场景关联,增强用户对产品的粘性。“思禹补充道。

当我们觉得 Tensor.Art 属于强运营的时候,思禹却表示,团队会策划各种活动来维持和用户的紧密联系,强化社区的内容和粘性。但在整体思路上,更倾向于“无为而治”。“团队会制定规则、开展活动,但不会下场对创作者进行推广和扶持。” 思禹说:“不管是头部、腰部、尾部的创作者,在 Tensor.Art 中都会获得平等的待遇和曝光的机会。”诚然,对于一个社区来说,钱必不可少,但对 AI 的热情、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解决需求、以及公平性等“形而上”的东西,也非常关键。

什么带来了这一波逆势增长?

Flux 模型与其他模型对比|图片来源:Black Forest Labs

一年之前,大多数生图产品都还采用的是 SD 基座模型,但如今发生了大变化。最近 SD3、快手可图、腾讯混元、FLUX.1 等开源新基座模型的声量越来越大,由于这些模型更多应用了 DiT 架构等新技术,无论从官方测试,还是网友体验来看,这些新基座模型从能力上已经与之前的主流模型不相上下,甚至有所突破。

SDXL 与 FLUX.1 模型近一年的搜索热度趋势|图片来源:Google Trends

思禹告诉我们:“这些模型集中推出才不到一个月,Tensor.Art 上部署的相关微调模型数量已经过了 1000,这是 CivitAI 平台的 5 倍以上。”近期 Tensor.Art 的流量逆势上涨,与新基座模型相关。

但新基座模型的上线,对于所有生图社区来说都是一样的,Tensor.Art 吃到的红利却更大。思禹认为是 2 个原因,一是在技术上能够快速提供支持,第一时间上线;二是“活人多”,新模型更快地被用起来。

我们的 Discord 社区中的用户有 3.5 万人,一个新基座模型出来后,我们团队有人会迅速响应,我们与基座模型厂商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而社区用户有的时候甚至会更快为团队提供信息,推动他们去做技术方面的支持。

生图模型赛道,其实面临着 2 个变化。一是,上面提到的基座模型,SD 差点卖身,我们必须正视没有人能一直为爱发电的现实,一些商业化的行为其实更利于健康发展。SD3 推出时,Stability.ai 其实是变更了商用权益的,当时整个行业,包括 C 站,都处于一种对抗的状态,而我们先于竞品谈下了授权,成了第一个支持在线部署 SD3 的平台,那一波为我们带来了不少流量。

另一个变化其实是,目前生图产品的灵活性、可控性距离实际应用场景,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用户的热情褪去后,会出现生图产品流量下滑的整体趋势,这可能是你们看到的头部产品集体流量下滑的原因。但 8 月份新基座模型的快速增长让我们看到,用户生图的热情仍在,而且除了 SD 之外,更多的模型厂商也参与了进来,推动技术与用户需求对齐,对赛道,对我们,都是机会。”

有生产力需求的个人用户,付费能力并不弱于企业

生图产品在过去一年其实经历了快速发展,根据白鲸出海的不完全统计,算上 Tensor.Art,月访问量在 400w 以上的生图产品,全球总计有 10 家,国内就占了 4 家。前期是用户涌入尝鲜,而到今天,到底是什么样的用户在持续使用生图产品,一直是外界的疑问。

“早期大家都是出于兴趣,但随着技术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平台上有着固定领域的生图行为,在我们的平台上,有生产力需求的个人用户占 4.5 成左右。”思禹表示。

Tensor.Art 的分区系统

我们在观察到这类用户需求后,Tensor.Art 优化了产品设计,推出了频道功能,包括动漫、游戏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让用户一进网站就直达他感兴趣的场景,在里面寻找灵感。而从分区内的标签来看,除了提供内容和模型分享页面外,还有 AI 小工具,思禹告诉我们,Tensor.Art 是全球最早把 ComfyUI 包装成小工具的生图产品。

ComfyUI 我们在之前的选题中也有观察到,它可以将 SD 的一些能力,用线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特殊的工作流,去解决之前 WebUI 难以解决的问题。Tensor.Art 很早就看到了 ComfyUI 的潜力,并在 12 月就在平台上上线了 ComfyUI。更进一步,又把工作流包装成一个直接可用的 AI 工具,来承接技术能力没有那么强的泛用户。

在过程中,我们也慢慢开始扩展企业用户,目前已经上线了 API 平台 tams.tensor.art”,思禹表示:“对于企业,我们首先会提供 API,让他们调用模型及服务,然后企业还可以基于自己需求调用平台上的小工具,对于调用量较大的企业,Tensor.Art 也提供定制小工具的服务。其实,供给个人用户和企业的产品能力是相同的,我们只是把能力包装成了不同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用户。”

不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用户,Tensor.Art 提供的模型部署、训练、在线推理的能力,其实就可以看作是“卖算力”。而不同用户衍生出的各类需求,则会由社区“生产”的模型、ComfyUI、小工具等来承接,这些承接了各类需求的“内容”,又会反过来为创作者提供收入,激励创作者开发更好、更符合场景的新“内容”,形成良性循环。

但如果说未来的商业化,我们会更偏向于个人用户,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部分用户的付费比例其实很高,付费能力也并不弱,盈利肯定是最终目标,但现阶段我们的商业化任务并不那么紧,在个人用户呈现出付费意愿和能力的前提下,我们更倾向于服务 C 端用户。在这个阶段就专注 B 端,我觉得我们会把路走窄了。”思禹分享了她对未来商业化的一些思考。

其实,大多数的 AI 产品,都是在卖算力,形成价差以期实现盈利。TensorArt 也不例外。“但在算这笔账的背后,企业的技术能力、用户增长和运营能力都成为了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

“我们深知在 AI 时代,算力是一切业务的基础,因此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在 GPU 算力建设上,对于模型推理的性能也做了深度优化。最终,我们把单张图片的生图成本降到极低的水平,这是我们能提供业界最低的会员价格以及业界最多的算力资源的底气。”思禹解释道。

Tensor.Art 的订阅价格

Tensor.Art 年订阅价格只有 59.9 美金,只相当于 Midjourney 最便宜一档“Basic Plan”的 60% 左右。而且包年订阅的用户还额外赠送 2.5W 的 Credits,相当于额外 3 个月的“每日算力”。这或许也是他们能够后来居上的一个原因。

在与 Tensor.Art 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持续深耕某一赛道的公司,在尝试去抓 AI 风口时的一些优势,Tensor.Art 如是,而也许,每一个创业者也如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