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问诊、写病历、标本数字化……医学AI大模型陆续“上岗”

预问诊、写病历、标本数字化……医学AI大模型陆续“上岗”
2024年11月13日 20:36 羊城派

医学+AI能做什么?穿刺标本数字化、为患者预问诊、辅助医生书写病历……11月13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和《NEJM医学前沿》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医工交叉创新论坛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行,探索医疗AI技术的无限可能。

大会现场

诊断早期肝细胞癌

AI初诊标本准确率超93.5%

论坛上,多位医学AI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人士进行主题演讲、案例分享,深入剖析医疗AI技术的最新趋势与挑战,共同探讨医学AI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多模态病理与影像组学的创新应用、医疗机器人以及AI驱动的精准医学实践等热点议题。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山三院在鼻窦炎、儿童行为发育及肝脑疾病三大医疗AI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病理科团队构建的肝细胞结节深度学习诊断模型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穿刺活检的组织直径约1毫米,只占整个肝结节的万分之一,用这么小的标本来做诊断就具有一定的风险。”中山三院病理科副主任陈健宁介绍,人工智能模型进行预训练后用于穿刺标本的诊断,准确率已超过93.5%,效果能够达到高年资病理医生的水平,作为病理医生的辅助,为病理医生最终诊断提供指导意见。

陈健宁

陈健宁谈到,由于病理图像的数据量特别大,一张片子能够拆解成上万张图片,模型经过训练之后性能效果好。有了AI大模型,将来病理片子能够全部扫描转换成数字图片,生成初步结果,再由医生去复核,提升早期肝细胞癌的诊断能力,有效减少病理医生的工作量。目前,该模型处于科研转化阶段,有望助力建设全数字化的病理科。

构建医学大模型

让医患沟通有更多时间

在中山三院,数据皆在“云端”。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正通过搭建数据服务平台,在未来构建“云上大三院”医学大模型,用数据来辅助临床。

该中心主任刘子锋介绍,该模型预计将于2025年4月正式发布,其数据来自医学知识以及医院的诊疗经验,将用于患者的预问诊及导诊、辅助医生书写病历及诊断等。将来,该大模型还能辅助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通过医学与AI的结合让更多患者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资源。

刘子锋

在大模型推出的预设场景中,将来患者就诊前先在互联网医院上挂号,在预问诊环节直接和大模型进行对话,模型提前收集患者症状形成初步病历。在就诊环节,医生根据预问诊信息去重点完善补充,将有更多时间与患者交流,多了解患者的病情。此外,该模型还可用于教学,让临床医生在培训时能够通过模型模拟与病人交互问诊的真实场景,提升临床医生的问诊水平。

中山三院院长戎利民表示,医工交叉创新意味着将医学与工程、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以解决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复杂问题。在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管理等临床关键环节,AI技术涉及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广泛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制定、远程医疗与智能监护系统的普及等多个方面,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精度与决策支持,并实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全面、持续监测与精细化管理。

戎利民

文、图|记者 朱嘉乐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