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稳住了

去年3月份宣布造车以来,小米集团股价从25港元一路下跌至不足10港元,市值缩水超过70%。

过去一年的确是互联网比较艰难的一年,那些熟知的互联网大厂市值尽数腰斩,尽管各家积极降本增效,但也难以掩盖增量见顶营收滞涨的事实。

小米其实算是比较坚挺的一家,并没有选择直接裁员来降低成本,三季度销售费用稳定在49亿元,宣传支出由16亿元降至14亿元,研发支出依然大幅增长了25.7%。

尽管广告及游戏行业的大环境不太友好,但小米三季度广告收入依然增长了2.9%至47亿元,游戏收入也增长1.8%至10亿元,充分印证了小米以硬件为流量端口的抗风险能力。

本季度受消费电子疲软手机销量下滑影响,小米手机同比也有不少的跌幅,但整体的份额还是稳住了。

01.手机行业见顶

智能手机出货量从上年的4390万台下滑至4020万台,对应的收入也从478亿元下滑至425亿元,市场份额依然是全球第三,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提升了1.8个百分点至23.3%。

消费电子的疲软影响的不只是销量,本季度智能手机均价也从1090.5元下滑至1058.2元,手机毛利率也从12.8%下滑至8.9%。

对于小米来说,手机硬件利润率也从来都不是重点,小米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硬件销量,新增用户才是支撑互联网收入增长的关键。

本季度IoT业务收入减少9%至191亿元,其中智能电视及笔记本电脑的收入减少了18.5%,大家电冰箱洗衣机这些收入增长了70%,综合毛利率从11.6%提升至13.5%。

IoT业务除了电视以外,其他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类很难产生互联网收入,但这块业务的核心并不是为了流量端口,而是为了建立小米的硬件生态,希望用户更多使用小米产品,以增加用户粘性。

但眼下最大的问题是,手机行业增量见顶,以及手机的高库存将带来更大的减值压力。

智能手机在2016年销量见顶之后就一路下滑,到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已经下滑至3.43亿,到今年三季度,除了苹果以外的安卓厂商销量基本都在下滑,见不见底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再高增长。

数据来源:IFind

消费电子一直以来是创新决定需求,手机行业快速发展的这10年,我们见证了从800万像素到1亿像素,从16nm到现在的4nm,无论是处理器的性能优化还是像素的升级,技术上的创新已经濒临天花板。

智能手机增量时代已经结束,手机的下半场一定是从量到质的转变,行业见顶自然会压制小米集团的整体估值,要知道在高端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的苹果估值也就不到30倍。

销量下滑反馈到财报上的不只是营收数字,还有库存的周转率,手机的库存可不比白酒,一旦滞销,几个季度之后可能就要打折卖。

小米三季度库存减值准备从5.55亿上升至22.86亿元,前9个月库存减值准备也从14.94亿元,上升至56.07亿元,这是导致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02.造车的优势

整个互联网行业肉眼可见的用户增量见顶,手机行业前五家厂商的集中度超过70%,新厂商很难再有机会,而老厂商也时刻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造车确实是小米的不二之选。

回顾手机的发展,2012年,死守塞班的诺基亚基本已经在跌倒的边缘,安卓阵营的HTC、联想、三星、LG以及如日中天的IOS,当时手机市场的竞争远比现在更激烈。

很难想象小米能从这样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并且做到全球前三,当时的小米只是一家从未干过硬件的不知名厂家。

在汽车领域,小米能否复制手机的成功是接下来市值扭转的关键,三季度汽车相关的投入是8.29亿元。

就汽车市场而言,比亚迪靠着全产业链的综合能力,已经率先走出亏损的困局,在成本控制上比亚迪有着绝对的优势,软实力研发是比亚迪的硬伤。

蔚小理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蔚来仍然顶着巨大的亏损坚守高端,小鹏理想已经明显掉队。

广汽埃安的月销量已经超过3万台,但下游市场更多的是用来服务打车,缺乏现象级车型。

零跑上市后市值从破发到腰斩,已经充分说明新能源市场不再以销量来估值,更多资金在考虑激烈竞争后谁能活到最后。威马已经开始大幅降薪,亏损的焦虑会蔓延到整个行业。

小米的优势在于,依靠手机基本盘积攒了大量的家底,账面还有超过882亿的总现金,而且在手机系统软件部分也有多年的积累,可以期待的是小米汽车软件部分一定会有惊喜。

03.尾声

手机市场的景气度不知道何时才能扭转,短期仍然面临销量下滑库存减值的风险,小米账面存货530亿。

当整个行业销量集体下滑的情况下,你会发现小米的表现还算稳健,起码市占率稳住了。手机尽管很难再高增长,但存量市场仍有结构性的机会。

当然,二级市场很难再给手机更高的估值,下一阶段要看汽车了,小米汽车计划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明年车型相关的照片大概率会披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