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广东省科学院主办,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广东分盟承办的2024年广东省智能制造推进大会暨工业母机产业链协同创新大会在广州举行。
大会以“创新融合 智造未来”为主题,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享成果经验。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41124s/114/w1028h686/20241124/3c3d-e37d38495429097ed9cf95a09a4be320.jpg/w700d1q75cms.jpg)
精准匹配服务商的检索“词典”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广东分盟秘书长曹永军在大会上汇报了广东分盟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广东分盟以带动地区智能制造领域发展为目标,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广东分盟品牌建设,建设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供需方对接和市场推广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此外,搭建智能制造信息平台,发布广东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图谱,开展精准对接活动,促进供应链资源高效精准的对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产业研究,组织供应商分类分级评定,进行政策宣贯,提升广东分盟咨询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发布了《2024广东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图谱》。该图谱是为更好地从区域、行业、能力等多维度剖析梳理广东省内智能制造优秀供应商发展现状,谋划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企业精准匹配服务商检索“词典”,涵盖了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名单中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以促进广东省制造供应商企业与用户企业精准对接。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41124s/63/w997h666/20241124/042b-df5a4834b20f05dc2d99ce2fca6c0496.jpg/w700d1q75cms.jpg)
大会举行了“优秀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优秀金融创新合作机构”颁奖仪式。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一家优秀企业单位获颁发“优秀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奖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行获得“优秀金融创新合作机构”奖项。
大会还举行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广东分盟佛山工作组、江门工作组、珠海工作组,以及行业联盟“广东省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仪式。
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制造系统
随后,来自行业的五位专家代表作了主题报告。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陈新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持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国制造业现状、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他强调,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是国家战略需要,以科技变革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产业升级发展为抓手,通过新科技向各产业、各领域广泛渗透融合、促进产业现代化的工业发展新道路。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41124s/103/w1021h682/20241124/ad84-05f80cf80ce9bddceb58840f19a0b726.jpg/w700d1q75cms.jpg)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精密制造专家杜如虚就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展开讨论,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升级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教授赵杰以《中国机器人当前形势与未来展望》为主题,深入分析中外机器人竞争格局,报告指出中国机器人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重点在抓住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强创新技术的持续供给、核心零部件等共性技术的自主可控、重大装备的品质和应用的持续提升,以及质量基础设施的服务支持。
吉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峰介绍了重型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应用,重型数控机床是国防和产业安全的战略装备,是支撑国家制造业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超级工业母机”。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广东省高端装备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撑机构项目负责人吴智恒介绍了广东装备产业和广东工业母机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应对工业母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有序引导、专项支持,立足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聚集和整合广东省内从事工业母机相关工作的优势资源,形成专业化、体系化、规模化的竞争优势,提升产业整体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加快实现自主可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执行副会长、原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朱森第告诉记者,真正的智能制造是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制造系统,使制造系统能够自主应对外界条件变化,而非仅仅依照预设程序运行。针对广东省制造业发展,他建议从两个方向着手:一是开发面向细分行业的专用大模型,通过行业数据训练提升应用效能;二是推进制造装备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与装备技术深度融合。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主任周松斌则强调,智能检测装备是实现智能制造闭环的关键环节,对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对产品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抽检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产品必检'成为新趋势。”周松斌表示,智能检测装备的应用可实现多重价值:及时发现生产工艺和材料问题、确保产品符合标准、监控原材料和供应链变化,并通过品质数据的人工智能分析持续改进生产过程。
“目前智能检测装备虽然需求旺盛,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周松斌指出,要实现像人工检验那样的高度智能化判断仍面临挑战。他强调,开发高质量的智能检测装备需要跨学科协作,将行业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