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由央视财经发起的#年轻人成保健品市场重要力量#话题引发广大网友讨论。
事实上,该话题引发热议并不奇怪。随着Z世代成为社会“主力军”,打开小红书、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年轻人养生”的热议话题比比皆是。
据央视财经在2021年5月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健康养生在18-25岁年轻人消费榜单中,仅次于旅游,高于教育培训支出,名列年轻人消费榜单第二位。而融360发布的《Z世代养生消费调研报告》也显示,超半数Z世代每月健康养生消费超过500元。
而有调查显示,年轻人在保健品领域,更为青睐作为“提神醒脑”必备的功能饮料。功能饮料,即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
而红牛,这个陪伴一代人长大,以“困了累了喝红牛”风靡全国的饮料品牌,也成为了年轻人的首选。
据悉,红牛在中国市场已经耕耘了长达27年的时间,占据了功能饮料领域的半壁江山。作为功能饮料领域的先行者,“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配方表中重要的成分--营养素,也成为了后续各大功能饮料品牌配方表的重要参考,而这亦造成了消费者有“为什么市面上的功能饮料都有一股红牛味”的印象。
同时,由于红牛的商标和合同存在纠纷,目前在市场上有三种不同的红牛售卖。除消费者认可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外,还有“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 和“红牛安奈吉饮料”,后两种红牛的外观与前者十分相似。
为何会出现上述情况?据悉,红牛饮料在全球范围内有三个体系,分别为泰国天丝、奥地利红牛和中国红牛出品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这三种体系生产的产品虽统称为“红牛”,但并非同一家公司。
其中,全球市场份额占据最大的是奥地利合资公司,“RedBull”商标就是奥地利商人马特希茨最早注册的。
排名第二的“红牛”就是陪年轻人长大的中国红牛。中国红牛出品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1997年7月上市,彼时,国内的功能饮料领域还是一片荒芜,由于没有经验,中国红牛在配方和成分上加以调整和改善,才获得批准进行生产,成为了国内首个获得保健食品批文的功能饮料。
最早的红牛饮料虽然是泰国的“Krating Daeng”,但在全球三个红牛体系中销量排最后一名。欧睿数据显示,2020年,“Krating Daeng”仅占全球“红牛”份额不到5%。在功能饮料竞争激烈的泰国市场,其名列M-150和卡拉宝之后,排名第三,仅占10%左右的市场份额。
而目前市面上售卖的 “红牛安奈吉饮料”和“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属于泰国天丝旗下,其2019年才开始在中国市场售卖,因与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外观、名称极其相似,极易引发消费者混淆。
在各大互联网购物平台,经常有消费者疑问:“到底哪种红牛才是正宗红牛?”
据悉,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是和正宗的中国红牛最为相似的产品,名字中虽有维生素,但维生素含量相较于“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最低少了6倍。同时,其成分中还缺少咖啡因、赖氨酸等功效因子。此外,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瓶身并未标注保健食品字样,只属于普通饮料,但在各大商超中,却和中国红牛同样摆在保健食品专区。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饮料在国内有两个版本,进口版和国内代工版,成份和含量并不完全一样,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警惕。
而安奈吉前身是“曜能量”,“曜能量”在市面上存活两年就退市,换包装后变身为安奈吉重新上市。其卖点是牛磺酸含量475mg/罐,但众所周知,牛磺酸含量多可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所以包装提示一天一罐。
也就是说,三种红牛,“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是铭刻在年轻人记忆中的正宗红牛,“红牛安奈吉”是换牌贴标产品,“红牛风味”则是山寨版中国红牛的普通饮料。
三种红牛摆上货架的原因,在于中国红牛和泰国天丝在商标和合同方面的官司纠纷。
20世纪90年代初,天丝集团创始人许书标希望将“Krating Daeng”引入到中国,却因生产批文和商标注册受阻,进入中国市场遥遥无期。1995年,许书标和华彬集团及其董事长严彬合作,严彬牵线中泰合资企业,创立了中国红牛品牌。
经过创始人严彬一系列本土化调整和大力推广后,中国红牛终于在中国功能饮料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而就在中国红牛发展态势正如火如荼之时,2016年,泰国天丝突然要求收回商标授权,同时在中国市场快速推出了两款几乎一模一样的“红牛饮料”,引发消费者选购困扰。
到底是华彬商标侵权,还是天丝违约在先,尚待法院判决,但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是否是天丝故意为之?
要知道,目前国内市场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功能饮料并未取得保健食品“小蓝帽”标识。按照我国有关食品法律法规,保健食品必须经食品药品监管局实验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等27种功能中的一种,才能被称为“功能饮料”,并可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保健食品”图标和字样以及批准文号。
中国红牛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占领半壁江山,是因其科学的功效成份在协同作用,是以成为国人27年来喜爱的产品。而安奈吉这个换牌贴标产品,在红牛纠纷尚未有结论时,以极易混淆的外观抢夺市场。红牛风味在名字上几乎一样,但成分和含量相差如此之多,如何保证功效?毕竟,消费者购买功能性饮料,就是因为它的“功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