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新增8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广东科技学院新增8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2024年06月16日 12:10 羊城派

近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发布《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名单的通知》,公布了今年广东省51所高校的239个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东莞民办高校广东科技学院互联网金融、智能制造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供应链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艺术与科技8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至此,该校已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总数达到46个,新设本科专业将于明年申请学士学位授予权。

一直以来,广东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紧扣“应用创新型大学”办学定位,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围绕地方重点发展产业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共开设本科专业47个,其中工学专业21个、管理学专业10个、经济学专业6个、文学专业4个、艺术学专业6个。

软件工程专业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并成功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专业3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为省级特色培育专业;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财务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等15个专业开展ACBSP国际商科专业认证;22门课程入围省一流课程、精品课程。

广东科技学院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瞄准国家尤其是地方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应数字经济市场需求,构建与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经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学校新增设置数字经济专业。

广东科技学院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高度重视新增专业的学位审核工作,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竭力做好新增专业的学位授予权评审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增专业介绍】

互联网金融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学校“数字经济”专硕点建设的支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经济、金融理论和互联网科技技术,能够从事金融产品设计、分析及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学、宏观经济学、互联网金融基础知识、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金融大数据分析与运用、量化投资与投资策略、金融科技学、金融风险管理、区块链金融应用、计量经济学、创造性与创新思维等。

就业去向:可在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科技公司、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财服务、产品设计、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等工作。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学校“机械”硕士点建设的支撑专业,主要面向大湾区制造行业,培养具有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等智能制造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导论、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智能制造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 PLC、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检测与数据处理、精密传动与智能设计、机器视觉技术、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云制造与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智能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综合设计、智能工厂集成技术、智能生产计划管理等。

就业去向:面向智能制造及相关领域,从事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时尚设计及服装产业,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特色,坚持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并重,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艺术等综合素养和领先的审美判断能力,能在服装与服饰企业、服装行业管理部门从事服装与服饰品设计、陈列及品牌策划等方面工作,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基础、艺术设计学导论、三大构成、PhotoShop图像处理,Illustrator、服装效果图、专题设计、品牌服装设计、服装配饰设计、民族服装设计、服饰图案设计、3D服装设计与应用、服装陈列与展示、时尚流行与鉴赏、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制作工艺、服装材料学、立体裁剪等。

就业去向:服装品牌公司、服装研究单位、形象设计公司、服装外贸公司、时尚媒体等单位,从事服装产品设计开发、陈列设计、形象设计、时尚编辑、时尚买手、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的工作。

供应链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学校“数字经济”硕士点建设的支撑专业,面向大湾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系统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及信息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供应链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具备供应链战略决策、系统规划及协同创新能力,能在各类组织中从事供应链优化设计、协同运营管理及信息技术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与决策、数据分析与决策、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网络规划与设计、跨境供应链管理、数字化供应链理论与实践。

就业去向:能在大型工业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企业、供应链集成服务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供应链规划与设计、运营、分析、管理和咨询等工作。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大湾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行业,培养具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电路系统设备等领域的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原理与应用、数字后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封装与系统测试等。

就业去向: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版图、工艺、封装、测试、电子系统开发、软件开发、运行维护、技术支持、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学校“电子信息”硕士点建设的支撑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适应游戏、动漫、动画产业生产和服务发展需要,掌握动画处理、数字内容创作与制作、游戏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能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具有较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在数字媒体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应用、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UI设计、平面设计、数字摄影、影视后期制作、动画交互技术、游戏设计基础、计算机三维建模、游戏场景设计、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游戏引擎应用与开发。

就业去向:可就业于IT企业、新闻出版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影视与动漫公司、数字娱乐、大型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数字媒体开发、软件编程、数字影视、动漫游戏、交互娱乐等领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学校“电子信息”硕士点建设的支撑专业,根据国家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观念、较强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系统地掌握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系统设计与分析、软硬件开发与运维、安全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网络空间安全导论、应用密码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Linux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取证技术、防火墙原理/计算机病毒原理、入侵检测与防御/网络安全编程、网络安全攻防/渗透测试技术。

就业去向:主要培养信息安全工程师、安全运维工程师、系统安全工程师、渗透测试工程师等,可在政府、公安、司法等国家机关从事电子对抗、网络对抗,可在银行、IT、金融、证券、通信、电商等公司企业从事网络安全运维等工作。

艺术与科技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核心在于跨学科融合,强调艺术学、设计学、数字技术等多学科的深度结合。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紧跟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以满足现代艺术设计市场和大型会展经济产业的发展需求。

核心课程:信息可视化设计、设计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三维空间设计、工程制图、UI界面设计、导视设计、互动媒体设计、数字模型制作、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展示与陈设、科技与材料、会展策划与设计、数字公共空间设计、品牌策划与设计、动态数字图像技术、数字IP创意设计、数字空间设计。

就业去向:该专业目前设数字空间设计和媒介融合创新两个专业方向。毕业后可就业于展示公司、会展公司、商业策划公司、互联网公司、影视动画公司,数字娱乐相关公司等,从事艺术设计市场发展、展览策划、展示陈列设计、智能展示、会展管理、数字文娱IP研发、用户体验及交互设计、大型展览策划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文 | 记者 余晓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