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现场启动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首批战略合作企业签约仪式。12名企业代表分别来自腾讯云、美的、美团、酷狗音乐、东超科技、米粿AI、招商银行、广州越秀物业、爱莎国际教育集团、广东程视视觉科技、映宇宙、北京文创板。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将以数字文化、数字科技产业为主导,集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智能机器人、游戏动漫、微短剧、低空经济、投资金融等头部企业、顶端人才。此次吸纳入驻的头部新基建领域相关企业,如腾讯云、AI米粿、映宇宙、广东程视视觉科技等,将对行业人才、信息、资金互通形成聚集效应。
为什么选择在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安家?在这里安家将有哪些想象空间?对未来有哪些期待?值此签约之际,记者专访了爱莎国际教育集团董事王浩波。

为何选择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数字创意集聚地”!“媒体+数据”传播力!
羊城晚报:作为国际化教育集团,爱莎选择落地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深层考量是什么?是否与广州国际金融城的枢纽地位、数字创意产业集聚优势或湾区教育资源整合趋势相关?
王浩波:爱莎国际教育集团由来自全球顶尖国际教育集团的资深教育专家创立,致力于为全球家庭、教师构建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化广度的国际教育平台,打造东西方文化深度对话的创新型学习社区,培育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人才。
目前,爱莎在中国投资7亿美元(广州4亿美元),已开设6个校区(广州4个)、超10个学校或项目,聚集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千名教职工和近4000名在校生。
爱莎此次选择岭南数字创意大厦,不仅看中其作为广州国际金融城的枢纽地位,且数字创意头部企业集聚地的优势与爱莎已经形成的国际教育生态系统能共建产学研闭环。
同时,我也认为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数字+创意+国际化”的生态定位与爱莎“在严谨培养学术的基础上,提供多维度支持,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及“根植本土、联接世界”的办学原则深度契合。我们期待通过爱莎国际学苑、教职员工公寓、家长伴读社区的运营,构建一个涵盖教育、生活、文化、产业联动的国际化微型生态圈。
羊城晚报:为何选择羊城晚报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是看重我们作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文化IP资源,还是“媒体+数据”的转型能力?
王浩波:羊城晚报是兼具文化公信力与数字化传播力的媒体平台,爱莎作为知名国际教育品牌,双方合作将是“科创教育生态”与“文化传播生态”的战略性互补,也是立足教育本质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关键战略选择。
羊城晚报“媒体+数据”的能力和爱莎国际教育的创新价值叠加,将突破传统“学校-媒体”的单向逻辑,转向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构建,推动教育价值转向未来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实现从“学校教育”到“社会赋能”的范式升级。

在这里安家将有哪些想象空间?“教育+文化”跨界合作!携手科技企业共同开发!
羊城晚报:爱莎如何通过国际化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王浩波:爱莎自创办以来不断探索课程融合新模式,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助力。爱莎本身的课程就是多出口、多元化、全面赋能的融合课程体系,提供涵盖IB、A Level、AP、香港DSE、中国国家课标、中日课程、视觉艺术/音乐/科创等课程选择。同时在集团化办学的统筹下,设有学术中心、升学指导中心、生涯规划中心、科创中心、爱莎国际学苑(含艺创中心)、爱莎公益基金等,可提供多样化体验和丰富的项目资源,培养综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爱莎将与湾区高精尖企业开展更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既掌握智造技术,又具备跨文化思维的国际型人才。
羊城晚报:未来是否计划借助羊城晚报的融媒体平台推广教育理念,或联合打造“教育+文化”跨界项目?
王浩波:爱莎一贯注重探究性学习,即提供超越课堂的实践和体验,在多元文化融合的社区内进行探究性活动,爱莎曾邀请知名科技企业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来到校园,与学生进行跨行业、跨文化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全方位认知。
并且,爱莎国际教育集团旗下的爱莎国际学苑也将向除爱莎学生外的全社会成员提供升学支持、语言素养、音乐、体育、艺术、科技、研学、公益等多类型高品质课程,这也为爱莎与羊晚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爱莎学苑,与羊城晚报在融媒体矩阵应用、文创/非遗研学项目、湾区产教融合创新建设、科技教育项目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为全社会成员提供更丰富的探究学习机会。
融媒体矩阵应用方面我们将可以与羊晚融媒体平台共建“国际教育”专栏,通过短视频向公众展示IB课程如何融入传统文化课堂;开设非遗研学周,让全球学生真切走入非遗,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借助羊晚的大数据舆情系统,动态评估国际教育的反馈,反哺课程优化。

羊城晚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定位“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地”,爱莎将如何与园区内文化科技企业联动?
王浩波:爱莎进驻羊城创意产业园后,将积极寻求与园区内文化科技企业的多元合作。结合爱莎的教育理念和资源,与文化科技企业联合孵化教育科技项目。
目前爱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形成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探索”“时尚艺术”“数字融媒”“机器人”等六大主题工坊,并且爱莎学生在科技方面展现出来的才能也让人非常欣喜,已经有学生获得全球丘成桐赛事银奖,自主研发无人机高空电缆修复项目并获得国家级专利。
爱莎也计划基于爱莎国际科创中心的基础与园区内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开发教育科技产品,联合开发智能学习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反馈。

对未来还有哪些期待?“媒体+教育”融合将推动行业创新与多元化
羊城晚报:爱莎在“中西融合”教育中如何体现岭南文化特色?
王浩波:岭南文化深厚的底蕴,也是广东教育的底色。爱莎在提供卓越国际教育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粤剧、南狮、咏春等极具广府文化特色的课程,让学生系统了解岭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课程中也融入了岭南文化探究等课程,丰富学生对岭南文化的认知。
爱莎始终保持开放与包容的心态,与本地非遗传承人合作,邀请他们走进校园,开展文化传承工作坊,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爱莎在国际项目中也将中文纳入必修课,定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节等活动,展示中国和广府文化特色,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羊城晚报:爱莎希望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在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或跨境资源对接上提供哪些助力?对“媒体+教育”融合生态的构建有何建议?
王浩波:爱莎对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发展充满期待,希望在教育项目引进、人才政策等方面获得支持,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借助大厦平台,对接国际教育资源和企业,拓展国际合作渠道,提升教育项目的国际影响力。
“媒体+教育”的融合将带来无限可能,也将进一步推动教育及媒体的创新与多元化。爱莎期待与媒体交流与发展,让教育被看见和触及;此外,开展媒体教育活动,如教育论坛、讲座等,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探讨教育热点问题,推动教育创新。借助媒体力量推动教育内容创新,开发多媒体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