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害怕发生的事情,被这个男人制止了丨公益报道

所有父母害怕发生的事情,被这个男人制止了丨公益报道
2020年11月26日 09:51 数据猿

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 · 改变商业

在你打开这篇文章的这一分钟,地球上可能就有一个孩子失踪。

不要以为儿童安全防护离你很远——即使被拐率连年下降,我国年均失踪儿童的数字也依然惊人:微博上的#儿童失踪紧急发布#话题下有174万讨论,而据寻子网站“宝贝回家”数据显示,目前登记寻亲的信息共有51096条。

微博#儿童失踪紧急发布#话题

你或许会想,相对于2.2亿的中国儿童总基数,这样的失踪率并不高,没必要草木皆兵。在接触到真正的失孤家庭前,周飞飞也是这么想的。六年前,还是一名摄影师的他在太原五一广场拍照,看到了山西寻子团的家长集体为失踪的孩子过生日,有一位父亲浑身挂满走失儿子的照片,逢人便问“看见过我儿子吗”,这个父亲眼睛里的光亮起来又熄灭,嘴角的皱纹聚起又展平,阳光略过他灰白色的头发,映射出这个中年男人的沧桑与悲凉。周飞飞心里一颤,拍下了这让人心酸的场景。

2014年,太原街头的寻子团(来源:中新网)

这张照片成为了周飞飞的人生转折点,他意识到“失踪率”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这些冰冷的数字下面,压着无数个家庭被揉碎的幸福。同样为人父亲的周飞飞下定决心,要做些什么来制止更多这样的悲剧发生。那一年,周飞飞正式涉足儿童安全防护领域,同时成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家校平安”公益项目总干事。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家校平安”公益项目总干事周飞飞

长夜难明,失孤不仅仅是一场事故

孩子走失只在一瞬间,但却能扭转一个家庭的命运。意外像从天而降的利刃,割裂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留下碎落一地的泪珠。

儿童走失往往会衍生出恶劣刑事案件,一旦走失的孩子遇到人贩、流氓、地痞或黑社会组织,他们将面临被拐卖、残害甚至致死的危险。失去孩子为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是毁灭性的,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与痛苦。失去孩子的父母就像走入看不到出路的漆黑隧道,只能在黑暗里祈祷;又像做了一场醒不来的噩梦,在挣扎中耗尽最后一丝力气。这些失去孩子的家庭仿佛堕入漫漫长夜,不知何时才会看到曙光。

失孤家庭,每天接到最多的电话是“有偿寻亲”,这些许诺能找回孩子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必须先打款。拙劣的口音与演技拼成大写的“骗子”二字,却为这些绝望的父母带来虚幻的安慰——他们宁愿被骗,也不愿接受残忍冰冷的现实。

有多少人还记得李永飞这个名字——12年前,李永飞重金悬赏征集失踪女儿的线索,但打来电话的人除了谈钱,基本没提供过任何有效信息。寻找女儿的过程中,他被骗了十万。即便如此,李永飞依然希望电话可以响起,因为那是他找到女儿的唯一希望。而现在,连骗子都不再打电话了,那个搜集信息的手机,响起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李永飞的经历就是现实版《亲爱的》,但却没有电影中的圆满结局,他的女儿现在依然下落不明。

李永飞走失的女儿李婧溦

如果这件事晚几年发生,李永飞就有机会接到孩子的真实电话——2014年,周飞飞设计了“安全码”,将每个孩子的信息制作成二维码胸章,扫码即可拨打客服电话,专业的工作人员会通过联网信息,联系孩子的父母并告知准确位置。“没有将孩子的住址、父母信息直接放在二维码中,是考虑到保护家庭隐私。”起初,周飞飞将孩子的信息统一制作成名片贴在身上的明显处,但是遭到了家长的反对——这等同于变相泄漏隐私,孩子更容易遇到危险。为了不让好事变坏事,周飞飞想到了“二维码”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保护隐私、又能发挥求助的功能。

“安全码”胸章

周飞飞的这个创意,在当时遭到了一些质疑——因为儿童电话手表也一样可以实现一键通话的功能、发挥防走失的作用。“电话手表虽然可以一键通话,但需要电量续航。”一旦没电,手表就会变成手镯,且电话手表动辄几百、数千的价格并非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周飞飞起初也关注到了电话手表,但是续航困境和高昂的成本为这个产品的普及带来了阻碍,相比之下,轻成本零资费的“安全码”显然更具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安全预警的功能,周飞飞还在二维码中加入了孩子血型、疾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基础医疗信息,在紧急救助前扫一扫,就可以排除孩子在救治过程中的隐患。五年过去,周飞飞的创意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学校的认可,而当年开发儿童电话手表的企业却相继倒闭。

扫码后显示的信息

随着“安全码”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得到普及,周飞飞的“家校平安”项目也延伸出更多内容,配合家庭和学校系统性地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工作。现在的“家校平安”拥有“家校安全教育”平台,其中包括一系列安全教育课程,还定期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和安全教育展览。为了让安全知识更易被孩子们所接受,周飞飞根据各地区情况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安全教育互动体验活动,同时发放安全教育物资,培养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助力孩子们养成安全行为习惯,为我国儿童安全防护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家校安全平台

长夜将明,“家校平安”不仅仅带来平安

2016年,一个学生在去辅导班的路上遭遇车祸,当场昏迷。学生胸前的“安全码”格外醒目,引起了司机的重视。司机通过扫码了解到孩子的个人信息,并及时与其父母取得了联系。在送至医院后,医生又通过安全码了解到该生的血型、过敏史、身高、体重,省去了繁琐的身体检查步骤,为孩子的抢救赢取了宝贵的时间。由于送治及时,这名学生很快脱离了危险。2019年暑假,山西的一名学生在去辅导班的路上遭遇车祸,当场昏迷。司机同样通过扫码及时与其父母取得了联系。在送至医院后,医生又通过安全码了解到该生的血型、药物过敏史及先天性疾病等医疗信息,为孩子的抢救赢取了宝贵的时间。由于送治及时,这名学生很快脱离了危险。

二维码虽轻,却可以隔离危险。不计其数的孩子因此受益,孩子们的家长纷纷送来锦旗。周飞飞觉得这面锦旗很沉,因为承载了太多的责任。他想,“家校平安”要走的路还有很长,除了安全守护,还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周飞飞从家长手中接过锦旗

在普及安全码的过程中,周飞飞发现很多孩子都存在安全意识缺失的问题,因此在学生群体中普及安全防护知识要比在家长中普及更重要,也更见效。

“我认为要将儿童安全工作‘前置’。”周飞飞的语气有些严肃,在他看来,一次事前预防,胜过万次事后补救。只有首先在思想上给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其日常行为才会有所改善,对不安全因素加以防范。因此,经常性地结合典型案例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举行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应急自救的相关培训,加强儿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习惯,才是减少悲剧和意外的重要保障。“在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接受一次生命安全教育。”周飞飞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生命安全教育配合安全码,才能发挥保护孩子的作用。

“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被拐、走失、发生意外的概率自然就低了。”在周飞飞眼中,将安全教育工作前置,要好过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现在的孩子被过分保护了起来,家长总是在告诫“你不能”,却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周飞飞看来是有问题的——家长不仅要去保护孩子,更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好自己。因为毕竟不能24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提前培养孩子安全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安全何谈教育,只有孩子平安健康成长,家庭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层面上,周飞飞将“家校平安”看作一种呼吁和唤醒——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如果能通过项目唤醒人们对安全事件和安全知识的新认知,就是他的成功。“未来如果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我们就可以使安全链条的各个环节不断加固。”周飞飞认为安全教育讲究系统性、专业性、经常性,但学校主抓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而家庭层面仅局限于关注孩子的饮食起居,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家长和老师缺乏有效沟通,双方掌握的信息也并不匹配。“‘家校平安’就是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联动。”周飞飞表示,他们所做的就是让儿童安全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作用,在家庭与学校之外做一个补充,做良好的资源整合者、连接者、配合者。

随着项目的有序开展,“家校平安”目前已在天津、河北、山西、四川、河南等地相继启动。在创办初期,周飞飞许诺要培养家校共育的志愿者队伍,目前各地志愿者队伍也相继组建。据介绍,周飞飞目前已吸纳了近百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由各地社会组织推荐,经过了严格筛选和相关培训,且都具备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这些人中,有担任项目讲师的各领域专家,多为当地政府推荐的优质教师、医生,负责专业知识普及宣传;还有各地妇联和教育机构推荐的热心人士,以及大学生及社工,这些人愿意投身公益,做一些项目的辅助开展工作。志愿者队伍的逐渐强大,在周飞飞看来象征着社会的进步。未来他将把“家校平安”带到更多场景中,“很多省份都有社会服务中心,我们会与更多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持续扩大志愿者队伍。”

“这个项目唤醒了更多人的善心。”用周飞飞的话说,公益是号召更多人去行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家校平安就是这个火种。

2018年5月,“家校平安”项目要举办全国发布会,周飞飞试图寻找一位有公信力的人,将“家校平安”更好地宣传出去。那一年,倪萍的寻亲类节目《等着我》引起了热烈反响,周飞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倪萍,没想到这样一位殿堂级人物竟然一口答应。因为《等着我》与“家校平安”的理念不谋而合,作为主持人,倪萍更有共鸣。

“家校平安”公益大使倪萍

“其实我们与《等着我》这个节目最大的结合点在于他们在事发后开展寻找,我们在事发前做好预防。”周飞飞坦言,“家校平安”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而是将安全工作前置。孩子一旦走失,可能要花十年找回;但是启动“家校平安”,十分钟就能避免一场意外的发生。

倪萍为“家校平安”录制视频

在推广这个项目时,周飞飞接触到太原一位社区主任,这位主任听说这个项目后当时就哭了:“我们这儿前几天刚丢了一个孩子,你们要是早点来就好了。”

长夜不再——用新理念砸碎儿童潜在危险

将安全教育“前置”,是“家校平安”的最大亮点——在全国范围内,瞄准儿童安全领域的团队或机构不在少数,但“家校平安”项目独树一帜,以预防为主,不仅培养儿童安全意识、教授安全技能,还建立了安全码预警系统。“我们坚信一次事前预防,胜过万次事后补救。”周飞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认为传统的安全教育空泛枯燥、脱离实际,不能做到有序和常态化,这一教育类型也在学生中日渐边缘化。周飞飞的“家校平安”项目颠覆传统桎梏,通过模拟突发事件组织师生进行仿真练习,帮助学校建立实用有趣的“情景式+体验式”安全课堂,寓教于乐,让安全知识学习更加形象生动。

“家校平安”项目的体验互动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同,“家校平安”旨在配合家庭和学校系统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由一个平台、四种形式构成——“家校安全教育”平台搭配线上线下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教育巡展、安全教育互动体验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发放安全防护物资。这四种形式是配套行为,将安全内容系统性地划分为10个版块。周飞飞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将每一个版块都做成互动游戏,以安全驾驶知识普及为例:据国外研究表明,经历过酒驾模拟的人,酒驾概率降低95%,基于这样的数据,周飞飞让孩子们戴上模拟醉驾眼镜,通过仿真驾驶加强孩子们对酒驾危害的认识,无形中强调了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此外,周飞飞还开发了动画片,打造“家家”、“校校”两个角色,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动画片不会直接告诉孩子“不要做”,而是通过真实画面呈现后果,让孩子们更直观地认识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以掌握更多的安全防护知识、学会处理生活中的安全威胁。目前该动画片已上传“家校安全教育”平台,供家长和学生免费观看。

VR交通安全醉驾模拟体验

学校很清楚,系统性地向学生传达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形式。“家校平安“的实施打破了传统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孩子们通过游戏体会到,安全教育原来还能这么有趣。

此外,“家校平安”还利用线上、线下双路技术支持来实现最佳效果——在线上,项目通过社群、协同过滤等技术进行用户的留存,进而通过人脸识别、LBS建立安全码预警平台,打造防丢、防拐、防意外手机安全预警管理平台,最后结合深度网络神经算法,以人工干预、AI测评为辅助手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趣味性的安全教育内容。线下,“家校平安”通过VR设备模拟意外发生场景,让用户能够切身体验、亲身感悟。

科技飞速发展,面对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周飞飞却很淡定——他心中有数,安全教育领域没有那么拥挤,新科技浪潮反而会加快“家校平安”的建设和普及。“现代科技对我们是好事。”周飞飞打算好好利用科技的浪潮,在潮头乘风破浪。

在这样的思路下,“家校平安”在微信公号“家校安全教育”新添加了人脸识别——即便没有佩戴胸章,扫一扫儿童面部同样能了解相关信息。2018年,周飞飞添加了LBS位置服务——安全预警平台,孩子一旦发生意外,家长可以在平台上一键发布走失信息,同步标注孩子丢失位置,方圆5公里内的用户都能收到求救信息。“我们现在不仅做到了事前预防,还能做到事中响应。”谈到新技术,周飞飞难掩笑意。

安全预警平台

在落地实施、普及儿童安全观的过程中,周飞飞获得了一些感谢,也遇到了一些不理解——有些家长安全意识淡薄,认为走失、意外是小概率事件,甚至扬言“我家孩子不会走丢”。还有的孩子质疑安全码的作用——安装后一直用不上。对此,周飞飞只能苦笑道“我希望你们一辈子都用不上。”周飞飞坦言,预防所发挥的功能是无法通过肉眼直观发现的,“家校平安”在生活中的“静音”会让它的价值被很多家长忽略。

对此,周飞飞想了一些办法——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巡回讲座、巡回展览、体验活动等形式,将隐患可能引起的后果以动画、场景再现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孩子和家长意识到意外的严重性和防护的重要性。

幸运地是,学校一直在高度配合,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教育,更迫切需要这样的教育资源。在这样的需求下,“家校平安”得以覆盖全国,四川一些地区甚至会专门形成课程。山西有六个市区已经做到了项目的完全覆盖,有时还会为了匹配公益资源的平衡性而多调配一些安全课。经过几年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家校平安”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热捧。

周飞飞的“家校平安”在项目实施的第二年开始延展到乡村,在不足100人的村中心校做普及。“他们比城市孩子更需要安全教育,在国内的学生事故中,农村学生死亡人数占比近80%”。周飞飞痛心疾首地说,乡村孩子无法对危险做出正确预判,乡村安全保护措施又不健全,因此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灭火器演示体验

在乡村学校,周飞飞会跟孩子们做两个游戏,一个用来培训孩子们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普及不同火灾的处理方式;另一个是结合当地生活场景,培训包括溺水、危险环境判断、危险后自救或救人的知识普及。“我们要培养乡村孩子结伴出游的意识,告诉他们要懂得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救助他人。”

长夜已明——公益是一种唤醒

在去太原五一广场拍下那位父亲之前,周飞飞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行走的复印机——他喜欢画画和摄影,将美好的事物分享给大家。做了“家校平安”以后,周飞飞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他为这个世界守护住了最美好的事物——儿童。“曾经的理想是小我,现在的理想是大爱。”周飞飞憨厚地笑起来,他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

做公益前,周飞飞眼里的成功就是“有钱”。做了生命安全教育、参与了公益项目后,他重新定义了成功——平安健康才是成功,因为它们用金钱买不到。涉足儿童安全项目后,接触了太多令人心碎的故事,周飞飞意识到生命的脆弱,“现在我的价值观就是安全至上。”在这样的理念下,“家校平安”守护了不计其数的家庭,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通过“家校平安”健康平安地长大了。

“家校平安”项目收获的反馈

一路走来,周飞飞经历了很多挫折,让他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对儿童安全教育事业的执着和信心。“公益项目不是盈利项目,我的动力就是“家校平安”在第二年能普及到更多的家庭中,得到社会上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周飞飞的动力来自于学校、学生对“家校平安”的肯定。“家校平安”曾在太原某县做试点后得到了全县好评,这让周飞飞印象很深。“最让我感动的是来自清徐特殊教育学校的自闭症儿童为他制作的一个手工钻石画,在我看来,这有着特殊的意义。”

清徐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儿童为周飞飞制作的手工钻石画

“如果给我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我还会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周飞飞坚定地说,“家校平安”守护了孩子,也成就了自己。对公益事业的热情赋予了周飞飞勇气,让他更有信心将这个项目做到极致。

“我做的是公益,而非慈善”周飞飞认为公益与慈善不同,慈善是给予,而公益是唤醒——唤醒、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公益重在行动,需要人们参与、投身其中,并且进行系统性地运作。对于现实问题,周飞飞认为物资上的援助“治标不治本”,想要扭转局面,就应该传授方法——当今家长不仅要学会保护孩子,更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在周飞飞看来,做公益不是为了募捐多少钱物,“这世上的穷救不完,病也治不尽,但我们可以把自己身边每个人的善唤醒。”周飞飞认为公益就是让人们感受爱,激发每个人的善举——“未必每个人都有能力做慈善,但公益可以人人参与。”周飞飞说,这世界的改变不是由一个巨人完成的,而是汇聚无数个普通人的力量才得以实现。

“最好的公益是有效合理地运用商业化模式与力量。”周飞飞接触公益事业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益的目的是为了让受助者独立、摆脱需要接受帮助的困境,而不是单纯地满足捐助人的私人感受;还要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商业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有投资回报率。“公益项目实施后,如果无法形成良性循环与社会共鸣,那么善款就没有用到最合适的地方,也就无法合理配置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了。”对公益事业,周飞飞有着清醒的认识。

“如果让我为家里的晚辈指点事业,我会要求他们参与社会上的公益行动。”周飞飞建议年轻人在成年前参与一次公益,因为这种参与能让人学到很多。“首先是学会爱,一个心中无爱的人是不完整的,情感上的缺失会对他未来的发展、生活、家庭带来问题,人生也会有缺陷。”周飞飞坦言通过参加公益活动感受到的大爱对整个人生都大有裨益,“人投身到公益后功利心会变淡,同理心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也被与日俱增。”周飞飞认为,参加公益将会为年轻人的成长带来巨大的价值。

周飞飞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家校平安”中,因此他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鼓励学生在本专业发挥特长,比如参与到公益短片的动画、绘本制作中;也鼓励他们参与具体的项目执行,发挥出更多自身优势。“年轻人思维最活跃,他们是最先被唤醒的一批人,在主观意愿上,他们也会更愿意被唤醒。”周飞飞看到了当下年轻人身上的潜力,而公益事业也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年轻人的加入将为“家校平安”带来更多激情与力量。

光明在望——属于“家校平安”的未来已来

2020年的疫情为“家校平安”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以前的家校平安以线下教育为主体,现在受疫情影响,被迫开展线上教育。由于没有过渡期,线上内容运作得有些吃力。“教育转到线上,很多薄弱之处就会暴露出来。”过度初期,周飞飞的线上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线上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如果能够穿越,我们会更重视线上平台的建设和线上内容的开发。”周飞飞表示未来会加大力度开发线上运营。

从线下转到线上,不适应的除了周飞飞,还有需要上课的孩子们。周飞飞于是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走出过渡期。经过多番查阅资料、请教名师,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他开始自学心理健康,同时聘请专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告诉孩子如何集中注意力,教育父母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往都是传统的生理性安全教育,心理性安全知识普及是短板。”疫情让周飞飞发生了转变,对心理安全教育逐渐重视起来。

“家校平安”线上平台添加的心理健康版块

2020年5月,“家校平安”开启了传统安全和心理安全的两手抓——一方面,通过平台开展生活防疫知识普及;另一方面,组织家长在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针对儿童开展线上抗逆力训练,加大儿童心理干预力度。

目前,“家校平安”通过直播课的方式来传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家长。现在天津、四川、山西地区的家长都接受了培训,选取特定年龄段的家长来参加。疫情让人们意识到了线上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周飞飞表示未来会在此发力,在线上会增加更多心理板块,增加视频、动画、测评等内容。

尽管线上运营被视为未来的发展重点,但周飞飞表示并不会因此放弃线下运营,依然会重视线下运作的开展,“很多安全知识需要真实环境的体验,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线下的很多操作是线上无法代替的。”周飞飞依然看好线下运作,他认为线下与线上的运作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从2019年开始,“家校平安”项目在山西进行了全面推广。结合山西的实施经验,周飞飞今年又相继在天津和四川部分城市试点运行。接下来,他将在河北、河南、重庆全面推进,计划在2023年实现项目在河北、河南、重庆的全覆盖。

除了地域的拓展,周飞飞还将在两个方面不断创新——首先是项目形式的不断创新,未来“家校平安”将延续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不断开发实用有趣的线下体验活动,同时丰富线上直播课程、及时更新线上平台的安全动画片及情景剧,为儿童开启一场独特有趣的安全知识旅程;第二是平台技术将得到不断提升,人脸识别技术也将日益完善,提升识别的精准度及响应速度;最后结合VR技术,建立线上游戏式“安全课堂”,并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精准分析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成熟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周飞飞开始关注起物联网技术,他希望能将之应用到儿童安全防护领域。“5G时代到来后,物联网领域被广泛认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保护儿童安全方面有多个具体的应用场景,目前比较常见的有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几大领域,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拓展,未来在保护儿童安全方面,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周飞飞深入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后,看准了它的潜力,计划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也引起了周飞飞的更加重视,“我打算将安全预警平台与可穿戴设备进行互通互联,并通过实施无线技术(例如Wi-Fi和传感器)建立一张隐形的安全网,让儿童在拥有安全环境的同时也拥有独立、自由的空间。”

“安全码”升级

“除了自身的努力,‘家校平安’也需要来自社会上的支持。”周飞飞坦言,儿童安全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要打造一个完美的安全教育环境,除了“家校平安”的持续发力,更需要学校等相关部门的齐抓共管、更需要社会各界理解相助、所有家庭认真对待,同时也需要广大媒体的宣传推广。“我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责任,每所学校都可以开设安全课程、强化校园安全环境,希望有相关经验的社会能人、社会组织加入项目、共同参与,也希望可以结合媒体的窗口作用,进行安全防范和应急知识的宣教。”周飞飞表示,单独发力,“家校平安”力量有限,如果能有社会的配合与全民的支持,儿童安全问题的破解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周飞飞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谈到未来发展,周飞飞充满壮志雄心。他坚信“家校平安”能发挥出力量,也相信社会能给予大力支持。下一步,周飞飞打算用五年的时间扩展项目的实施,真正培养起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在实现自我救助的同时有能力救助他人。“我坚信,属于“家校平安”的未来已来。”

文:诺诺 / 数据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