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所以我们在不停地“社交”。
从线下到线上,从熟人到陌生人,从一个版面一个版面的网页论坛,到现在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社交APP。
如今,基于网络的社交方式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社交常态,然而却并不是所有人在网络社交中都“如鱼得水”。
互联网社交的花花世界
互联网上让我们变得矛盾——我们在丧失注意力的同时,也希望自己与线上世界一刻不断;我们既害怕内心的孤独,也害怕过度亲密的联系。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上,社交平台究竟需要怎样进化才能真正满足我们?它们升级换代的背后又象征着我们哪些需求的流变?
(本期内容出自造就x张江「新基建」系列直播第三期——在线新经济)
彭梧
Soul APP 首席运营官
技术塑造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
做社交的人总是在关注年轻人。
因为随着年轻人逐步踏入社会,他们将影响着中国互联网生态、商业文明、甚至文化风尚,他们也将定义下一代中文互联网社交产品形态。
而我们常讨论的Z世代,与第一代互联网用户相比,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方法和行为模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如果今天我们没有抓住他们的需求,很可能5到10年后,很多现在流行的APP就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部崩塌。
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年轻人(图源:Bulb)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Z世代已有2.6亿人,已经占到了中国全体网民数量的30%,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新增用户中,他们更是占到了50%,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基数。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有着极强的消费欲望——目前中国互联网的消费中,他们贡献了近40%。
另一方面,他们已经成为许多小众文化或者亚文化的引领者——他们占了电竞爱好者总人数的60%,消费了40%的Cosplay相关产品。
Z世代的主要特征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社交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和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
互联网在不断高效地连接人和人、人与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条清晰的线索,驱动了社交行业的变迁。
第一条线,就是技术的变革让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2G到5G,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都在不断提升,使得万物皆可数字化,万物皆可传递与传播。
而另一条线,就是由于信息传递速度提升及传播方式改变,一些相邻的行业慢慢融合在了一起。最为典型的,就是社交行业与内容行业。
社交形态的变化与互联网的发展脉络息息相关1994-2000年,还是一个人找信息的前社交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去获取信息的需求,远大于社交的需求,社交与内容相隔甚远。
2000年前后,社交的代表——腾讯的OICQ(QQ的前身),与内容的代表——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都在不同的赛道上各做各事。
在这样一个时代,人和人在找信息的过程中彼此相遇,效率非常得低,加之网民基数也不够大,要再遇到一个聊得来的,难度就更高了。
因此尽管出现了一些较为知名的社交产品,如BBS以及最早的聊天室等,也都很快地衰落下去。
从OICQ到QQ,腾讯从2000开始进入了黄金十年2001-2009年,我们进入了全民社交的时代,社交和内容的需求也开始出现融合。
在这9年的时间里,即时通信开始统治整个互联网,QQ就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几乎每一个互联网民都需要通过QQ去和别人做信息的交换,人与人之间开始通过社交发现内容。
另一方面,原来的门户网站也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自己的评论上,以异步互动补充即时互动。类似贴吧、QQ空间的产品也相继诞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贴吧(左)、QQ空间(右)成为一代人的回忆而从2010年一直到现在,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我们已经来到一个内容社交的时代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内容和社交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人和信息,通过平台和算法,去寻找其他人。
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内容产品或社交产品,相应地都有自己独立的社交生态或内容生态。
以社交为主的微信,已离不开内容平台——公众号以内容创作为主的抖音,也离不开社交功能——粉丝系统
我们或许已经很难想象独立的社交或独立的内容了——如果离开公众号,微信是完整的吗?如果离开粉丝系统,抖音是完整的吗?
今天以内容为生的人,无论自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没人敢说不在意自己在微信等社交软件上的私域流量,不在意自己社群的经营。而以社交为生的人,也需要通过垂直的内容来聚合人群,然后通过社交去加速内容的传播。
数据和算法正驱动这内容和关系的分发,而再往后这样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他们热衷于通过互联网
来满足心灵社交的需求
从社交需求和互联网发展沿革的关系可以看出,技术塑造了每一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每一代人不同的社交需求。
而现在的社交产品几乎都是基于10年前用户的社交需求而设计的。当Z世代慢慢踏入社会,成为社会里主流人群后,他们潜移默化改变的生活习惯和社交习惯,却并没有被产品很好地承载下来。
与之前的社交需求相比,Z世代有着独特的社交特征。
Z世代的社交特征第一,他们更渴望陪伴。
对于这些从未踏入或者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更关注能够产生精神共鸣或者有陪伴感的心灵社交,而非那种目的性、功利性更强的社交关系的搭建。
同时这群人成长起来的环境,都是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彼此隔绝的,他们其实是抑郁症和孤独症患者等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高危人群,因此他们更希望有人陪伴。
第二,他们更注重文化认同
Z世代在成长过程中,会接受丰富的资讯和文化内容。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极大丰富,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更加广泛,同时渴望与他人去分享自己的爱好,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去获得某一群体的认可。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被标签淹没但有意思的是,他们既喜欢用标签的方式,把大家聚拢起来,同时又非常讨厌给自己打上确定的标签。用他们的话说,这是盲人摸象——
我的一个标签,可能只是大象的一条腿,你觉得我是圆柱体,但事实上我并不是这样。我可能还有更多的标签,你不理解的、或者你没有发现的,或者我不愿意让你看到的。而那个才是真实的我。
Z世代在互联网上成长第三,他们都是网生一代。
Z世代从出生开始,就是陪伴着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互联网是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建设,是必须存在的东西。
对于Z世代来说,他们成长于互联网加速下沉的时期,他们熟悉对于互联网的技能和各种互联网产品工具。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他们开始习惯用互联网作为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问题的第一方案。
比如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打电话给物业,给下水道疏通的公司,而年轻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上网搜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80后想问题时,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已有的线下方式,去解决自己遇到的线下问题。而Z世代则是习惯通过线上的方式,去解决自己遇到的一切问题。
对于社交,他们也一样。Soul App上的数据表示,有超过70%的年轻人认为他们的社交圈是狭窄的,而这些人之中90%以上表示他们扩展社交关系的第一选择,都是社交软件。
他们的需要总是基于一个可信的网络,他们希望有一个产品,能够像上帝打了个响指一样,快速地帮他解决自己的问题。
传统产品与新生需求之间的错位正是因为这些社交特征,他们在使用许多现在的社交产品时,会有一些小别扭,就像一双鞋稍微有一些不合脚一样。
这种“不合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熟人社交软件,会带来线下关系的社交压力。
以微信为例,熟人的圈子一定会占据你的微信通讯录,而这个通讯录往往是不太容易做分层的——我的老师、同学、亲友,以及昨天在夜店认识的小伙伴都在这里。
在这种情况下,线上的行为就会受到复杂的线下关系的制约,导致想真实表达自我的心灵社交需求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你也会发现,现在拥有2个或3个以上微信账号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会在自己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
场景类社交(如游戏社交),如果不够高频,便很难产生深度交流
其次,场景化的社交软件,会阻碍深度的交流。
这种先有场景后有社交的社交平台,往往是带有强目的性的。例如职场社交就是为了建立自己职场的人脉,游戏里的社交就是为了组团、开黑,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可是当我有一天不玩这个游戏了,这个游戏内的社交就对我失去了意义,我也没必要和他们再去交流。职场社交也是一样,当你有一天准备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也不用再建立一个高端人设,刻意经营自己有多么厉害的职业技能了。
由此可见,如果场景化的社交不够高频,便很难让你产生深度的交流,你也不会愿意把真正能够打动你自己的社交关系留存在这样的平台上面。
以兴趣为基础的平台——微博,常年被专业生产的内容“霸占”热搜
第三,兴趣类的社交软件,容易会让人迷失自己的位置。
以兴趣为基础的内容社区或者社交平台,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它的社交缺乏及时性和交互性。这些软件往往内容都是它的根,而内容要想追求优秀,要想追求更高的分发效率,它一定依赖专业生产内容,形成中心化的话语权(PGC化或 PUGC化)。
而大多数有趣的灵魂便会无处安放,你可能会找不到自己在平台上的位置。
以我自己使用微博的体验为例,2008-2009年的微博,大家还是很乐意在上面做交流和认识朋友的;而到了2013-2014年,我已经不太愿意使用它了,因为上面有太多比我强势的人。
未来的社交平台可能是个游乐场
那么面向Z世代的理想的社交平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认为它应该像一个游乐场一样,并且至少会有三个关键词——零压力、社群化、快交互。
所谓零压力,就是消除我们社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力,让交心成为可能。
我们的社交压力,可能来自“被发现”。
因此未来的社交应该弱化外形与躯壳,独立于既有的社交关系,避免内容发布暴露自己的身份,以这样半匿名的状态来消除被发现的焦虑。
你可以以你理想中的人设存在,可以用它来吸引别人,也可以用来拒绝别人。而你的精神特质,将成为你唯一的社交匹配标准。
社交的压力既来自“被发现”,也来自“被选择”我们的社交压力,还可能来自“被选择”。
你发出来的东西可能没有人喜欢,不够吸引人,但你也应该被看见、被听到。
内容和关系的分发不应该完全以流量为导向,如果一个人发布了特别吸引人的内容,平台就让更多人或更多流量集中到他周围,这可以是一种做内容的方式,但不是一种做社交的方式。
对于社交,每一条内容对应着每一个灵魂,他们都应得到足够基础的流量,去保证自己能够遇到一个跟自己一样有趣的灵魂,并且去促成你们这段关系的建立以及关系深度的维系。
这样才能引导大家去真实表达自己,而不是刻意去迎合流量。
社群化可以帮助兴趣和文化偏好一致的用户聚合除了零压力还需要做好的就是社群化,因为每一个灵魂其实都需要找到组织。
消除孤独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归属感,因此我们需要话题、群聊,来帮助兴趣、文化偏好一致的用户,聚合成社群。
而面对年轻的群体,还需要给他们特别丰富的玩法与渠道,让他们想做什么样的交流,就可以方便地做什么样的交流——
想要一对一聊天的时候,就可以一对一聊天;想要参与讨论时,就可以多对多;想要认识新朋友时,就能够推荐新朋友给你;想要不被打扰时,就没有人找得到你;想要一个树洞时,也可以自己碎碎念……
整个社群的氛围也应该是鼓励交流与互动的。社群中发布的内容能够得到快速的回应,无论是表扬、批评,都没有关系,这样才能促使用户有更强的表达意愿。
同时,它一定是易于匹配的。在虚拟的社群里面的,你可以通过不是朋友的朋友,去结交到他们的朋友,甚至不是他们朋友的朋友。通过这种跳跃式的连接,才有更大的机会去遇到跟你更加同频的灵魂。
快交互可以让社交更快更实时的发生
最后,也是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快交互——一定要快,要让连接随时都能够开始。
因为其实对于更年轻的用户来讲,社交已经变成了一个需要被持续不断满足的轻需求。因为他们获取知识、打开眼界、情感释放等等需求,都正在通过社交这个途径来满足。
当然,快交互也产生了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Soul App上,我们发现会存在很多的这种深度的日抛型关系。
这很奇怪,为什么既是深度,又是日抛的?听起来可能是不是非常矛盾,但事实上Z世代就是这么在对待生活。就像我们在长途火车遇到一个聊得来的人,我们可能在火车上聊了很久,但下车过后,我们不再存有任何关系。
我们在Soul内部,将我说完一句你说完一句的一次沟通,称为一个回合。我们发现在一个聊天框内,回合数达到成百上千的用户,他在一周之内不会再有其他的消息出现。所以它是日抛型的深度的关系。
但有意思的是,他们也不会将这个对话框删除。
所以我们看到Z世代的社交需求变得更轻,需要被不断地满足。他们可能不再像之前的用户那样去追求更多的稳定的关系,或者有更强的目的性。而是单纯的——我现在无聊,我现在孤独,我需要有一个人陪我聊天,我需要一个产品能够马上立刻满足我的需求。
所以未来的社交产品,对于内容和关系的匹配速度、精准度,一定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它一定是基于新基建驱动下的一种智能社交网络,数据池一定是被打通的。
通过大数据持续优化的推荐算法,它可以让这些快速遇到一个朋友的需求得到满足。打开这个产品,就像走进一个小酒吧,或者一个小小的咖啡馆,遇到一个陌生人聊两句,这么自然的一个状态。
其实在我看来,做社交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事情。
因为要做的事是连接无数颗心与心,尤其说千万不能连错,一旦你把这个不合适的两颗心放在一起,可能还有负面的一些作用和反效果。
要正确地去连接每一颗心,真的是非常困难,也是非常温暖的一件事情。
(本文未经造就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 柴朝宸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