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核技术与硬核产品,看中联重科的底层创新逻辑

从硬核技术与硬核产品,看中联重科的底层创新逻辑
2023年05月15日 15:53 砺石商业评论

砺石导语:在中联重科强大的技术沉淀背后,是多种关键因素聚合,并经过长期积累之后形成的结果。

1

“硬核”中联

2023年5月11日,在被誉为湖南省“一号工程”的长沙中联智慧产业城内热闹非凡,有海内外上万名嘉宾在这里汇聚。

▲嘉宾参观中联智慧产业城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工厂

这一天是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举行的“科技献礼新时代”系列活动开幕首日。其中,包括阿联酋、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土耳其、巴西、美国、荷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客户,专程来到长沙参加此次活动。

这次活动,让到访的嘉宾感到颇为惊艳。在这里,他们通过走访工厂了解中联重科3大产业板块创新,5大全球之最产品,10大核心关键技术,深切感受到了中联重科雄厚的技术积淀。

首先在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领域,中联重科成功攻克了大量世界性的科研难题。例如,在超长超高强钢臂架设计和制造、智能臂架防摇摆、智能吊装、无人作业智能控制等一大批关键技术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在高端液压件、传动件、传感控制元件和工程车桥等关键零部件领域持续投入,实现了数字液压阀、比例电磁阀、力矩限制器、AI控制器、长角传感器与电驱车桥等关键产品的突破。

中联重科打造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

基于上述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中联重科打造了一系列世界性的领先产品。如2400吨全球起重能力最大全地面起重机、101米全球最长碳纤维臂架混凝土泵车、全球首台万吨米级上回转塔机、全球最大吨位内爬式动臂塔机、全球最高高空作业平台、中国首台32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等。

▲中联重科R20000-720塔式起重机下线交付

就在近日,中联重科又成功新下线了一款型号为R20000-720的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其额定起重力矩20000吨米,最大起重量720吨,最大起升高度400米,相当于一次将500辆小轿车起吊至130层楼的高度,代表着世界塔机领域的最高水平。

其次,中联重科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领域也有着远超外界想象的表现。中联重科的智能化并非只是简单炫技,而是在智能产品、智能制造与智慧管理三个关键领域发挥着切实的价值,让中联重科成为一家以数据和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新一代先进制造企业。

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中联智慧产业城共布局8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汇聚300条智能产线,600多项产线专利技术,通过智能排产、工业AI、数字孪生与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实现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每30分钟打造一台臂架泵车的极致效率。

再次,在当下火热的新能源浪潮下,中联重科的表现也远超想象。目前,中联重科已经累计推出了100 多款新能源产品,包括纯电、混合动力与氢燃料三种,产品品类覆盖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车、汽车起重机、高空作业平台、挖掘机、矿卡、叉车、应急车辆与农业机械等多个系列。如此次活动上展出的全球首台纯电动越野轮胎起重机等,具备节能环保、动力强劲、性能优异等特点,位居全球领先。

在上述领先的新能源产品背后,是中联重科在“电芯—模组—电池包—底盘—整机”、“加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底盘—整机”与“电池—电驱—电传—电控—底盘—整机”等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的系统性突破。此次活动中,中联重科便展出了13台套自主研发、行业首创的新能源关键零部件。

产品关键技术、新能源技术与数字智能技术,这共同组成了一个“硬核中联” 智能化、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的技术全貌,彰显了中联重科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厚度。

2

为什么是中联?

前不久,李强总理主持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其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家企业负责人参加,这8家企业分别都是中国制造产业各个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代表。其中,中联重科创始人、董事长詹纯新是此次座谈会上唯一的工程机械行业代表,足见国家与社会层面对中联重科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的认可。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上发言

那么,作为一家对公众来说,所在产业稍显传统的工程机械企业,中联重科是如何实现如此深厚的技术积淀的呢?笔者很好奇在此背后的一些底层逻辑,因为这些逻辑对中国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在对中联重科这家企业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后,笔者逐渐勾勒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其强大的技术沉淀绝非源自偶然,而是多种关键因素的聚合,并经过长期积累之后形成的结果。

首先,笔者认为第一个要素便是中联重科这家企业特殊的技术基因。

熟悉中联重科这家企业的读者都会了解,其前身是国内唯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的发源地。

这种特殊基因,一方面让中联重科继承了大量源于历史积累的技术积淀,为早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另外一方面,让中联重科天然拥有严谨务实的技术情怀与技术研发的氛围,而这对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至关重要。

不过,在研究中联重科发展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在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早期,国内还拥有建筑机械设计室、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天水风动工具研究所与西宁高原机电研究所等几家在技术积淀上并不输于长沙建机院的科研院所,但它们后来却都没有取得能够与中联重科相提并论的成就。

笔者认为,中联重科之所以能从上述同行中脱颖而出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公司创始人詹纯新的企业家才能,另外一个是中联重科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机制创新。

在创建中联重科之前,詹纯新曾时任长沙建机院主管科研和产业的副院长,兼具技术与管理才能。1992年9月28日,他心怀“产业报国”的赤诚和热血,带领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创立了中联重科,开始了科研院所的市场化与产业化探索。

在此过程中,詹纯新实现了一位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很好融合,并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带领中联重科从创业之初的一穷二白,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化企业。笔者在大量商业案例过程中也发现,类似任正非、王传福与詹纯新这样的技术型企业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现出越来越强的长期优势。

除了拥有好的技术基因与卓越的领导人,公司顶层的科学治理机构,是中联重科得以实现技术深耕的另一重要前提。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多次盛赞中联重科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

在早期实施公司制后,1999年,中联重科又实施股份制改造,2000年实现A股上市;2005年建机院启动改制,2007年实现整体上市;2010年登陆港交所,成为多元股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种更加合理的治理结构,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化嗅觉,以及基于市场竞争而对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

当有了良好的技术基因,卓越的领导人与灵活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这便让中联重科具备了在战略与组织领域持续做正确决策,进而在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的前提。

在战略上,中联重科围绕“技术是根、产品是本”的发展理念,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这让中联重科没有在技术上受制于人,最终形成技术上的“雪球效应”。

在通过自主创新度过早期的生存期后,中联重科积极开拓进取应时而变,通过大规模收购并整合海外企业的全球技术资源,构建了多层次开放的技术创新模式,这进一步夯实了中联重科的技术实力。

在组织上,中联重科也高度重视科研人员创造力的激发。在重要的激励分配机制上,中联重科创造了“果树理论”。“果树理论”即让技术人员拥有产品的“虚拟股份”,按产品毛利分红,研发产品就像种果树,结果多,分红多;结果时间长,分红期长;种的树多,分红来源多。这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最后,中联重科这家企业始终保持着极强的进取心与进化能力。例如,2014年,正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低谷之年。就是在那一年最艰难的阶段,詹纯新带领中联重科做出了“All in” 数字化转型的决定,调动全公司资源,投入1000多名工业互联网工程师,推动企业端对端的数字化转型。也就是这一阶段的创新成果超过了历史任何一个时期,为公司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科技创新领域,中联重科创始人詹纯新始终展现出一位卓越企业家的战略进取心与技术担当。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的詹纯新表示,当前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处于全球行业的第一阵营,技术创新进入“无人区”。要进一步创新突破,就必须加大投入做好基础研究,用原创性、根本性的基础研究成果支撑应用技术创新。

对于詹纯新提出的基础研究,笔者极为认可。中国确实到了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有所作为的时刻了,其将决定着中国企业是否能够跳出红海竞争,占据未来趋势性产业的制高点。我们期待中联重科在基础研究领域也能早日结出硕果。

3

国家、产业与技术头雁

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进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之前40多年的经济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红利以及中国庞大人口规模带来的市场需求红利与廉价劳动力红利。

但随着这些红利的到顶,中国很多产业开始进入到产能过剩状态。此时中国企业要想实现进一步突破,核心就是走出国门,直面跨国巨头的竞争,在海外寻找新的增长机遇。而国际化的成功,唯一的路径便是依靠人无我有的技术与创新产品突破。

所以,科技创新一定意义上正成为中国经济实现新一轮跃迁的最底层动力。而重大科技创新的突破,很难再依靠当下机遇匮乏的创业企业来推动,而是需要借助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技术积淀的大企业,拿出大企业的担当,勇于挑战所在领域的技术无人区,发挥出“头雁效应”。

而在所有产业中,又以制造产业对一国的国民经济最为重要。这从最近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上任以来,首次到地方调研便将主题聚焦到先进制造业发展,并亲自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上可见一斑。而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专题部署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笔者认为,中联重科在科技创新方面,为其他企业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其取得的国际化成果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重要信心。公开资料显示,2021-2022年,中联重科凭借自己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在全球市场正加速实现对欧美日品牌的替代,并完成海外收入连续两年翻番的成绩,预计今年还有望翻番。

相对于国内市场,海外工程机械市场的蛋糕要大得多,中联重科在海外市场的突破,也将有助于更好的平抑工程机械的周期性特征,并为国内带来更多的就业、外汇以及激活上下游产业链。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像中联重科一样,分别在各自领域建立自己的技术护城河,从与国外巨头的跟跑、并跑,到逐步实现领跑,并赢下更广阔海外市场的竞争。那么,届时这些产业的竞争优势最终将汇成国家的竞争优势,并进而惠及人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