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民:当前大趋势是消费互联网向行业互联网转型

陈锡民:当前大趋势是消费互联网向行业互联网转型
2018年01月15日 10:06 凤凰文创

全文总计2236字,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

新技术、新零售、新金融⋯⋯2017年的我们,恐怕生活在一系列的观念洗礼中。

那么,层出不穷的技术、商业和社会变革中,更深层和简明的变化趋势到底该怎样解读?身处其中的企业,怎样观察和行动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中的变化?在2017东软解决方案论坛期间,我们对致力于成为数字社会的构造者、推动者的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进行了采访。

从“消费互联网”到“行业互联网”

陈锡民认为,当前的大趋势,是正在从消费互联网进入行业互联网阶段。

过去一些年的互联网变革,虽轰轰烈烈,但更多在消费互联网的范畴,更多涉及的是人们的衣食住行,主要是满足人的消费和娱乐需求。“但这些消费互联网业务相对而言与行业融合的深度不需太深,所以相对容易快速形成市场应用,但是一旦想渗透到一些传统行业的话,这个难度就会大很多了。”

行业互联网的“难度”,是其起步慢,却意义重大的一个关键。

具体而言,相比于消费互联网,行业互联网面临的是一些既有体制、格局和既有的参与方,这个生态系统是以前都有的,不是行业互联网从业者能够自己重新做出来的。因此,要推动既有的生态系统去改革,让行业互联网的推进面对非常大的难度。

所以陈锡民认为:行业互联网从业者要审时度势,去借助相关的力量推动产业变革。比如,政府的力量、媒体的力量、来自于老百姓的力量,也包括来自于技术的力量——你能通过什么技术创造新的服务方式等等,不断推进行业互联网的变革。

互联网浪潮中难度最大的行业互联网变革一旦拿下,,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将比消费互联网更加深刻。

(格言:互联网浪潮中难度最大的行业互联网变革一旦拿下,则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到智慧旅游、智慧能源等等,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将比消费互联网更加深刻。)

智慧城市的实现会分为四个阶段

应该说,智慧城市是行业互联网中最常被提到的综合性概念,但问题是,为什么智慧城市的事情提了这么多年,可老百姓的感受并不明显?陈锡民的结论是:这是因为智慧城市的推进要经历四个阶段,而当前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并向第三、第四阶段演进的过程中。

陈锡民说,第一个阶段叫做信息化的阶段,逐步有了PC之后,慢慢开始了办公自动化,把原来很多通过手工完成的报表、手工的数据等转移到电脑上,形成数据库和工作流,这是首先完成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数字化时代。过去的很多行业,只是把部分数据简单地采集和存储到计算机系统里,数字化时代则发生在计算机性能大幅提升、存储成本大幅度降低之后,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我们已经能够把几乎所有具备价值的数据都采集和保存在信息系统当中,并且能够实现高级的数据管理和数据交换。

“原来只是收集与业务系统、办公相关的数据,但随着这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有用户画像,买过什么东西,看过什么电影,住过什么地方,一年旅行多少回,用的银行是什么,数字时代人们所有的行为东西都在数字化。”陈锡民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统计分析到辅助决策都得到实现。

而当前的数字化阶段里,智慧城市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数据之间的共享和交换,改变过去“烟囱”式信息系统带来的数据壁垒。

数字化阶段之后接下来的第三个阶段,陈锡民则称之为智能化时代。“现在已经开始在实践和探索了,但概念肯定是先行的。智能化带来什么?是能够真正让数据产生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商业价值,可能是社会治理的价值,也可能是国家管理水平的价值等等。有这么多数据样本,开始进行智能化学习训练,在里面产生模型,做出更进一步的商业智能(BI)、辅助领导决策等等,这些数据就智能化了。当然,同时智能化时代也表现在智能化设备会多起来。”

而智慧城市的第四个阶段,则是服务化时代——也是有温度的时代。“在前三个阶段,你能发现它在某一些地方开始有点温度了,但很多地方还不明显。但在服务化时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前面阶段的数据积累,智慧城市的功能就能够更多地体现为老百姓能够真正享受到、感受到的对老百姓有温度的服务。”

比如,在社保领域,过去的一些服务环节里有让老人证明自己健在的程序,需要老人亲自去社保中心或者拍配有当日报纸的照片,今后很快就会升级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远程网络在线的服务模式,这些都会让老百姓明显地感受到数字化服务的便利的温度。

管理升级才能跟上转型大潮

那么,在消费互联网向行业互联网转型的过程里,企业管理面临着哪些挑战? 陈锡民说,东软目前实际上就在管理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发展中技术往往是走得最快的,业务模式的发展紧跟其后,而管理相对于业务来说则是滞后的。我现在最大的压力,实际上就来自于我们的业务结构在发生转移和升级,而管理也要随之升级上。”

“企业在创业初期特别是盈利相对容易的时候,其管理一定是很粗糙的,因为他没有觉得管理能带来那么大的价值,看到的更多是商业机会等等。但是,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加强管理。”陈锡民表示,一个生存时间长的企业,一定是平衡做得很好的企业。

一定是企业要在内部管理和对未来的投入之间,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同时具体而言又要 平衡管理刚性和柔性的程度:“企业既要避免管得太死,把员工的大脑固化,又要避免管得太松,让员工太散漫,做好管理的刚性和柔性的平衡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取得一个平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