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超前了!这种“写真”走红社交网络,专家:别公开!

太超前了!这种“写真”走红社交网络,专家:别公开!
2024年12月18日 14:00 嘿科技微博

这年头,眼珠子都可以拍写真了,追求仪式感的年轻人实在“超前”。近日,一种新兴的“虹膜写真”突然在国内外走红,不少年轻人紧跟潮流,纷纷效仿,各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发布写真照片,配上浪漫文字,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不少情侣也将其作为一种情感见证。

还有人带着家人或自己的宠物前往拍摄。

以重庆来说,在多个 App 上搜索“虹膜写真”,搜索结果显示本地已有虹膜写真艺术馆。

那何为“虹膜写真”呢?

虹膜是指瞳孔到眼白之间的一圈, 所谓“瞳孔写真”就是用微距镜头相机拍摄眼睛中的虹膜部分。通过后期调色,将虹膜的纹理和色彩表现得更为细腻生动的写真照片。

“虹膜写真”的拍摄仪器与医院检测视力的仪器相似,先将顾客的下巴置于托盘处,两侧的强光照亮瞳孔处,然后由微距相机对虹膜进行拍摄,便能得到一组“虹膜写真”。   

“虹膜写真”拍摄场景(图源:@肉松小牛)  

因每个人的虹膜颜色不同,从而使得拍摄出来的写真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色,宛如艺术品一般,十分梦幻,给人以审美冲击,赢得一大批年轻人喜爱。

价格上,“虹膜写真”的分为单眼和双眼,价格从几十元到两百多元不等,再往上,甚至还有定价三千多元的“虹膜写真私人藏品”、“典藏级艺术品”......

经过电脑渲染效果,一般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取片。还可以用照片制作手串、手机壳等周边产品, 不少从业者将其看作很有前景的新兴产业。

随着虹膜写真的流行,一些网友开始担忧起来,高清虹膜写真照片是否可以直接用于虹膜解锁?

有从业者表示,“虹膜识别”需要通过活体检测,捕捉眼球运动轨迹来进行识别,而“虹膜写真”是静态的,而且后期还会进行艺术渲染,无法做到生物识别。

此外,虹膜图像采集需特定的虹膜采集仪支持,以确保准确的识别,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虹膜写真”的微距镜头可能无法完成。

既然如此,且有这么多人追捧,那“虹膜写真”当真就这么安全吗?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   

从健康方面来看,眼科医生表示,“虹膜写真”从原理上讲,是将虹膜的局部放大,呈现出细微的结构,在医学上已经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但由于拍摄瞬间往往需要强光照射,如果光线过于强烈,瞬间光能聚焦,还是有可能对视网膜造成光损害。

因此,医生建议“在拍摄时,眼睛尽可能避开强光,更不要注视光源,也不建议经常拍摄。”同时不建议有角结膜炎、眼底病变等眼病,或近期刚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拍摄虹膜写真。

从个人隐私方面来看,虹膜和指纹、声音等一样,都包含了人独一无二的信息,因此,对个人信息安全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尽管“虹膜写真”和“虹膜生物”认证在硬件、软件和技术原理上并不相同,但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虹膜写真”的照片,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对虹膜生物认证系统进行破解。“对于拍摄的虹膜写真,尽可能不要在公共场合展示。”专家建议。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